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正文

      中國新文學學會年會關注文學中的反腐倡廉與生態和諧

      http://www.fxjt168.com 2014年09月10日09:18 來源:中國作家網 曾慶江

        中國新文學學會聯合貴州師范大學、貴州省中國現當代文學學會近日在貴陽召開第三十屆年會。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150余人參加會議。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張炯、貴州省文聯主席顧久等出席會議。中國新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張永健教授主持會議,副會長兼秘書長李遇春教授致開幕詞,副會長譚偉平教授致閉幕詞。

        此次年會學術研討的主題為“當代文學中的反腐倡廉與生態和諧”。有學者認為,當代文學中出現描寫官場生存狀態的小說,彰顯了對民主政治的深切呼喚、對善惡人性的深度拷問以及對文化傳承演變的價值評判。但是,由于對人性認識的深度、創作視野的寬度和精神世界高度的差異性,導致創作的良莠不齊。官場生態小說應當力避“生活官場化,官場娛樂化,娛樂人生化”的做法,更不能將官場小說異化為“黑幕”描寫。只有對“人性生態”進行深層次透視,才能獲得獨特的審美效果和深厚的文化意蘊。有學者分析,新時期以來的“官場小說”主要表現兩大主題:一是揭露官場弊端、弘揚官場正氣;一是展現官場中人的生存狀態,將官場日常化、世俗化乃至娛樂化。新世紀以來,“官場小說”從日常化和世俗化進一步走向大眾化與娛樂化,其意義遭到消解,這種傾向值得關注。對于“官場文學”和“反腐文學”所潛藏的危機,學者們也多有關注。大家談到,作為有著強烈現實主義精神的文學,“反腐文學”本應對社會腐敗現象進行揭露與批判,為凈化社會政治環境作出巨大的貢獻,但在市場經濟、大眾文化和后現代主義的語境中,其干預生活的作用十分有限。同時,“反腐文學”存在著現代意識與審美精神的悖論,即文學的意味越強,法治的精神越淡,反之亦然。中國當代政治小說的現實描寫與歷史揭示、思想提煉與精神發掘、形象塑造與敘事藝術,與長期以來政治在中國歷史變革過程中的中心位置不相稱。如小說描述往往不能由表面現象及于事物本質,由孤立個案及于普遍現象,由事件書寫及于人性解剖,由清官政治的人治及于制度改良的法治,由情緒發泄、泛泛而論及于現代政治文明的深入探討等。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多與創作者與批評者的寫作姿態、思考立場、理論視閾、知識見解等有關。對于“反腐文學”、“官場文學”的重要文本,與會者也進行了深入解讀。

        “生態文學”創作及其發展趨勢研究也成為本次研討會的熱點話題。有學者認為,當代生態小說有著強烈的現實精神、深厚的憂患意識和敏銳的時代觸覺,擔負著反思人類中心主義認識論和價值觀,為保護生態環境而搖旗吶喊的社會責任。但是在實際創作中又出現了諸多誤區,主要體現在多采用紀實性手法展示生態事件的過程,結構層面單一;其次,將敘事核心放置于具體的事件推衍中,使得小說語言成為生態觀念的理性傳達,傷害了語言藝術所具有的巨大感染力;其三,不少作品停留在就事論事層面上,缺乏對人的真正挖掘。也有學者認為,當下生態小說存在審美品格稀薄與空缺、價值取向混沌和偏至、思想資源的傳統與單向等問題,必須在審美品格、現代生態理論、坐實中國具體社會語境等幾個方面下功夫,以提升其發展空間。還有與會者對當代女作家新世紀以來的“綠色寫作”進行了關注,認為在理念上體現了對人與自然的重新思考以及對生物萬靈的體貼,在技巧上體現了對敘述空間的拓展,最終把人文關懷和生態關愛融合起來,尋找人與自然互動的和弦。學者們還從生態的角度對區域文學以及相關作家作品進行了審視。有的學者以地域文學為視角,著重解讀了其中彰顯的和諧精神,認為和諧精神包括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這就要求人們關注研究文化與自然的關系的文化生態學,同時也需要關注研究文化與社會的關系的文化整合。學者們說,文學中要有對生態整體觀的構建,即人類必須遵從生態規律,與其他物種和諧共處,有著對自然生命的敬畏,才能寫出獨特的人與自然交流的作品。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