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19日電 在通往民族復興的奮進之路上,舉精神旗幟、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是當代文藝的崇高使命;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是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的神圣職責。
《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19日全文公布。《意見》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從指導思想、創作導向、文藝靈魂、創作精品、隊伍建設及黨的領導六個方面作出部署。這一文藝發展的頂層設計,既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一脈相承,也彰顯著強烈的中國特色與時代特征,為進一步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勾勒出清晰可行的路線圖,注入激濁揚清的正能量。
“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文化是民族發展的動力,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只有將文藝置于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中審視,將文藝工作擺在民族復興的大局中謀劃,才能深刻理解其重要價值,充分發揮其關鍵作用。回溯人類歷史長河,社會的每一次進步,文明的每一次升華,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當今世界,文化早已成為各國戰略的重中之重,在影響力、話語權的競爭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在這個日新月異的變革時代,無論是為國家發展凝心聚力,還是在國際軟實力競爭中后來居上,我國文藝事業都面臨時不我待的歷史機遇,經受著能否乘勢而上的時代考驗。《意見》的出臺,不但正逢其時,更是著眼未來的戰略抉擇。
繁榮發展文藝千頭萬緒,核心在于守護民族文化之“根”,涵養中國精神之“魂”。“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鮮明的“人民觀”,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本質所在,是其存在的根本價值,亦是貫穿《意見》的一條主線。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建立經得起人民檢驗的評價標準,在各個層面體現人民群眾在文藝工作中的中心位置,真正做到“身入”“心入”“情入”,才能創作出更多反映時代風貌、聯通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處在發展關鍵階段、步入改革深水區的中國,從未如此迫切地需要增強團結一致的凝聚力、攻堅克難的戰斗力。用夢想的力量感召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億萬人民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正能量,以愛國主義的深厚情懷凝聚共識,把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地傳承弘揚,我們就能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繼承和光大我們生生不息的精神譜系,在復興路上行穩致遠。
繁榮發展文藝任重道遠,創作出無愧時代的優秀作品是根本,打造德藝雙馨的文藝隊伍是基礎,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則是保障。“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從樹立精品意識、創新精神到與時俱進發展網絡文藝,加強陣地建設,推動優秀作品走出去,再到加強文藝理論和評論工作褒優貶劣,激濁揚清,最終目的在于不斷生產出一批批“傳得開、留得下”的經典作品。文藝歸根結底是人的學問、人的藝術,對從業者而言,良好的專業素養、高尚的人格修為,“鐵肩擔道義”的社會責任感缺一不可。把思想道德建設擺在首位,將造就領軍人物和建設人才隊伍結合起來,文藝事業才能百花齊放、生機勃勃。加強和改進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關鍵在于緊緊依靠廣大文藝工作者,尊重和遵循文藝規律,既要營造良好氛圍,也要完善體制機制,兩個維度共同發力,我們就能更好地調動廣大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文化發展繁榮的強大合力。
“不辜負時代召喚、不辜負人民期待”,一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期許令人振奮;一年來,中國的文藝事業正在張展騰飛的翅膀,呈現嶄新的氣象。仰望理想的星空,立足堅實的大地,文藝工作者們必將以更多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秀作品,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