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由中國作協重點作品扶持辦公室、上海作家協會、人民文學出版社共同主辦的路內長篇小說《慈悲》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中國出版集團副總裁潘凱雄,上海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汪瀾出席會議。雷達、吳秉杰、胡平、施戰軍、白燁、孫甘露、郜元寶、王鴻生、金宇澄、陳福民、楊揚、張檸、張莉、吳亮、郭艷、趙萍、楊慶祥、李偉長、叢治辰、馬小淘、走走等評論家參加會議。研討會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應紅主持。
作為“70后”作家群的代表人物之一,路內近年來在寫作上不斷躬耕和探索,今年年初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慈悲》一書彰顯了路內在寫作上的視野格局。
從早期的“追隨三部曲”(《少年巴比倫》《追隨她的旅程》《天使墜落在哪里》),到如今的《慈悲》,路內的寫作已不限于個人省思,而開始轉向對平凡人生的禮贊、對日常生活肌理的微妙刻寫。盡管《慈悲》的主題仍舊是路內所熟悉的“工廠”,但他卻投射了在冷峭時代人如何生存的問題。小說從國營工廠時代說起,縱向講述了個人50年的生活,從一個切面剖析展現了大時代對普通人的影響,展現了在時代背景與環境的更替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轉換,相互猜疑、告密到相忘于歲月,也有亦步亦趨的和諧到個人意識覺醒后的突圍。這些小人物的恩仇雖隱忍于生活之下,卻成為暗流涌動中人生最深刻的記憶。
與充斥著青春氣息的“追隨三部曲”等作品相比,《慈悲》顯示出精準節制的文本特色。路內也由此開創了一種全新歷史敘事角度以及開闊與厚重的小說景象。從內在情緒的自掘到化繁就簡的寫作方式,路內對于小說的思考、對于人性幽微的細察,體現了作為小說家的優秀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