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正文

      許大雷長篇小說《夏》研討會在京舉行

      http://www.fxjt168.com 2014年11月30日10:28 來源:中國作家網
      許大雷長篇小說《夏》研討會

        11月29日,由中國作協創研部、文藝報社、人民文學出版社、山西省作家協會共同主辦的許大雷長篇小說《夏》研討會在京舉行。

        與會者認為《夏》是一部有大思想、大氣象的,深度演繹中國人正能量的優秀作品。小說的主題是反映中華民族根祖精神,但寫作上選取的是當代題材,與時代聯系緊密。作者企圖通過對今天人事的描寫來展示華夏文明的某種存在狀態。小說的核心人物主要是上世紀50年代生人,講述這批正處在當下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心的人在新世紀發生的故事,由他們的故事帶出了他們的父輩和祖輩,從而寫出了幾代人沿襲下來的華夏根祖精神氣韻。

        作者許大雷是中國“文革”后第一批大學生。他生長在華夏文明最早的發祥地即今天我們所說的晉南地區,對華夏文明有著深切的情感。他主張“文以載道”,堅持“為人、為社會、為民族、為天地大道書寫大故事”。這樣的文學觀促使他寫下了這部90萬字的長篇小說。

        長篇小說《夏》題目取自“華夏”和夏朝的“夏”,象征著華夏文化中“夏天”般的核心性格,同時小說的主體故事也發生在夏天。從表面上看,《夏》寫的是山西晉南“河東人”,但它并不是一部反映地域人生的地域小說,而是在精心塑造和挖掘中國人的文化人格。“河東”是作者心目中“中國”的一個“切片”,“河東人”則是他心目中“中國人”的鮮活“標本”。山西晉南這個古河東之地,是華夏根祖之地,是堯舜禹及諸多為中華創造原始生活經驗的先祖生活的地方,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就誕生在這里。至今世界所有古文明文化都已成為歷史云煙,與現代人類思想和行為斷根,只有中華遠古文明和遠古文化仍旺盛地存活并活躍到現在,而中華文化傳統在山西晉南這片古河東之地表現特別突出。作者二十年來一直鍥而不舍地關注思考河東這片土地和這片土地上的人。這部長篇小說就是他多年思考的文學表達。

        小說人物眾多,人物之間的關聯并不是圍繞某一個具體事件展開的,而是由“感”而發。他們之間,有著長期的心靈和思想價值的深度較勁,他們為各自理解的中國卓越人格而較勁,這種較勁驚心動魄,使人們感覺到中國人幾千年、幾萬年就是這樣活著的,甚至每個人都能從中感覺到自己“就是這樣”。

        想要通過一部小說破解中國人文精神不死之謎,或許太難,但小說《夏》發現并以自己的方式闡釋華夏根祖這一終極尋根的主題,期待中國人文精神永存,正是其價值所在。

      閻晶明在研討會上講話
      長篇小說《夏》作者:許大雷

        許大雷,1958年生,山西大學中文系七七級。《山西青年》雜志原主編。創作出版小說《農歷七月》、《傾盆大雨》、《疼痛》、《最后一場大雪》、《面癱》、《解救》、《清晨的鬧鐘為什么不響》、《廣場與歌手》、《打開門,家里坐著一個人》(公寓系列)、《女兒的三種表情》等多部;創作出版報告文學作品多種,共計數百萬字。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