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正文

      何建明:年輕人要銘記責任榮譽國家

      http://www.fxjt168.com 2015年09月21日16:33 來源:中國青年報 蔣肖斌

        1937年12月13日,日軍進入南京城,制造了南京大屠殺,30萬人被殘忍殺害。

        近日,中國作協副主席何建明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辦“南京大屠殺的真相與思考”主題講座活動。“記錄南京大屠殺,反思比憤怒重要。”何建明說,“戰爭未曾消止,戰爭還會發生,我們不能忘卻歷史的創痛,歷史的真相。新一代的年輕人更應該時刻警醒。”

        在去年12月13日首個國家公祭日前夕,何建明出版了長篇紀實文學《南京大屠殺全紀實》。全書分為“殺戮前的大決戰”“紅了長江水(大屠殺第一天)”“窒息的金陵城(大屠殺第一周)”“奸絕淫殺”“拉貝和他的南京安全區”“堅守生命孤島的洋小姐”“審判與證詞”“人鬼之間——日本兵的懺悔獨白”等8章。

        在決定動筆之前,何建明本以為早該有人寫過這樣的作品,但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告訴他:“沒有,絕對沒有人全面寫過。我向你保證!”

        何建明查閱資料后發現,77年來,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圖書數以百計,但有影響的紀實文學作品只有兩部:一部是25年前,由作家徐志耕寫的《南京大屠殺》,一部是美籍華裔記者張純如寫的《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然而,這兩部作品也并沒有全方位揭示日軍罪行的全景。何建明嘆道:“在今天中國年輕人的眼中,或許有關南京大屠殺的概念,還停留在《南京!南京!》和《金陵十三釵》等電影故事上。” 

        在寫作過程中,一個史實讓何建明震驚:1937年12月18日,日軍進入南京城后的第6天,日軍竟然為攻打南京時陣亡的千余名官兵,在南京機場舉行過一場聲勢浩大的“公祭”,有一萬多名日軍官兵參加儀式。二戰甲級戰犯、南京大屠殺頭號劊子手、侵華日軍華中軍總司令松井石根還在“公祭日”當天賦詩:“紫金陵在否幽魂,來去妖氛野色昏。徑會沙場感慨切,低徊駐馬中山門。”

        “作為一群加害于他國30萬人的侵略者,竟如此黑白顛倒地搞了一場‘公祭’,似乎他們才是悲劇的受害者。許多當年參加過‘公祭’的日本官兵對這幕場景記憶深刻,甚至對松井石根當時宣讀的祭文都倒背如流。”何建明說,“這就是當時的日本。”

        何建明還發現了一件更重要的事。原侵華日軍第六師團長谷壽夫,經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批準押至南京軍事法庭審判、在南京被槍決后,日本國內卻始終將其視為“偉大的民族英雄”。上世紀60年代,由東京情報社出版的《南京作戰之真相——熊本第六師團戰記》一書中,對谷壽夫如此評價:“雖為國盡力,一旦戰敗,其戰績即成敵國民之恨,冤罪之下,犧牲在曾指揮過最光輝戰斗的雨花臺之下。”

        何建明在書中長篇引用了美國的麥克阿瑟將軍在西點軍校做的一次演講,因為麥克阿瑟對美國年輕人講了6個字:責任、榮譽、國家。何建明說:“中國的年輕一代,在歷史問題上需要認認真真地補上這些課程;中國的年輕人,也應該把這6個字的內容,以中國人的方式和理解去銘記在心,并付諸行動。” 

        在講座的最后,何建明向全場觀眾提問:我們的民族是否還有血性?我們為何總是容易好了傷疤忘了痛?內耗為什么總比抵御外力強?新一代年輕人應該牢記些什么?假如侵略者再有侵犯之舉,我們準備好了嗎?

        何建明說:“和平是我們永遠的追求,但戰爭并沒有消失。我們把《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提醒我們的就是‘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樣的危險時候,每天、每個人都可能遇上。想一想南京大屠殺的悲劇,我們就知道現在應該做些什么。”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