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正文

      何建明:中華門的回聲——南京大屠殺祭

      http://www.fxjt168.com 2014年12月18日09:18 來源:人民日報

        1937年12月13日,一個被無數人淡忘、又被無數人銘記的日子。南京的淪陷,讓我們痛失的不僅是30萬鮮活的生命,更是民族最后的尊嚴。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2014年12月13日,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舉行。在此,我們緬懷無辜的死難者,緬懷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同胞,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 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表達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示中國人民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堅定立 場。

        古語云:以和為貴。對和平的向往,銘刻在我們的基因里,正如萬物向往溫暖的陽光、滋潤的雨露。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否認罪行就意味著重犯。讓我們——

        為了仁愛,銘記殘暴。

        為了振興,銘記恥辱。

        為了和平,銘記戰爭。

        ——編者

        站在它的面前,我的心凝固而激蕩——那是因為雨花臺的風“嗖嗖”起寒,古都的土板結而沸騰。歷史總在我們的思緒中變得多彩而沉重,豐富而深刻。

        一

        “中華門”,整個世界上只有這樣一扇巨門。即使在中國的領土上,它也只能有一扇。它宏偉,它堅固。它從歷史走來,又連接未來。它沉默的時候,如熟睡的巨人;它醒來的時候,似咆哮的雄獅。

        在當時的設計者和締造者的心目中,它的存在首先是一個政權和一個民族的尊嚴,因此它被定位于不可戰勝、不可摧毀、不可玷污的象征和具有實際意義的防御門 戶。歷時21年的建設,調集的建筑師、工匠與兵卒勞力之多,幾乎是耗盡傾國之力。門基的每一塊長條形巨石,乃泰岳、鐘山之優質花崗巖;數萬萬城磚,每一塊 皆厚10厘米、寬20厘米、長40厘米之統一標準,且大多都刻烙著銘文或記號,以標注產地和燒造者姓名,堪稱世界“質量追蹤”的實名制之首創。為這,遍及 大江南北的百余個縣地,燒制近二十載之久,所調集的運輸船只長年浩蕩于揚子江上,多少纖夫的號子在崎嶇的江岸邊回響和嗚咽……

        說是門, 它更是城、更是堡。上、中、下三層之高,半入云霄。上層,廡殿式重檐筒瓦頂的鏑樓,威風凜凜。兩軍一旦交戰,城門上旌旗獵獵,三軍擊鼓吶喊,地動山搖,任 何來犯之敵,無不膽裂魂飛。中下兩層更隱玄機:那一排排磚石之間,左右上下,暗設27個藏兵洞,可屯兵3000余人和足夠人馬一月的糧草。最厲害的莫過于 下層城門中精心妙設的三道甕城。遇敵軍入侵時,可誘敵入門,然后迅速關起四道千斤重的閘門,將來犯之敵截為三段。這時藏兵洞里的勇士沖殺而出,弓箭齊射, 刀槍揮舞,一場“甕中捉鱉”之戰便輕而易舉得勝。

        風嘯嘯,鼓聲聲,天兵神馬稱英豪,試問誰敢敵?

        然而,這樣的門,這樣的城,竟然在1937年12月13日的凌晨,被一群“東洋鬼子”輕易地攻破,輕易地插上了恥我民族的太陽旗……

        嗚呼!哀哉!

        之后的日子里,揮著軍刀、舉著槍桿的日本侵略軍,滿城殺戮,滿城焚燒,滿城搶劫,滿城便溺與吐穢——

        只要是男人,就被懷疑,或被當場砍頭,或列隊于城根下被機槍掃斃,或是用鐵絲將其手足串聯在一起,如畜牲一般被押至江邊,集體活埋或集體燒死。那幾日,長江的水是紅的,一直紅到大海入口處……

        只要是女人,不管是孕婦,還是六七十歲的老嫗,更不用說黃花閨女,就是八九歲、五六歲的女童,野獸們也毫不例外地使出人類不可能重復的淫威……

        這便是人類史上少有的慘劇——日軍犯下的南京大屠殺。

        30萬啊,我手足不可分離的同胞,就這樣被屠殺,被焚尸,被侮辱!

        面對這鐵證如山、早已被國際法庭審判過的歷史罪行,日本本應該低頭認錯,悔過醒悟,但他們沒有,尤其是一些右翼勢力和軍國主義分子,更把這場大屠殺看作是“中國人設置的騙局”。還有什么比這更可恥?

        然而,當歲月已經把秦淮河上漂蕩的一具具尸體沉入厚厚的淤泥,當風雨已經把南京城墻上的血跡抹得影跡無蹤,當鶯歌與歡舞已經把古都的森森陰氣趕得蕩然無存的今天,我站在中華門上,不禁心潮難平,不禁叩心問天——

        為什么呵中華門,你如此堅固,炮不可摧、高不可攀、啟可誘敵、閉之絕敵,卻竟然在侵略者的面前變了樣?

        蒼天沉默。大地似乎也在尋找答案。歲月則在反思這樣的話題。于是我不得不無比痛楚地去撫摸那扇留著彈痕和硝灰的中華門……

        中華門,你知道嗎?我俯耳貼墻在傾聽每條磚縫間的“咝咝”回音。突然,我聽到中華門的回聲——

        二

        那聲音曾經低沉而空曠:“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國歌永遠需要我們大聲唱,而且要唱到讓我們心靈顫抖。唱到我們所有人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為了保護我們的父母妻兒不受敵人凌辱的時刻,唱到我們面對侵略者的刺刀毫不畏懼地去犧牲,唱到依靠我們自己的力量徹底打敗敵人!

        中華民族從來不是好斗的民族,我們從沒想過侵略別人,一直在祈求世界和平。然而我們也不是懦弱的民族,不能因為祈求和平而放棄強體硬骨。一個民族的未來少不了它的血性,少不了它的骨氣。

        中華門在疾呼:我們不畏強暴,是為了期盼和平。

        無數血的教訓告訴我們:一個不懂得以和為貴的人,是不可能成大器的;一個不懂得以和為貴的國家,同樣不可能成為真正強大的國家。

        自古以來,和平就是中國人民最急迫最真切的企盼。習近平同志說:“和平像陽光一樣溫暖、像雨露一樣滋潤。有了陽光雨露,萬物才能茁壯成長。有了和平穩定,人類才能更好實現自己的夢想。”字字珠璣,擲地有聲。

        世界歷史告訴我們,一切和平都不是簡單的訴求,需要我們用血和淚的代價爭取,更需要我們用真誠和善良維護。

        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和平來得艱難,和平維護不易。南京,是中國文明史的重要符號,更是世界戰爭史的重要組成。我們呼喚人的良知,呼喚心的堅守,呼喚我們可以企盼的美麗的未來,這是中國人民的希望,也是世界人民的希望。

        三

        中華門在顫抖、在低吟:我們如何面對30萬亡靈?

        亡靈在金陵的莫愁湖里哭泣。亡靈在下關的長江里嗚咽。亡靈在鐘山嶺上呼喊——呼喊什么時候把他們的名字記住,呼喊什么時候才能讓日本右翼分子們的嘴閉上……

        不只他們。還有那些在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中英勇犧牲的同胞,所有在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偉大斗爭中英勇獻身的同胞……我們如何告慰?

        大量史料證明,日本對中國的侵占和企圖,不是始自1894年的甲午戰爭或1937年的“七七事變”,而是從400多年前的豐臣秀吉時代便有此動議。豐臣 秀吉在一統日本列島之后,就率領15萬武士大舉進攻朝鮮,企圖借朝鮮作為跳板,嘗試著“啃”一口大明帝國這塊“肥肉”。結果自然是失敗了,然而這并沒有打 消日本侵犯中國的野心。而到19世紀末,他們得逞了一次,把當時的清軍海軍摧毀了一半。嘗到甜頭的日本人,以更大的胃口窺視著中國這塊“肥肉”,一直在尋 找機會。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趁我國軍閥混戰,日本人醞釀多時的侵略行動終于爆發,于是也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方戰場——這個戰場,以中國為主。

        南京大屠殺是日本軍隊在東方戰場留下的一個巨大的罪行。事實上,類似這樣的罪行還有不少。中國3500萬人死于抗日戰爭,便是明證。

        中國自晚清帝國衰敗之后,一直為列強任意吞并。毛澤東領導中國共產黨人完成了創建新中國的偉業。鄧小平作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引領我們把一個貧窮的國 家建設成初步富裕的新興強國。這讓仇視我們的國家感到了恐懼,同時也引來了無數想吃“唐僧肉”的餓狼惡狗。更有那些幻想著像滅掉蘇聯那樣滅掉中國的西方反 華勢力,每時每刻都在虎視眈眈地盯著我們的一舉一動。

        怎么辦?我們要發展,我們想和平。

        呵,在那“嗖嗖”寒風中,我耳貼著中華門城墻,傾聽著一個個回聲,時而抖顫,時而震撼,時而沉思,時而熱血沸騰……

        印度詩人泰戈爾說,人類的歷史是很忍耐地等待著被侮辱者的勝利。“南京大屠殺”事件,已過去77年,在今天的日本年輕一代中,知之者甚少。而在中國的年輕一代中,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呢?又有多少人能從這場民族的悲劇中汲取教訓呢?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是一種很好的形式。但這還遠遠不夠。還要通過深入的了解、冷靜的思考,形成主張與觀念;進一步從歷史的經驗與教訓中深刻認識個人、國家及時代層面的種種問題后,才能在一個人內心構筑起堅定的信仰。

        中國的年輕一代,在歷史問題上需要認認真真地補完這些課程。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

        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

        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傳承和發展,也是中國人民從近代以后苦難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結論。

        啊,站在中華門巔端,我聽到一個偉大的聲音在告訴世界,也在告知我們自己。

        制圖:蔡華偉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