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以“當代的本土文學與世界文學”為主題的第二屆中印文學論壇在京舉行。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白庚勝、印度駐華大使館政務參贊維諾德·雅各出席論壇并致辭。
白庚勝說,去年11月,我曾同幾位中國作家前往印度,在新德里印度文學院首開中印文學論壇。今天,這個年輕的論壇來到北京,兩個文明古國的作家們,在書香彌漫的北京圖博會上再次相逢,這是文學的節日。優秀的文學作品不會因國界、語言的限制而囿于一隅。在互聯互通的新經濟時代,中國文學與印度文學有理由攜手共進,建設“文學的絲綢之路”,希望論壇能為兩國文學的互動增添新的渠道,成為中印作家增強了解的引擎,成為兩國人民展現夢想、回顧過去、暢想未來的舞臺。
自古以來,文學交流一直豐富著印度與中國兩大文明之間的接觸。維諾德·雅各談到,兩大文明幾乎在小說、詩歌、戲劇等所有文學形式上都互相學習。自1950年中印建交以來,兩國派遣了多個作家代表團進行交流。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書》出版,同時發行中英文兩種版本,記錄了兩國在貿易、經濟、文學、文化和哲學層面接觸交流的豐富歷史。中印文學論壇為兩國有創造力的人才交流對話提供了機會,希望論壇能成為未來雙邊交流中長期的、固定的機制。
來自中國的祝勇、李錦琦、北塔、葛競同印度作家、翻譯家阿瓦達什、德努瓦康達、費羅茲、普拉卡什等展開對話。大家談到,中印兩國在人類事業的諸多領域都進行過接觸與合作,兩國都有著悠久的文學傳統。全球化時代,本土性與世界性成為文學關注的焦點。世界與本土之間存在既密切又緊張的關系,我們都希望最大限度地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但又不得不受到其他國家語言文學的影響。本土是世界的一部分,好的作品是多種文化交流下的產物。中印兩國的文化自信應該來自于文化的廣泛開放,以及同各國文學的深度交流。文學不是尋找差異性的,而是在差異中尋找人類的共性。這樣的共性使人類有了互相理解的可能,成為文學存在的前提,文學,也就成為了實現溝通的最好途徑。
據介紹,中印文學論壇是中國作協同印度文學院合作創辦的機制性文學交流活動。在中印兩國關系逐步加深的大背景下,雙方希望不斷加強合作,進一步深化兩國的文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