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第九屆茅盾文學獎 >> 正文

      茅盾文學獎:展示當代文學的豐富性與可能性

      http://www.fxjt168.com 2015年08月19日07:51 來源:中國作家網 王 楊 明 江

        第九屆茅盾文學獎評獎結果公布又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關注文學的熱潮,關于獲獎作家和作品的評介、關于茅盾文學獎評選等話題或文章占據了各大媒體 的重要版面,并頻繁出現在網絡媒體上,引發持續討論。8月18日,中國作協小說委員會、文藝報社、中國作家網聯合在京舉辦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研討 會。與會者就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的評獎過程、作品特點以及評獎給中國長篇小說創作帶來的啟示和思考等話題暢所欲言。

        評獎:寧可得罪朋友,也不得罪文學

        茅盾文學獎自評選開始就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這也給評獎過程帶來一定的壓力。談到評獎的感受,評委們說的最多的就是責任。“評委們懷著一種 責任心,懷著對文學的一種禮敬的心情參加評選,在評選過程中寧可得罪朋友,也不能得罪文學”,包明德說。他形容自己參加評獎是“如履薄冰”,在評獎過程中 一直追求秉持公道正派的文學精神,評選出能代表近年文學創作水平的有說服力的作品。梁鴻鷹談到,各位評委表現出了非常好的藝術良知,認真研讀作品,反復比 較討論,過程當中還有很多爭論,所有這些都是對文學負責、對歷史負責,也是對作家負責。

        符合參評標準的252部作品中不乏優秀之作,要從中選出不多于5部的獲獎作品,需要評委大量的閱讀比較和深入討論交流,綜合考慮各種評價因素。 張檸認為,文學評獎與文學研究并不相同,評獎中評價長篇小說有諸多因素,如歷史時間的廣度、人物性格的典型性、精神生活的深度、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普世性等 等,評獎是要在這些因素中綜合考量,個人好惡這時候要讓步。朱向前也表示,此次評獎兼顧了先鋒與傳統、探索性與可讀性,側重單篇作品的同時也綜合考量作家 整體成就,考量范圍相對廣泛。

        獲獎作品:

        表征長篇小說創作的廣度和深度

        長篇小說是文學創作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它能表達一個民族相當長歷史階段的生活,由于容量豐富、人物眾多、人物關系復雜,能很好地傳達出一個民 族、一個時代的社會生活。茅盾文學獎評獎可說是對四年來中國長篇小說創作的一次巡禮,涵蓋了不同年齡、性別、民族的作者,所創作的題材領域也豐富多樣。5 部獲獎作品,盡管風格各異,有的從社會歷史角度切入、有的從個人經驗角度切入,有的大開大合、有的細致入微,但從綜合層面上來看,都表征了當代長篇小說創 作的廣度和深度,也反映了作家的精神底色和創作品格。

        大家認為,格非的《江南三部曲》是近年來較有厚度、頗富立意的長篇小說作品。它的藝術性主要表現在將宏大歷史視野和價值思考轉化為對個體命運的 關切和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幾代人的愛恨情仇背后交織著欲望和解放的渴望、革命的激情、烏托邦的沖動和終極價值選擇的焦慮,細膩的敘事顯示了作品對現實經驗 高度的評價,典雅的語言是高遠精神追求的外在顯現,也是對文化傳統致敬的特殊姿態。陳福民認為,在《江南三部曲》中,格非用自己的方式通過多條線索傳達了 對中國現代歷史以及中國當代知識分子歷程變遷的理解。作品從創作時間到容量的跨度都非常大。除此之外,格非也關注到中國古典的史傳傳統,小說的人物關系、 語言表達方式都帶有古典文化韻味,呈現了漢語寫作的經典美。

        1974年,王蒙開始寫作《這邊風景》,1978年完成后,“冷凍”了近40年才出版,而這部作品令老作家首次獲得茅盾文學獎。王蒙自稱是“靠 生活突破了當時寫作的各種局限”,描寫了各族人民尤其是維吾爾族人民生動鮮活的性格、他們在艱難困苦中的光明快樂和獨特的語言與文化。這部作品之所以在 40年后的今天“仍然活著”,陳曉明認為是因為王蒙牢牢抓住了文學來源于生活這種關系,用現實主義手法書寫了一個時代。楊慶祥也談到,在現代、后現代作品 流行的今天,再去讀《這邊風景》這樣一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作品,帶有某種審美解放的意義,體現了美學風格的多元化。而作為評論家,重要的就是要有反省認 識,不能停留在個人的審美體系里面。

        李佩甫的《生命冊》是“平原三部曲”的收尾之作,在他看來,平原、土地和人與土地的對話是自己最為關注的寫作領地。孟繁華認為,一百多年來中國 作家寫得最成熟最扎實最有成就的就是鄉村文學,李佩甫的《生命冊》獲得茅盾文學獎可謂實至名歸,特別是對鄉村人物的塑造之飽滿,給人印象特別深刻,比如蟲 嫂這一人物,作者很好地寫出了她卑微的生存狀態和心理狀態。

        以方言寫作的《繁花》從出版時就有兩種評價聲音,“喜歡的人真喜歡”,不喜歡的人則認為它的敘事過于瑣碎。正是這種“瑣碎”,才全面勾勒出了一 座城市的全貌,加之金宇澄在敘事中所運用的傳統敘事元素,使得《繁花》呈現出很高的文本辨識度。胡平認為,“作者把他一輩子的生活體驗和對上海這座城市的 體驗寫在了一本書里,信息量特別大。他處理小說的方式和方言的運用寫出了這個城市和這些人物的魂”,他也談到,《繁花》正是因作品本身的文學、語言價值最 終摘獎,這也是今年茅盾文學獎的一個亮點。本屆茅盾文學獎向大家展示,我們不是光看你的資歷和總的創作量,更看你的作品。

        蘇童的《黃雀記》延續了他慣常的小人物、小地方的敘事風格和節奏,通過三個當事人的不同視角,以三段體的結構寫出人物的成長和命運,并從中折射 出時代的變遷。陳曉明認為,《黃雀記》有故事的內核、有完整的結構,有明晰的小說敘事邏輯和內在的自恰關系。作者的敘述動機和作品最終呈現的結果緊緊相 扣,是一部標準的、典型的現代小說,而這恰恰是被很多評論所忽略的。

        總的來看,獲獎作品既有傳統寫法、實驗筆調,也有雜糅古典、地域、民俗、超現實的混合文本,呈現出多元且富有活力的面貌。研討會后,記者采訪了 評論家彭云。他認為,大多數參評作品展現出當代作家對類型、題材的把握更加成熟老到,表達越來越從容自信、包容溫暖。這是一個信號,標志著當代文學在相當 長一段時間沉寂、徘徊、迷茫、頹唐、邊緣之后,在經歷文化博弈、市場考驗、多元實驗之后,重新找到了自信的文化立場、強大的語言動力和文本突破的可能性。 梁鴻鷹認為,獲獎作品首先反映了中國人精神世界和中國經驗的豐富復雜,書寫了中國人近百年來所經歷的掙扎、磨難和進取,是真正的中國故事。這些作品體現了 作家對文學精神的堅守,無論是老作家還是年輕作家,他們對文學創作的探索沒有懈怠,而是一直在向前推進。

        啟示:純文學仍然有堅強的

        寫作隊伍和讀者群

        關于當代文學走向,大家多持樂觀態度,楊慶祥表示,“通過參加評獎,我對當代中國文學信心倍增。我發現有這么多作家在認真地寫長篇小說,而且作品的創作水準一直在提升,我相信假以時日,當代文學一定會有更多經典的作品出現”。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與會評委也談到茅盾文學獎評獎對于中國當代文學的啟示。新世紀以來,面對范圍廣泛的大眾化寫作,純文學市場和讀者群存在著減 少的趨勢,也有很多人在唱衰純文學。但陳福民認為,茅獎的評選反映出一個事實,文學自身的內部秩序仍然在起作用,即使面對大眾化和網絡化的寫作,純文學仍 然有堅強的寫作隊伍和讀者群。同時,茅獎的評選對于我們如何去尋找歷史當中新文學和傳統文學之間的關聯并互相借鑒,也有重要意義。陳曉明也從對獲獎作品的 分析出發,思考中國漢語小說的傳統與現代問題。他提出,漢語寫作繞不開傳統、民族、本土的問題,繞不開歷史和生活,同樣繞不開中國經驗、中國故事,同時也 應注意,從整體來看,如何把當今漢語小說對傳統性的接受與現代小說藝術的豐富經驗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漢語文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有很大的可為性。真正 汲取現代小說經驗、加強漢語小說的結構意識,對于長篇小說作家來說還是首要的。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