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正文

      韓雅梅《碎片:那些行走的記憶》作品研討會在京召開

      http://www.fxjt168.com 2015年10月26日07:19 來源:中國作家網
      1會場

        10月25日,由《民族文學》雜志社、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舉辦的錫伯族女作家韓雅梅《碎片:那些行走的記憶》作品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白庚勝,《民族文學》雜志社主編石一寧,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李一鳴,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中國散文學會名譽會長周明,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賀紹俊等出席了會議,研討會由《民族文學》副主編、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秘書長趙晏彪主持。

      1作者:韓雅梅

        韓雅梅說:“我要游歷一百個國度,去欣賞不一樣的風景,了解不一樣的文化,感受不一樣的風土人情,領略不一樣的人生。”《碎片:那些行走的記憶》是其旅居國外期間記錄下的一些生活片段、一些動感地帶,留下了一份份美好的回憶。這本書一共分為四個部分,即:歐洲之旅、澳洲之旅、非洲之旅和美洲之旅。其中歐洲之旅記錄的是我國留學生們在國外的留學生活,描寫的是留學生們由最初的孤單寂寞到適應融入,再到最后的流連忘返。作者基于對國外自然風光的瀏覽,歷史文化的探索和名勝古跡的欣賞,加上對當地人的深入交往、溝通、理解,欣然開啟創作的靈感之門,踏上了創作《碎片》的愉快旅程。

        白庚勝說,錫伯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在歷史上曾舉族西遷,為國家戍邊,對中華民族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雖然它是中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但是從韓雅梅這位錫伯族女作家身上,能看到一種博大的人文情懷,誠心祝愿她能夠在今后的文學道路上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張頤武說,20世紀以后中國和西方社會的接觸愈發頻繁,很多重要的作家都寫過游記類的文學作品,但從前是精英為了向社會民眾啟蒙而創作,現在更多的是一種分享,這種變化是中國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部分。韓雅梅這部作品有底氣,通過一個普通國民在外國的體驗展示了中國的崛起使得中國普通百姓能夠以全球化的視野、平靜健康的心態與世界交流。

        李一鳴說,《碎片》向讀者展示了超越過往、超越慣習的認知,在異域的生活中獲得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我四種關系的新的感悟。作者在人類的處境、人性的發現上都為我們做了啟迪和教育,我們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也是在讀自然、讀社會,甚至是讀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周明說,韓雅梅作為錫伯族的女兒,對不同民族文化有著天生的感知力,她用攝影和文字的的方式讓我們看見了世界的豐富和她本人的豐潤,作者無數次通過藝術感悟滲透對生命的理解,提醒人們珍惜美好生活,同時也沒有回避自己的缺點與脆弱,對于團隊成員和旅途中的各色人等時有批判和自省,殊為可貴。

        石一寧說,韓雅梅的游記不是在炫耀好玩,而是表現一種正大的心愿,她對生活的態度及人生觀很能打動人,正因為充滿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欲,才敢于孤身遠行、受苦受累。作者本人是錫伯族,這是一個只有19萬人口的民族,《碎片》一書問世的意義很不一般,既是她個人的成就,也是錫伯族的榮耀,更是屬于我們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的可喜收獲。

        趙晏彪在主持時說道:“當今出版市場大多喜歡圖文并茂的形式,猶如世界文化,無不在尋求東西方文化之一統,尋求民族大融合,這種融合似大江湖澤,有容乃大。文學與攝影,原本似無太多關聯,但在新世紀來到之際,一夜之間相通相融,愈來愈你中有我,我中有他。其實,攝影與文學的確是相通的,只是表現形式不同。一個是用文字打動你,一個是用畫面震撼你。目前作家隊伍中,這樣的雙棲者很多。”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到,世界最后一片樂土上動物們按照自然規律優哉游哉地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同時也體味到非洲人窮苦而又樂觀的活法,韓雅梅忍不住想把這些留存下來,迫切地希望把他們保護起來,為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也能看到這一切,她付出了艱辛和努力,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自發地加入到愛護動物、保護我們的大自然的行列中。

        出席研討會還有楊曉升、顧建平、興安、張宇、李景巖、林剛、賴旭、崔厚山、黃思軍、趙興元、趙穎、孫光輝、石鐵洪、王偉杰、王中軍、姜明利、李林田、陳冰、涂艷、張會斌等專家、學者、編輯、記者、攝影藝術家等50多人。 (劉杭)

      1會后合影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