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學習習近平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 正文
去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了文藝工作座談會。在與作家藝術家的座談中,總書記談到了作家柳青扎根農村14年,體驗農民生活,進行文學創作的事跡,高度贊揚了柳青自覺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傾聽群眾心聲,與人民同甘共苦的精神,鼓勵廣大作家藝術家到人民群眾中去、到火熱的生活中去,“虛心向人民學習、向生活學習,從人民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不斷進行生活和藝術的積累,不斷進行美的發現和美的創造”。習近平總書記對柳青精神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為廣大作家的創作樹立了榜樣,指明了方向。
柳青的一生,是滿懷對國家民族的責任感投身火熱生活和革命實踐的一生。他的《創業史》,生動描繪了我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進程中風起云涌的時代風貌,展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不但有著經典的現實品格和史詩意義,也有著卓越的藝術高度和思想深度,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柳青的一生,是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一生,他一生都把文學事業作為人民的事業,描繪人民群眾的生活場景,書寫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謳歌人民群眾的精神品質。在與皇甫村群眾生活的日日夜夜里,他與農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常常一道下地耕鋤、一起開會聊天、一口鍋里吃飯、一個炕上睡覺,從骨血里感受農民的生活、農民的情感、農民的命運和農民的精神。他不但要求自己終生在農村群眾中生活、工作、學習,而且要求死后也要埋在生前和他在一起的群眾的墳墓里。正因為對人民群眾有如此深厚的文學情感,他才有可能提出“在群眾中生活、創作、政治藝術學習,三者扭成一股,沒有搞不好的”;正因為他對農村生活有著深入了解,他才有可能在《創業史》中為我們奉獻了梁生寶、梁三老漢等一批鮮活的人物形象,才能駕輕就熟地寫活農村人、寫透農村事、寫好中國大地上的農村。
去年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鼓舞下,中國作家協會以多種形式開展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就是要大力倡導和積極推動廣大作家到改革開放最前沿、經濟建設第一線、社會生活最基層去,深入觀察生活、正確反映生活,在生活中汲取營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謳歌人民群眾火熱生活中向上向善的力量,謳歌我們國家正在經歷的巨大歷史變遷,謳歌我們民族正在經歷的偉大復興,從而擔負起文學作為時代前進的號角、代表時代的風貌、引領時代的風氣的作用。學習和弘揚柳青精神,對于我們正在廣泛深入開展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示意義。
我們學習和弘揚柳青精神,首先要學習和弘揚柳青對人民群眾的文學情感。人民是文學創作的源頭活水,作家要有文學成就,就必須自覺地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從中去獲得創作靈感和創作力量。只有真正深入到人民群眾中去,融入人民群眾的生活,感知人民群眾的冷暖,學習人民群眾的品質,吸取人民群眾的營養,在人民群眾中體悟生活本質、吃透生活底蘊,才能創作出受到人民群眾喜愛的作品。
其次,我們要學習和弘揚柳青對人民群眾的文學責任。這個責任就是要積極投身到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與時代同行,為時代立傳。柳青說過:“作家的傾向,是在生活中決定的,作家的風格,是在生活中形成的。” 深入生活、貼近社會、反映時代,不只是創作方式方法的問題,更是作家對國家和人民、對社會和時代的責任問題。一個對國家和人民、社會和時代有責任感的作家,他的作品自然會對國家和人民有愛,會對社會和時代有擔當,他的作品就會追求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 “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
第三,我們要學習和弘揚柳青對人民群眾的文學堅守。柳青說:“文學是愚人的事業”,“文學創作以六十年為一個單元。”這體現了柳青對文學的景仰、忠誠與敬畏,體現了柳青對文學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堅守。柳青曾遭遇坎坷和磨難,卻從沒有磨掉他追求文學的信念。他身患多種疾病,卻從沒有擊垮他朝圣文學的精神。他對名利的淡泊和對文學的堅守,成就了轟動當時、傳之后世的《創業史》。在充滿各種誘惑的當下,我們要學習柳青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咬定青山不放松,衣帶漸寬終不悔,志存高遠,創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學作品來。
我們正處在一個波瀾壯闊的偉大時代,時代和人民需要廣大作家像柳青那樣俯下身去、沉下心來,植根現實生活、傾聽時代足音,順應歷史潮流、反映人民關切。我們感到高興的是,在柳青的家鄉陜西,陜西省委宣傳部和陜西省作協一直站在時代的前沿和文學的高度,大力倡導學習和弘揚柳青精神。我們相信,柳青精神將不斷激勵更多的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走與時代與人民相結合的文學創作道路,我國文學界將會涌現出更多有作為的作家,會出現更多反映時代、反映生活的優秀文學作品,從而匯聚起更加強大的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文化力量與文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