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正文

      “侗族文學研討會”在京舉行

      http://www.fxjt168.com 2016年06月08日07:42 來源:中國作家網
      1會場
      1會場全景
      1與會嘉賓
      1與會嘉賓
      1與會嘉賓

        6月5日至6日,由《民族文學》雜志社、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和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侗族文學分會共同舉辦的“侗族文學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白庚勝,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常務副會長葉梅,《民族文學》主編、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副會長石一寧等參加研討。

        白庚勝在講話中談到了其對侗族文化的了解,肯定侗族老中青三代作家的文學成就,對與會老作家袁仁琮的長篇小說《破荒》表現出來的對祖國、對民族的深厚感情,對社會的深刻見解及其強勁的藝術創造力和表達力,表示敬意。他說,全國55個少數民族如果每個民族的文學之燈都亮起來我們中國文學將更加燦爛。從事少數民族文學和少數民族文化,不僅要有攀登高峰的勇氣,還要有攀登文化藝術險峰的勇氣和能力。

        改革開放以來,侗族文學實現了從民間文學向作家文學的轉型,文學力量薪火相傳,形成了一支頗具創作實力和創作潛質的作家隊伍,創作出一批思想性與藝術性俱佳的優秀作品。此次研討會對老中青三代侗族作家代表袁仁琮的三卷本長篇小說《破荒》、潘年英的長篇非虛構作品《河畔老屋》和楊仕芳的長篇小說《白天黑夜》展開研討。專家們認為三位作家的作品展示了不同年齡段、不同時代的作家的創作特征。《破荒》以厚重的社會歷史內容講述了貴州侗族山區解放后30年的歷史變遷,是中國當代農村30年風云變幻的斑斕長卷,為我們共和國成立之初的30年留下了史詩般的文學記錄;《河畔老屋》通過非虛構寫法,以樸實又略帶感傷的筆觸描寫四所老屋的滄桑風雨和前世今生,充滿了濃郁的鄉愁,展示了鄉村文明的失落,也寫出了鄉村文明的現代建構,是一部鄉村的地域史、家庭史和個人的生活史; “70后”作家楊仕芳更重視對人性的開掘,《白天黑夜》深入到鄉村的深處,通過幾個家庭的遭際探索命運的偶然性和荒誕性,展示人性的真善,也洞察到人性的丑惡,其中表現最多的是侗族鄉村文化的善和美。

        除了研討三位作家的作品,王冰、楊玉梅、安殿榮、翟民、劉年、黃尚恩、郭金達、孫卓等編輯也對18位中青年作家的作品進行了點評。侗族作家悉心交流創作經驗,共同探討了侗族文學發展的優勢與不足。

        李一鳴、吳宗源、吳基偉、胡平、梁庭望、井緒東、王干、馮德華、牛玉秋、李朝全、劉大先、肖驚鴻等評論家以及袁仁琮、潘年英、楊仕芳、陸志前、粟周熊、李健、黃松柏、楊秀剛、楊曦、莫俊榮、石佳能、吳烈善、陸景川、楊通銀、吳桂貞、楊海波、吳玉寧、石新民、石慶慧等30多位來自貴州、湖南、廣西和北京的侗族作家、學者參加研討會。會議由《民族文學》副主編趙晏彪主持。(民文)

      (攝影:超俠)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