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正文

      “閩派批評”再出發

      http://www.fxjt168.com 2014年11月03日09:28 來源:中國作家網

        福建是中國文論大省之一。兩宋以來,閩地文論傳統不斷,名家輩出。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一大批閩籍與在閩批評家、理論家陸續發出聲音,形成一個壯觀的群體,多次參與了全國文藝理論的批評新思潮,形成了中國當代文壇的“閩派批評”。 30多年來,“閩派批評”對當代文學思潮的演進作出了突出貢獻。

        近日,由中國作協創作研究部、文藝報社和福建省文聯主辦的“2014閩派文藝理論家批評家高峰論壇”在福建福州舉行。參加論壇的閩派文藝批評家不僅人數眾多,而且年齡跨度頗大,從出生于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老前輩,“50后”、“60后”和“70后”的中堅力量,到近年來嶄露頭角的“80后”新生代,可謂蔚為壯觀。

        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在論壇上表示,“閩派批評”陣容整齊,力量強大,但以莊重方式研討“閩派批評”,這是第一次。福建偏安東南一隅,卻出了許多重要的文藝理論家、批評家,這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文化現象,是福建文化軟實力的一部分,也是福建文化自信的體現。我們都曾深深受益于“閩派批評”留給當代文學的精神遺產,“閩派批評”的價值不僅在于思潮本身,還在于“閩派批評”的價值擔當精神。重溫“閩派批評”的歷史,在這樣一個多種觀念雜然并存的時代,對于我們致力于推動中國文化的進一步繁榮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書磊說,“閩派批評”在過去30多年的文學批評史中貢獻較大,且新人輩出,這與福建歷代文論家的傳統積淀有關。他勉勵閩派批評家對審美、文學和文化思想的傳承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既要努力推動當代文藝創作的繁榮,同時還要從文學批評出發,對廣義的文化思想和學術有更多參與,使文學批評成為中國思想界最有活力的因素之一。他希望在外的文藝批評名家能夠回饋家鄉,讓“閩派批評”真正后繼有人。

        “閩派批評”是如何形成的?評論家謝冕認為,“閩派批評”的歷史性崛起得益于上世紀80年代的社會復興和思想解放,也深深受惠于閩地家鄉的水土、歷史和文化,以及文化先輩的精神氣象、視野胸襟和風格光輝。這些批評家不將自己局限在本地域內,而是受到另一種或多種文明的廣泛熏陶,“成為我們內心積淀的一部分”。孫紹振教授則以幽默語言回憶當年“閩派批評”主導“朦朧詩”論戰的情景。他談到,認識“閩派批評”不能從定義出發,而應從歷史過程出發,從上世紀80年代初的“朦朧詩”論戰,到80年代中期的“文學主體性”討論,再到90年代的理論體系化建設,“閩派批評”為自己的歷史性存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閩派批評家的文藝觀各有差異,但其開放性是一致的。”福建老作家許懷中認為,“閩派批評”只要堅持文化創新的理念,以開放的眼光來推動創作,就能在研究領域上不斷取得新成果。評論家張陵表示,閩派存在的理由,不在于有多少評論家,而在于歷史機遇。今后閩派能夠發展下去的理由,跟這個時代聯系在一起,跟民族的進步聯系在一起。

        作為一個群體,閩派批評家有著一些共同的特征。王光明、陳曉明、謝有順等與會閩派批評家結合自己的成長歷程、家鄉舊事和閩地人文,表達了對“閩派批評”的文化性格和話語特征的理解,并提出一個重要的現象:邊緣的輻射。他們認為,福建雖地處偏遠,卻有著一種獨特的文化輻射力。這一現象緣于福建的地方人文傳統,閩人以外出創業而聞名,但人在遠方,心在故鄉,有著濃濃的鄉土情結。閩商如此,“閩派批評”亦如此。“追新求異,不懼弄潮”、“自由天性,包容并蓄”都是“閩派批評”的文化性格,這種“能理解對方,不束縛對方”的內在氣質,往往會得到人們的認同。

        盡管在過去30多年“閩派批評”引起廣泛的影響,但世易時移,當下中國的文化生態已經發生了巨大變遷,在此背景下,文藝批評如何構建與創作的良性互動關系,如何以新的方式介入當下中國社會的文化發展和思想建設,不僅關系到“閩派批評”的可持續發展問題,而且事關提振文學自信心的問題,因此具有全國性意義。

        評論家張炯說,數十年來,我國的文藝評論事業取得不俗的成績,同時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比如,我們的文藝批評跟不上創作,反響不夠大,評論不夠有力,文學作品和評論出現了商品化的傾向。在他看來,變革與創新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希望有關方面進一步加大對文藝評論的投入力度,重視出版和學術期刊的作用。評論工作者也要提高自身學養,努力提倡一種風清氣正的批評,改進批評的文風。

        評論家何向陽談到,很多時候,文藝理論和批評的變革創新正是文藝的變革與創新的先聲所在。新時期發展證明,閩派的文藝理論和批評給我們的啟示就是變革與創新。不論是多種文明的交匯、古代歷史文化的傳統,還是當代文化的風云際會與溝通交流,都使得閩派批評家能夠敢為天下先,發揮其“交響”作用。同時,閩派的每一代批評家之間都有一種延續血脈的代際傳承關系,呈現了閩派理論的敏銳性、開拓性、跨界性、包容性和可持續性。

        文藝實踐在不斷發展,文藝批評也應該不斷地進行自我調整。不少評論家認為,在這個快速變化的多媒體時代,傳統的文學生產與傳播面臨著嚴峻挑戰,文學批評也是如此。他們認為,傳統的文學批評普遍只關心狹義的文學文本,而對這個時代快速發展的電影、音樂乃至網絡文學等泛文學產品和現象往往不夠重視。當下文學批評家需要轉變傳統的文藝批評觀念,特別是要從窄化的文學批評話語方式中走出來,發展一種“大文藝批評”的觀念和方法。但也有與會者提出,在這個觀念分化的時代,文學批評應該重提“文學本身”的重要性,批評家要回歸赤子之心,坦誠面對文學的特殊性和純粹性。這樣的分歧或疑惑,不僅是針對閩派批評家,而是我們共同面臨的問題。也許,每一個單獨的個體都有自己的選擇,只要用心去實踐,文學批評才會不斷生發出新的活力。(閔  文)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