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作家逐漸成為中國文壇創作的中堅力量,他們的創作日益引起了讀者和批評界的廣泛關注。近期沈陽師范大學中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所與北京師 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聯合舉辦的中國“70后”作家創作研討會,其目的正在于從學理上梳理和總結這個創作群體的經驗,并提出新的問題。
以代際來命名是否依然有效
“70后”盡管是十多年前提出的概念,但它最初只是媒體作為編輯策略以及文學市場出于營銷目的而提出來的,到了新世紀前后,“70后”作家在自然成長的狀態下逐漸占領了主要文學刊物,意味著一代作家的成熟,也賦予了“70后”作家這一概念更實質的內涵。
吳玄認為“60后”、“70后”、“80后”作家沒有明顯的代際區分,他們的寫作都是建立在現代敘事的基礎上的個人寫作。與他們不同,“50 后”作家的作品則有自己的代際特征,他們更多關注的是宏大歷史敘事。從閱讀背景而言,“60后”到“80后”作家的閱讀,以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作品為 主;“50后”作家的閱讀,則以傳統批判現實主義、浪漫主義作品為主。因此,一代人與一代人在寫作上的區別,不能簡單用十年來劃分,閱讀背景的區別更可能 決定了一代人寫作的變化。
魏微也認為“70后”其實跟“60后”沒有什么區別,主要是和“50后”作家存在區別。“50后”作家是有歷史情結、宏大敘事情結的,“70后”作家則選擇刻意避開,是因為他們與上一代作家有著不一樣的歷史觀、文學觀。
在對中西方社會經濟結構進行比較后,孟繁華認為,西方的中產階級和西方社會整體非常穩定,每一代作家之間的代際區別和他們所關注的問題并沒有太 大差異,但在中國,“50后”和“60后”是個歷史共同體,他們都關注宏大敘事、關注意識形態,這和他們有共同的歷史記憶有關。“80后”沒有共同的歷史 記憶,但是他們構筑了一個情感共同體。“70后”過去被稱為“夾縫的一代”,但并不是在歷史夾縫中所以他們的創作就有缺陷。每一代人對生活、對人性、對人 際關系的認識本質上沒有差異性,因為文學關注的就是人,關注的是人際關系。
以個體經驗觀照時代和歷史
“70后”這一以代際而命名的概念,之所以具備可言說性,就在于這一代人的成長期正處于兩個時代交替的階段,其過渡性特別突出,既延續了過去,又與過去決裂;既大膽地邁向未來,又顯得步履艱難。
梁鴻在她的“梁莊敘述”中最耐人尋味的,是作為寫作者所呈現出的身份和姿態的游移和變化,這種游移和變化正是一個作家面對現實和歷史時的真實狀 態。梁鴻認為,在批評“70后”作家回避歷史時,人們可能陷入了一個誤區,因為歷史的發生不見得是集體敘述下的歷史,它可能是個人敘述下的歷史。有關梁莊 的敘事實際上是個人的敘事,是“70后”作家對時代和現實表述的另外一種聲音,它構成了歷史的多元性,把歷史的空間拉長、拉出多層次性,形成了“70后” 看待歷史關系的一種特別方式。
李國平認為,以前我們對“70后”作家的評估和描述,正在被他們的創作所打破,比如歷史意識,“70后”作家已經開始了對歷史進行言說,并且顯 示了對歷史的新理解。我們對“70后”的解讀,還會隨著他們的創作發生變化,因為這是一個未知的空間。因此,對“70后“的研究,要避免以共識性的維度、 共識性的價值參考作判斷。
程光煒認為,“70后”作家的寫作能力非常棒,但是他們很難把自己的生活概括成一個能引起共鳴的經驗。“70后”作家對大歷史有種漠視和偏見,但是無論大歷史還是小敘事,一個作家怎么找到自己的聲音才是關鍵。
表達都市經驗是他們的專長
與以前幾代作家的創作相比,城鎮生活在“70后”的敘事里凸顯了出來,并因此讓當代文學的敘事中心有了從鄉村向城市轉移的跡象。“70后”寫作里對都市文明的書寫、對現代人格的建構,需要批評家找到一種新的方式、新的話語去解讀。
張莉認為,“70后”作家的城鎮敘事非常優秀,尤其是最近三五年集中出現了很多發生在小城鎮的社會意外事件的寫作,比如張楚、魯敏、曹寇、阿乙 等作家的作品,表明了“70后”作家在對現實和歷史進行書寫時的轉型。“70后”作家剛剛開始寫作的時候,比如魏微,是把小城鎮當做一個理想的家園去書寫 的,但是最近十年,關于城鎮的書寫全都是荒蕪、無聊、破落、衰敗的,這就是“70后”作家書寫的一個現實中國,所以“70后”是20多年來中國城鎮變化的 見證人和書寫者。
“無根”和“遷移”是曹霞對“70后”作家創作狀態的概括。她認為,“70后”作家是一批永遠回不去故鄉的異鄉人,始終處于徘徊和游離的無根狀 態。而“70后”作家描寫的這樣一種遷移,是我們面對的一個非常嚴重的現實問題。“70后”作家的都市書寫構成了現代人格的美學建構,讓我們看到人在都市 里、幽暗里的永遠探尋,這是這一代作家的貢獻。翟文鋮認為,“70后”作家提供的都市經驗是以一系列的悖論來構成,一是新奇經驗的追求與安全感喪失之間的 對抗,二是孤獨與社會需求之間的撕扯。
賀紹俊認為,“70后”的文學價值是對一種新的審美形態的認定,“70后”作家的出現標志著整個當代文學正在經歷由鄉村經驗到城市經驗的過渡, 由鄉村審美經驗到城市審美經驗的過渡。今天都市文學的興起更多是“70后”作家承擔的一個任務。“70后”作家處在兩個時代的轉型時期,他們在過渡中試圖 建立起新的都市精神,對傳統既有延續又有拓展,這種欲斷欲連的狀態決定了他們的文學審美更加豐富。
“70后”作家的身份定位
從代際而言,“70后”是處于“60后”和“80后”夾擊中的一代;從審美經驗而言,“70后”是處于鄉村審美經驗和都市審美經驗過渡帶的一代。在夾擊和過渡中,“70后”作家如何找到自己的身份定位?
陳福民認為,“70后”作家在創作中試圖去建立變動當中的歷史和生活的關聯,而這個關聯處于一種無名、模糊的狀態,要去表述它具有非常大的困 難。他們意識到了這種寫作的困難,并試圖通過自己的視角去切入。當然,有些作家不愿意直接去對付這種困難,他們愿意按照自己喜歡的路徑去寫,這也未嘗不 可。
楊慶祥認為,年輕作家容易被太多社會性的話題和批評家的一些觀念影響,其實對作家來說,守護他們內心生命的東西才是關鍵。他認為,一些“70后”作家的作品存在粗糙、不夠精致、密度不夠的問題。其中,不僅是文字的質地粗糙,而且情感本身也很粗糙。
石一楓認為,“70后”作家不僅要成為一個“寫作者”,而且要成為一個“作家”。“寫作者”這個概念更強調一種能力、一種專心于藝術本身的狀 態,而“作家”則還承擔著一些社會、道德擔當和文化傳承的概念。人們總在鉆研寫什么、怎么寫,但是不管什么時候,寫作的人都不能忘掉為什么而寫的問題。
張楚說,文學于他而言是一種類似于宗教的信仰,它是對自我精神世界的修正和救贖。他的創作,就是記錄那些很普通、很樸素的人的內心歡樂和憂愁, 以及他們的高尚與卑微,并在寫作中真實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可以說,“70后”作家是懷著單純文學理想的一代人,也是一群挺美好的寫作者。
“70后”作家的知識儲備大都比較完善,如何把知識經驗轉化為審美經驗,完成知識與經驗的結合,是他們現在正在面臨的考驗。 (劉 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