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作家協會成立65周年。中國當代文學事業取得的輝煌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作家和文學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結果。其中,遍及全國的文學期刊在 發表作品、發現新人、引領閱讀欣賞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對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文學期刊仍然堅守文學家園,廣大編輯辛勤耕耘,為作家的成長與 作品的促生繼續貢獻力量。本報從本期起,對65年來我國重點文學期刊進行簡要介紹,以使文學界人士和廣大讀者對中國文學的根基與園地獲得更多認識與了解, 并以此祝賀中國作家協會成立65周年。
《人民文學》(中國作家協會)
1949年10月25日,新中國第一本國家級的文學期刊《人民文學》問世。
應第一任主編茅盾先生之請,毛澤東主席為創刊號揮筆寫下“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的題詞。
與共和國同齡的《人民文學》從創刊始,與人民同行,與時代同行,站在當代文學前沿,以其自身的歷史地位與文學地位,成為國內最為重要、最為突出、最有代表性的文學期刊。
今年是《人民文學》創刊65周年,從創刊號發表著名作家巴金的散文《憶魯迅先生》到2014年第10期即將推出青年作家曉航的長篇小說《被聲音 打擾的時光》,在這總計662期雜志間,在不同歷史階段,《人民文學》發表過王蒙的《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趙樹理的《三里灣》、徐遲的《哥德巴赫猜 想》、徐懷中的《西線軼事》、劉心武的《班主任》、劉索拉的《你別無選擇》、莫言的《紅高粱》、畢飛宇的《玉米》、劉震云的《一句頂一萬句》等一大批可以 載入當代文學史的優秀作品。
現在,《人民文學》依然站在文學的前沿,以開放的姿態,面向時代,不斷拓展生活疆域與文學空間,向讀者提供精彩紛呈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