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正文

      兒子眼中的柏楊:在苦難中堅守愛與寬容

      http://www.fxjt168.com 2016年05月04日09:21 來源:中國作家網 劉秀娟
      1會場1
      1會場2
      1白庚勝
      1吳義勤代表中國現代文學館接受捐贈
      1梁鴻鷹
      1何向陽
      1崔道怡
      1周明
      1范詠戈
      1胡平
      1李炳銀
      1賀紹俊
      1白燁
      1李宏偉
      1梁海春
      1李朝全
      1紅孩
      1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副總編輯湯文輝主持會議
      1作者郭本城為讀者簽名

        “在父親離世的第6年,我完成了這一本書,而今天能夠在大陸上市,我覺得,是我這一生,最值得振奮的事。”4月30日,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的“《背影:我的父親柏楊》研討會”上,文化名人柏楊先生長子郭本城的一番深情追憶,讓嚴肅認真的會場氛圍中,多了一份溫情。

        2008年4月29日,柏楊先生病逝。5年之后,郭本城開始撰寫柏楊傳記,即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于今年1月份推出的《背影:我的父親柏楊》。中國作協副主席白庚勝,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吳義勤,以及崔道怡、周明、范詠戈、胡平、李炳銀、梁鴻鷹、何向陽、賀紹俊、白燁、李宏偉、梁海春、李朝全、紅孩等作家、評論家參加了該書研討會。

        該書詳述了柏楊幼年被后母凌虐、少年失學、戰亂從軍、冒名讀書、遠渡臺灣以及10年小說、10年雜文、10年著史的人生經歷,重溫柏楊先生的苦難與抗爭,以及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獨特感悟。希望通過這部回憶錄,呈現柏楊先生“愛好和平的精神”、“誠信寬恕的思想”、“堅忍卓絕的毅力”,希望能夠對中華文化的承續和兩岸親情的綿延貢獻一份力量。

        研討會上,有評論家認為,這部傳記從學術意義上來說,為柏楊思想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對我國古代歷史文化研究以及臺灣政治文化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從文學意義上而言,這部作品感情豐沛、可讀性強,為普通讀者了解柏楊、了解臺灣歷史打開了一扇窗口;尤其是柏楊先生對祖國、對故鄉血濃于水的深情,在屢遭厄運時所表現出的堅韌、博愛和豁達,會深深地感動兩岸讀者。

        研討會后,郭本城向中國現代文學館贈送了該書簽名本,吳義勤代表中國現代文學館接受捐贈。

        柏楊先生與中國現代文學館的淵源深厚,曾在臺灣、香港多地爭搶其文獻資料的情況下,排除干擾選擇了“重回大陸”。2006年底,柏楊在臺北將大批文獻贈送中國現代文學館;2007年,中國現代文學館專門成立柏楊研究中心,為兩岸三地及世界華文文學界走進柏楊、研究柏楊、鑒賞柏楊產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圖/文劉秀娟)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