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正文

      賈平凹長篇新作《老生》與讀者見面

      http://www.fxjt168.com 2014年10月29日08:09 來源:中國作家網 行 超

        10月27日,由中國出版集團公司、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移動手機閱讀基地、北京大學中文系團委聯合主辦的“中國歷史的文化記憶——賈平凹長篇新作《老生》讀者見面會暨名家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行。賈平凹攜長篇新作《老生》現身活動現場,與讀者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曉明,意大利駐華大使館文化處職員、翻譯家李莎以《老生》為中心,圍繞中國歷史與個人記憶的文學傳承展開了精彩對談。

        李敬澤談到,賈平凹的小說《老生》,每一段都可以單獨看,跳著讀也不會產生閱讀障礙。整個作品非常松弛、從容,可以看出,作者“不大費勁就把文章寫得有神采、有風致”。陳曉明認為,賈平凹每次推出新作,都是力圖對自我超越,更是向著漢語寫作的難度挑戰。他說,在戲曲中,老生唱腔蒼涼,在中國文學中,“老生風格”是以賈平凹為代表的當代作家的一致風格。

        李莎注意到《老生》中的時間觀、歷史觀。她認為,小說中的四個故事都沒有具體時間,這似乎隱喻著這樣的故事是永恒的、廣泛存在的。李敬澤認為,賈平凹的寫作一直在向曹雪芹致敬,也一直在與他競爭。《紅樓夢》說“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這里的“荒唐”某種程度上就是中國古典小說的精髓。《莊子》《山海經》《紅樓夢》等古典作品中都有這樣的存在,它是相對于我們這個沉重、喧鬧的世界的另一個巨大、無限的維度,它既是時間的,又是空間的。“我們如此投入的去寫著、生活著,同時我們又意識到這一切都是荒唐的”。在小說中,老生就是一個“巫”,而賈平凹在寫作時也差不多是一個“巫”,他看到了歷史之重、記憶之重,同時要在藝術的表達過程中讓它變成輕,因為“只有重才會碰到地面,只有輕才能通到天上”。《老生》體現了中國人對待歷史和記憶的態度,只有當歷史不再是歷史,當記憶不再只是個人記憶,而變成了經驗、直覺和夢幻的時候,才有文學。

        從《廢都》《秦腔》到《古爐》《帶燈》,再到《老生》,賈平凹的文學創造力令人驚嘆。《老生》的封底上有賈平凹這樣的自述:“我有使命不敢怠,站高山兮深谷行。風起云涌百年過,原來如此等老生。”在現場,賈平凹告訴讀者,寫作的過程是非常辛苦的,要經常給自己鼓勁,一旦完全投入到寫作中去,就會產生靈魂性的東西。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