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正文

      麥家《解密》,重新出發

      http://www.fxjt168.com 2014年04月21日09:22 來源:文藝報 李曉晨

        一個月前,麥家的長篇小說《解密》英文版在21個國家同步上市,并被收入“企鵝經典”文庫。很快,這部小說掀起了強勁的“麥旋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等以大篇幅和重點版面報道這位中國作家和他的小說;亞馬遜網站上《解密》的銷量不斷增加,甚至連作家本人都略感吃驚;今年,還有35個國家的讀者將閱讀到不同譯本的《解密》。《解密》里到底埋藏著什么秘密?能在出版后的12年間保持暢銷,并在眼下受到各國讀者的追捧。這背后的堅持和辛苦,麥家知道,麥家的朋友們也知道。

        4月20日,莫言、李敬澤、麥家在中國現代文學館“坐而論道”,談論麥家《解密》的“重新出發”。距活動開始還有半個小時,會場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擠。主席臺前的空地、兩側放雜物的桌子,甚至連三位嘉賓在臺下的座位都被喜歡麥家的讀者占據。出現在人們眼前的麥家似乎有些緊張,就像他說的那樣,聽別人當面談自己的小說,總歸還是有些別扭,以前只覺得批評讓人不舒服,現在發現好話也會把人壓垮。

        為什么是《解密》?為什么是麥家?

        此番《解密》在歐美的走紅與“企鵝經典”文庫不無關系,這也是“企鵝經典”文庫首次收入中國當代作家的作品。與此同時,麥家也成為美國FSG集團書單上的首位中國作家。為什么是《解密》?為什么是麥家?麥家覺得,自己總有點兒神秘的運氣。他更愿意相信,這份運氣是他善良、質樸的老母親帶給他的。

        莫言由衷地為麥家感到高興,他認為,《解密》跟過去的小說都不一樣,麥家在這個領域里算是一個拓荒者。小說選擇了一個非常獨特、也很難處理的題材,但麥家把它處理得很好。多年以前,自己也曾經與麥家有相同的經歷,在軍隊里做情報工作。剛開始寫小說時,莫言也想把那些年收集的素材寫出來,但覺得這類題材的困難和限制太多。他說,我沒找能到“解密”的方法,但麥家找到了。

        2002年《解密》在《當代》發表時,李敬澤曾撰文寫道,這部小說讓讀者通過麥家“陰冷而偏執”的敘述,看到了“我們的心疼”,和一部小說可能不速朽的可能。時隔多年,他依然堅持當初的判斷,認為麥家將一個世界性的主題引入了中國文學,這正體現了其作品的獨特性。與中國文學注重身心的傳統相比較,麥家更注重對人類理性和智力的探索,而這一點在西方文學中是有傳統的。作為對這一世界性主題的回應,麥家小說受到讀者歡迎,也就是非常自然的了。他說,“麥家像博爾赫斯一樣對人類理性的限度、力量和瘋狂,進行深入的想象和理解,他是一個對世界有著巨大想象力和表現力的作家。”

        《解密》最終解開的是人的秘密

        《解密》講述的是一個破譯密碼的奇人容金珍的故事,這個數字天才在神秘的701從事著一場智力戰爭。說起自己小說里的人物,麥家認為,無論是容金珍還是斯諾登,他們都是為國家安全而修行的人,只不過前者為此感到無上光榮,情愿為此自焚以示忠誠,后者則恰恰相反。他們是一個硬幣的兩面,背靠背,注定要扮演著一半是英雄一半是死敵的角色。但無論怎樣,他們都是被上帝拋棄的人。可悲的是,不論是哪個國家都有相當一部分這樣的人。

        說到底,麥家在小說中探討的依然是人的命運,從這個角度來說,《解密》最終解開的是人的秘密。莫言認為,這正是麥家小說的成功之處。《解密》的核心和本質是人物,麥家遵循了文學經典的創作規律,是貼著人物來寫的,所以塑造的人物個性鮮明,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比如,主人公容金珍在破譯密碼的過程中經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驗,正是在這種困境中人性不斷遭遇考驗,人物也逐漸鮮活起來。而小說最打動莫言的地方,就是容金珍耗費了大量智力和精力,卻在最后關頭丟失了公文包,讓一個能力才智遠不如他的人破譯了密碼。其中涉及對人的智商、情感、靈魂的種種考驗,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李敬澤認為,麥家是一個很難歸類的作家,他多少算是當代文學的一個“異類”。以麥家作品受眾之廣泛,尤其是改編為影視劇后的影響來看,麥家的小說可以被稱為是“日用品”;而以他小說的品質和風格來看,又是 “奢侈品”,他把重要的主題放在中國經驗里進行拓展、創造,極大豐富了讀者對人的認識、理解和想象。他選擇一個特定的方向、角度和層面,從一個很小的刀口進去,打開、創造一個小宇宙,讓我們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人性。小說結尾,容金珍在養老院里像孩子一般生活著,智力的強大和脆弱在這個人身上凸顯出來。“麥家涉及了以往文學作品中較少觸及的領域,回到了中國哲學的傳統智慧——以柔弱勝剛強。”

        《解密》重新出發 期待新的突破

        一直以來,麥家本人對自己的作品被歸入“類型小說”感到不平,他相信,自己堅持這么多年的文學觀念還有更豐富和深刻的內涵。此次面對西方媒體的盛贊,麥家表示了一貫的冷靜和理性,他說:“《經濟學人》評價《解密》是一部偉大的中文小說,和許多人把我的小說歸為通俗文學一樣,都是因為他們并不了解我和我的作品,或者說沒有真正了解。我真的以為,我的小說寫得沒有他們說的那么好,但也不僅僅是一個好看的故事。”

        《解密》是一部可以反復閱讀的小說,李敬澤談到,這次《解密》重新出發,更多了一種“在路上”的意思。一部作品能不能成為經典,是由讀者決定的,只有讀者的一次次閱讀才會賦予一部小說經典的品質。他說,衡量一本書好還是不好,其實很簡單,相隔多年,你是不是愿意再次閱讀這部作品,能不能從中發現以前沒讀出來的意味和空間。

        莫言勸老朋友沒必要在意被歸入哪一類,他覺得,這個問題對作家而言并不重要。所有文學都是類型文學,不是這個類型就是那個類型,或者是幾種類型的綜合。如果一個作家能創造一個新的類型,這個作家就是了不起的。那些能進入經典行列、可圈可點的小說,勝在它們個性鮮明,開辟了寫作的領域,創造了一種寫作的方法。或許,這才是最重要的。

        麥家曾在郁悶時說,自己以后再也不寫這類小說了。可說歸說,打轉半天,還是舍不得。莫言覺得,沒有必要在乎別人的評價,只要自己認為有意思,就可以繼續寫下去。他期待麥家放開手腳,把世界各地的素材拿過來,經過想象加工,熔鑄成更加精彩的文章。

        “麥家有好幾次說要寫愛情小說,我倒真想看看他寫的動腦子的愛情是什么樣的。”李敬澤說,每個作家的特點其實也是對自己的限制,如果麥家能在別的題材上寫出有意思的小說,那他就更可能是個有意思的大作家了。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