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大陸與臺灣兩岸文化交流的深入,兩岸青年作家的作品也逐漸受到了讀者的認可。與文學作品的廣泛交流相比,兩岸文學批評的交流就顯得相對薄弱。為促進兩岸文學評論者的交流與溝通,近日,兩岸文學評論工作會議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來自兩岸的多位評論家、多家刊物負責人、作家等,就兩岸的文學創作及批評現狀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閻晶明指出,在互聯網時代,各種訊息紛繁而至,日新月異地更新著我們的生活。在這樣瞬息萬變的時代背景下,文學評論工作不免顯得有些冷清、枯燥,但是,文學評論面對的不僅是單一的文本,更是豐富多彩的世界。因此,文學評論者的內心也應該是廣闊而豐富的。
雖然身處兩岸,社會背景、歷史背景都有一定的差異,但大陸與臺灣共處現代化、信息化的時代語境中,胡軍認為,在這種背景下,兩岸作家作品的共同特點都是著力表現現代化進程中的問題,深入探索人性的可能性與豐富性。呂正惠認為,在表達現代都市化這一問題時,臺灣作家傾向于使用抽象的、現代主義的表現手法,大陸作家則表現得比較積極,多采用現實主義的寫作手法。
在談到兩岸文學批評的差異時,高海濤說,兩岸批評風格有明顯的區別,臺灣的批評文章清晰、平易、切實,更“中國化”;大陸的批評則更顯才情,視野更廣闊,更“西式”。他認為,批評不僅要注重理性分析,還要注重可讀性、藝術性,需要感性內容的加入。要在注重邏輯的基礎上,做到感性與知性、審美與審智的結合。張燕玲認為,批評要有理性的自覺,兩岸文學批評應該做到直面和而不同的語境,有雙向理解的態度。她認為,臺灣的評論文章比較扎實,文本細讀的功夫深,很好地做到了“入乎其內”;而大陸的批評文章更重視文本之外的背景、來歷等,在“出乎其外”的層面上表現得比較突出。
評論家交流環節采取了互讀互評的方式。兩岸青年評論家分別選擇了雙方當今較受關注的作家作品,在精讀的基礎上進行評論,會議上則據此展開討論,兩岸評論家可由此發現在文學批評眼光、方法等層面的共性和不同,在交流中既有“英雄所見略同”的驚喜,也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收獲。如李丹夢以《虎爺》為例評吳明益的小說創作時,特別提煉出“歷史與記憶”的關鍵詞,認為這與時下由現代化、發展引發的普遍性焦慮,尤其是人們對于個體歷史坐標的迷失有關。而吳明益小說對歷史與記憶的一再書寫則是一種帶有自我拯救意味的本能回應,《虎爺》就體現了他對歷史記憶書寫的真正自覺。對于這一點,臺灣評論家頗有共鳴。臺灣評論家徐秀慧認為,從題材看,徐則臣寫作“京漂”小說是非常務實的選擇,從中可見他對人文精神的堅持以及對城鄉發展中所產生的問題的敏感,“京漂”小說也折射了作家的身份意識。而蘇敏逸則概括梳理了徐則臣《古斯特城堡》中18篇短篇小說所體現出來的從蘇北運河沿岸的小鎮到大城市的成長經歷中,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現實的觀察和反思。曾經專門研究評論過徐則臣寫作的邵燕君回應說,自己以及徐則臣本人并不十分認同“京漂”或“底層文學”的說法,這類小說中的人物在北京這座城市打拼,卻始終無法擺脫“異鄉人”的身份,用“城市異鄉者”來概括他們似乎更合適。
隨著討論的逐漸深入,大家也看到了彼此目前評論工作存在的不足。呂正惠認為,在具體的評論過程中,兩岸評論家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不能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待彼此的作品,因此,評論文章中表現出的多是“大陸視野下的臺灣作品”和“臺灣視野下的大陸作品”。雖然目前已有評論家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是,由于兩岸文學交流的缺乏,這種隔閡依然存在。兩岸作家、評論家只有深入了解彼此,才能更懂對方的作品。
會議由中國作協港澳臺辦公室副主任張濤主持。參加會議的兩岸評論家還有宋瑜、袁敏、李云雷、房偉、張立群、沈慶利、張莉、陳艷、楊佳嫻、蔡明諺、彭明偉、黃琪椿、黃文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