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正文

      范小青長篇小說《我的名字叫王村》研討會在京舉行

      http://www.fxjt168.com 2014年12月20日15:00 來源:中國作家網
      范小青長篇小說《我的名字叫王村》研討會在京舉行范小青長篇小說《我的名字叫王村》研討會
      范小青長篇小說《我的名字叫王村》研討會在京舉行范小青長篇小說《我的名字叫王村》研討會
      范小青長篇小說《我的名字叫王村》研討會在京舉行會場

        12月20日,由中國作協創研部、《文藝報》社、江蘇當代作家研究中心、作家出版社主辦的“范小青長篇小說《我的名字叫王村》作品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閻晶明、《文藝報》社總編輯梁鴻鷹,江蘇作協黨組副書記張王飛、作家出版社總編輯張陵出席會議,專家、評論家近30人參加了研討。會議由作家出版社社長葛笑政主持。

        《我的名字叫王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小說有一個奪人眼球的開頭:“我的弟弟是一只老鼠。” 隨即以敘事者“我”向讀者娓娓道來:弟弟是一個把自己想像成一只老鼠的精神分裂癥患者。由于他的舉止、生活習性都和老鼠相同,給他人帶來了很多麻煩,使家人蒙羞,在帶弟弟去看精神科醫生無果后,一家人商量派“我”去“把弟弟丟掉”。但這個理性對瘋癲的排斥卻并不是那樣明確和理想化,也并沒有因為弟弟被確定為精神分裂而導致所謂理性與非理性的“對話的破裂”。相反,從“我”帶弟弟看病開始,瘋癲與非瘋癲、理性與非理性糾纏不清、界限模糊,甚至理性常常有被瘋癲戰勝、同化的危險。作者以輕靈的敘事,行走于時代厚重的地表,并用黑色幽默的手法,重現了由人性和邏輯恣意編織而成的荒誕空間。

        范小青從事小說創作近四十年,出版了十九部長篇小說。作品數量之多,令人欽佩;從長篇到中短篇小說,如此整齊,也令人嘆為觀止。“范小青始終不溫不火,沉得住氣,無須爆得大名,也未曾引領潮流;讀她的作品,在感受到她的份量的同時,她的火候,她的韻致、她的質地對讀者還是有一種深深吸引。三十多年來,她一直平靜地寫作,發自內心地寫作,感悟人心,體驗生活,品味甘苦。她筆下并無風雷激蕩,卻有人情世道;未現刀光劍影,卻有絲絲入扣。小筆觸寫出大世道,細紋理自有好風景。這就是范小青,她的小說耐讀,耐舊,日久彌新,如小巷深處大戶人家;曲徑通幽原來別有洞天。在江南靈秀之地,南京、姑蘇古城,那里的文化熏陶出的一代作家,確實醇厚而另有一番風情。”

        這部長篇折射出范小青在文學創作上的自我突破與不斷創新的追求。 “我”把“我弟弟”丟了,“我”又要把“我弟弟”找回來,這個過程也不妨理解為“尋找自我的歷程”!皩ふ遗c回歸”,一直是范小青小說的母題。在這部長篇小說中“尋找”只是一個載體,主要還是寫回歸,寫人對土地的依戀與回歸。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土地發生了巨變,而農村土地的遺失更多的是非正常的變化,這種變化讓人迷惑,讓人無所適從。人類的皈依在哪里?每個人心中都有回歸的情結,但這種回歸只能是精神意義上的,由于對回歸的渴望與無法回歸的遺憾,寫作者就是靠這種精神上的追求來完成自己的文學作品。 

        研討會上,評論家們對這部小說進行了深入的研討。無論是長篇,還是中短篇,范小青的寫作總是以出眾的敏銳與勇氣切中社會的熱點話題,《赤腳醫生萬泉和》中是農村醫療體制改革,《香火》中是社會主義中國建立以來宗教在鄉村生活中的變遷,而《我的名字叫王村》則是范小青給自己、也給讀出的一道難題,作為“范小青式敘述”的“最新變體”,它以更強烈的熱情與勇氣去朝向現實、貼近現實,企圖更深地寫出現實背后的東西。今天中國鄉村的現實恰好在此過程中被“非現實”化,被象征、隱喻與符號化;這促使一部分有膽識的作家以更加敏銳和有洞察力的方式去展開敘述,去寫出今天鄉村最后痛楚、掙扎與非我的狀況。

        在這部長篇小說中,作者突破慣常的敘事模式,一是采用了雙主人公的設置,視角是“我”與“我弟弟”,時分時合,又如影隨形,在小說,反復出現“我就是我弟弟”,“我不是我弟弟”,“我就是我”,“我不是我”等繞口令式的迷徑,描繪出現代人迷失自己,想尋找自己又根本無法確定的荒誕。另一個技巧上的創新是把這種工具化的模式自然的轉變成了敘述的內容,對當下鄉村百態進行了解構和觀察。這樣的設置是想通過側面來寫人生的疑惑與不確定,在人的一生中有許許多多解不開的迷惑和疑團,有許許多多的未知和不確定,用荒誕的手法寫荒誕,產生雙重的變形效果。

      一作者范小青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