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正文

      貼近生活 根系人民——《賈大山文學作品全集》出版座談會在京舉行

      http://www.fxjt168.com 2014年12月23日15:24 來源:中國作家網
      《賈大山文學作品全集》出版座談會
      《賈大山文學作品全集》出版座談會

        作家賈大山以短篇小說見長,在河北和全國文學界有著很大的影響。雖然他英年早逝,但其文學成就和精神品質卻猶如一座厚重的大山,始終挺立在中國文壇和讀者心中。賈大山生前沒有出版過一本書,經其家人正式授權,花山文藝出版社近期推出了《賈大山文學作品全集》。該書收錄了迄今為止能搜集到的賈大山一生創作的全部文學作品,為喜愛和關注賈大山的讀者提供了一個深入認識了解這位作家的全面而權威的讀本。

        12月23日,由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中國作協創作研究部、文藝報社、河北省作協、河北出版傳媒集團主辦的“貼近生活  根系人民——《賈大山文學作品全集》出版座談會”在京舉行。與會者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追憶賈大山短暫而輝煌的文學人生,探討他的為人為文及對當下文藝創作的啟示。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出席會議。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艾文禮,中宣部出版局局長郭義強,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版管理司副司長王然,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武鴻儒,《文藝報》總編輯梁鴻鷹,河北省作協主席關仁山、黨組書記魏平,河北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杜金卿,及30余位作家和專家學者與會。座談會由中國作協創作研究部副主任彭學明主持。

        扎根人民才能深入人心

        賈大山生前一直工作生活在河北正定,始終自覺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他把北方農村的現實生活和底層群眾的喜怒哀樂作為表現對象,作品內容厚重,風格清新。與會者表示,賈大山是一位熱愛人民而又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的作家,“他的呼吸就是廣大農民的呼吸”,“他的筆下凝注著人民疾苦憂患的重量”。他從來也沒有把自己的命運與黨和國家、人民的命運割裂開,更沒有忘記一名作家的良知和責任。

        鐵凝說,參加這個座談會感到很親切,仿佛感到賈大山始終沒有離開我們,他對人民的熱愛令人十分感動。不少前輩作家都有深入生活、同百姓在一起的傳統。扎根人民、貼近人民,其實就是貼近人心、貼近社會。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應當是把文學當做事業的作家一生的常態。也只有如此,我們才能講好中國故事,寫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優秀作品來。

        李敬澤說,在全國文藝界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廣泛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之際,回顧賈大山的文學道路,總結梳理他的文學成就,學習他的風骨品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很強的針對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這一點值得我們認真學習。作家要和人民群眾有真摯的感情,同人民休戚相關、血肉相連、息息相通,憂患著人民的憂患,歡樂著人民的歡樂,否則很容易使人變得浮躁。在當下這樣一個高度信息化的現代社會,賈大山的創作非但沒有失去意義,而且對整個中國文學的發展具有更為突出和鮮明的啟示性價值。

        艾文禮談到,賈大山的作品大多立足社會底層,關注普通百姓的生活冷暖,表現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愛所憂。他的作品喜歡表現蕓蕓眾生中人性的亮點,揭露社會現實中存在的問題,既有熱情的贊頌,也有含蓄深刻的諷喻批判,表現了人民作家求真向善的藝術理想,充滿了愛國為民的正能量。文藝工作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用筆墨光影生動立體地呈現人民的喜怒哀樂,真正做到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

        獨特的個性風格和藝術魅力

        《賈大山文學作品全集》不僅收錄了賈大山創作的小說、散文隨筆、報告文學、劇本等作品,還選入了習近平同志當年懷念賈大山的文章《憶大山》、作家李春雷的紀實文學《朋友——習近平與賈大山交往紀事》,以及諸多友人、作家、學者回憶賈大山或研究其文學創作的代表性文章。該書由鐵凝、徐光耀作序,是在1998年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賈大山小說集》的基礎上,由賈大山的學生、作家康志剛精心整理編輯而成。

        與會者認為,賈大山的作品單純而又厚重,簡約而又豐富,含蓄中透出深意,幽默中見出機智。特別是他從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優秀現代作家中汲取營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個性風格和藝術魅力。他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現實生活,讓人們在潛移默化中去感悟人生,增強明辨是非、善惡、美丑的能力,更讓人們看到美好,看到夢想,看到光明和希望,對生活充滿信心。

        評論家雷達認為,賈大山的短篇小說在當下仍然有著較高的審美價值。他的創作有傳統作為依托,保留了前輩作家的優秀傳統。他的作品思想意蘊十分集中,多以素樸明快的面貌顯示出生活自身的美。

        梁鴻鷹說,賈大山用富于中國氣派的筆觸編織了自己土地上的鄉鎮生活百科,為那些腳下有泥、頭上有土、臉上有汗的善良勞動者描形畫像。他以超凡的故事講述能力,緊貼著大地書寫,他的文字里流淌著濃濃的鄉愁與鄉情,是一份獨特的中國故事樣本。

        評論家白燁談到,賈大山的作品淡而有味,雖然基本都是小人物、小故事、小插曲、小波瀾,但卻有意味、有趣味,而且耐人尋味,將溫婉和溫暖結合得非常好。他不離本土,保持本性,在寫作上不急功近利,而是力求每一篇作品都首先讓自己滿意,這種寫作姿態值得學習。

        作家李春雷說,賈大山把自然和真誠恰到好處地移植到了小說創作中,從而使他的作品真情四溢、芳香彌漫。心底有真情,筆下才能開鮮花。要真正扎下根去,真正走進民間,通過雙腳把大地的氣場傳輸到心底。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收獲真情。

        “人也有字號,不能倒了字號”

        立業先立德,為文先為人。賈大山曾在作品里寫到,“人也有字號,不能倒了字號”,這既是他對自己的期許,也是他對人民的承諾。賈大山一生淡泊名利,不慕榮華,對待自己的創作卻幾近苛刻,甚至達到反復推敲至篇篇皆能背誦的程度:他寫完作品不急于發表,而是放在褥子底下,時常抽出來反復修改,細心雕琢;他對作品感到有不滿意的地方,甚至給編輯打電話要求從印刷廠撤回來……與會者表示,賈大山憂國憂民的情愫、嚴謹認真的態度、清正廉潔的作風、襟懷坦蕩的品格、剛正不阿的精神,無不值得廣大作家學習和發揚。中國當代作家要以賈大山為楷模,學習他的為人為文,為廣大讀者創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傳遞正能量的優秀文藝作品。

        評論家何向陽說,賈大山是一個能守住自己的人。他宅心仁厚、善解人意,寫人物字里行間有一種深情和愛意,傳達了中華文化的樸素內蘊。在他看來,“要學參天白楊樹,不做墻頭毛毛草”,所以他在作品中對人格建設的覺悟、正直品性的弘揚,在當下依然有著強烈的現實意義。

        “賈大山生前總是謝絕給自己出書的事,也沒有舉辦過自己的作品研討會。因為他把出版作品集看得十分神圣,不愿意為了這些事麻煩別人。”康志剛說,賈大山進行創作時,提煉不出深刻的思想內涵不動筆,他會反復打腹稿,還要一字不落背給朋友們聽,謙虛地聽取大家的意見,沒有一點名家的架子。

        在評論家彭程看來,賈大山看重的是文學創作本身帶給他的愉悅,可以說寫作就是他的靈魂,是他整個生命的寄托。所以他能夠遠離名利場,全身心投入到對文學的精研上。作家都應當認真思考,如何能在喧囂的生活面前始終保持著自己的一份寧靜之心。

        魏平談到,賈大山的文學創作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給河北作家帶來許多重要啟示。我們要學習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可貴精神,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淡泊名利、一身正氣的高尚品格。河北省作協有責任、有義務弘揚賈大山的創作精神,推出更多文藝精品。

        杜金卿表示,《賈大山文學作品全集》的出版發行,既是對賈大山的緬懷和紀念,也是河北出版傳媒集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廣大讀者提供文化精品的實際行動。今后,河北出版人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出版導向,深入實施精品戰略,不斷提升出版品質,努力為社會奉獻更多精美優質的精神食糧。

        石家莊市文聯主席周喜俊,中共正定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世煦,賈大山生前好友王志敏、肖杰,賈大山長子賈永輝等也在座談會上發言。(王覓)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在會上講話
      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在會上講話
      河北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杜金卿在會上講話
      河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艾文禮在會上講話
      河北省作協黨組書記魏平在會上講話
      《賈大山文學作品全集》編輯康志剛在會上發言
      賈大山親屬賈永輝在會上發言
      賈大山文學作品全集

        本書完整呈現了著名作家賈大山的文學創作成就,收錄了迄今為止能收集到的賈大山生前創作的全部文學作品,包括小說、散文隨筆、報告文學、劇本 等;還選入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懷念賈大山的文章《憶大山》,附錄了諸多友人、作家、學者回憶賈大山、研究其文學創作的代表性文章。賈大山的作品扎根中國農村,直面現實,內容厚重,具有獨特的個性風格和藝術魅力;后期作品更是把人情、人性的挖掘表現提升到了更具人生哲理的哲學高度。他以短篇小說為主的文學創 作,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日漸顯現出獨特的審美藝術價值。

      賈大山

        賈大山(1942.9.9~1997.2.20)河北省正定縣人。1964年作為下鄉知青到正定縣西慈亭村插隊務農,后調至正定縣文化館。歷任正定縣文化局局長、政協副主席,河北省政協常委、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20世紀70年代開始在《河北文藝》《人民文學》《北京文學》《上海文學》《長城》等多家刊物發表小說。《取經》獲1978年全國首屆優秀短篇小說獎;《花市》《村戲》獲河北省優秀小說獎,《干姐》獲河北省文藝振興獎;《中秋節》被《中國導報》(世界語)譯載;《趙三勤》收入日本銀河書屋出版的《中國農村百景》,并獲山西省優秀小說獎。其作品多次被《小說選刊》《小說月報》《新華文摘》等轉載,并收入各種選本和中學語文課本。其中《小果》入選《〈人民文學〉創刊30年小說選》以及《青年小說佳作選》;《“容膝”》收入《1992年全國短篇小說佳作選》。另有《半籃蘋果》《年頭歲尾》等戲曲作品,分別獲得省級和國家級獎項,并多次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影響廣泛。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