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正文

      “一帶一路”將開辟新的詩歌疆域

      中國詩歌年度論壇聚焦“一帶一路與當代詩歌”

      http://www.fxjt168.com 2016年04月05日16:52 來源:中國作家網 李曉晨
      合影合影

        千余年前,盛唐邊塞詩沿古絲綢之路傳入中原,“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些詩句回蕩在漫漫長路之上,不斷生發出新的詩意。時至今日,“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賦予了古絲綢之路以新的生機,在這一獨特的時代背景下,“一帶一路”將對漢語詩歌產生重要影響。3月29日至4月1日,由詩刊社、中共海口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中國詩歌年度論壇系列活動在海南海口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吉狄馬加出席活動。《詩刊》常務副主編商震、副主編李少君,詩人、詩評家謝冕、葉櫓、孔見、梅國云、向以鮮、西渡、龍揚志、張定浩、林森等參加活動。

        “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使得漢語詩歌創作與研究在今天獲得了更廣闊的視野。吉狄馬加認為,這一構想的提出將開辟新的詩歌疆域,詩人和詩評家由此將打開更廣闊的寫作、研究視野。他說,這一構想帶來的啟迪之一就是要在世界范圍內觀照漢語文學,特別是漢語詩歌。中國新詩迄今已走過百年歷程,梳理新詩百年發展史可以發現,新詩創作受到過許多國家詩歌的影響,其中不僅有歐美等西方國家的影響,也有印度、土耳其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影響。漢語詩歌可以以此為參照,加強與其他國家詩歌的交流、碰撞,在世界范圍內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時在這種交流中發現新的詩意,而這些都需要詩人和詩評家們共同努力。

        “一帶一路”體現了一種新思維、新眼光、新視野,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各面。商震談到,這種新的思維方式體現了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交融并存,是一種輸出和吸納雙向互動的思考方式,詩人們只有更好地了解世界文化的基本脈絡,才有可能更清晰的體認自身文化的基本脈絡。對大家來說,“一帶一路”提供了創作和研究的秘密通道,在全球化時代,以詩歌為代表的深度文化交流十分重要。

        李少君表示,“一帶一路”涉及多種語言,不同的文明和文化,豐富多樣的生活方式,對當代詩人來說這是一座精神文化寶庫,是漢語詩歌的新領域,其中蘊含豐厚的詩歌和文學資源,值得詩人和作家大力開采。詩人們應該積極參與其中,在廣泛學習、吸取、包容、融匯的基礎上,用心用情理解領悟,盡心盡力包容吸收,進行美的開疆拓土,進行美的創造,寫出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偉大詩篇。

        面對詩歌創作中的高產量與低質量、大時代與小自我等問題,詩人需要具有更宏觀的視野面對時代和生活。謝冕表示,當下的詩歌創作需要去面對這些問題,我們要明白任何人都無法脫離時代和社會背景去寫作,如今有些詩歌容易把日常化敘事無限放大,而忽略了對時代和社會生活的回應。漢語詩歌要走向世界可以借助“一帶一路”的契機,容納古今中外、陸地海洋,獲得更闊大的氣象格局。對此,龍揚志說,新詩自誕生就受到了外來的啟迪,來自世界文學的滋潤密切了漢語詩歌與其他語種文學的交流對話,其中包含許多文化文明的問題。劍男也談到,沒有文化交流,就沒有彼此認同。而通過詩歌推動本土文化走出去,是每個詩人在這個時代應該承擔的責任。向以鮮認為,“一帶一路”上曾誕生過許多偉大的詩人,他們的探索令人敬佩,在日益密切的文化交流中,中國詩人須繼續面對東西方詩學傳統,才能建構起自己的話語體系,寫出具有中國氣派的詩歌。

        活動期間還舉行了《詩刊》2015年度“批評家”獎頒獎儀式,楊慶祥、吳曉東獲此獎項。吉狄馬加、謝冕為獲獎者頒獎。楊慶祥在獲獎感言中談到,詩歌與世界總是超出人們的想象,我們只能以一種有限性來面對這種無限性,想象一種對話的方式來處理這個時代簡單的對立原則,“我一直堅持期待并踐履著這種詩歌批評和詩歌寫作”。并未到場的吳曉東表示,《詩刊》建構起了一個“詩歌共同體”,它是存在于遠方的,一個美好、絢爛、壯麗的烏托邦的表征,愿更多人共同守護詩的家園和理想。

        “椰樹下的三角梅”詩會和“三角梅與海口魅力文藝座談會”同時舉行,30余位詩人、詩評家走進海口的大街小巷、社區廣場采訪創作,從當地的地域文化、人文歷史中汲取營養,為日后的創作積累素材、激發靈感。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