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正文

      專訪陳崎嶸:作為作協新聞發言人 我給自己打60分

      我曾請辭作協新聞發言人 ——專訪中國作協新聞發言人陳崎嶸

      http://www.fxjt168.com 2014年04月17日10:55 來源:中華讀書報 舒晉瑜

          □現在,中央財政給中國作協年度撥款已增至兩億元左右,比3年前有較大幅度增長。

          □兩件事曾鬧得滿城風雨。一是所謂作協會議住總統套房、吃豪華宴會,二是所謂作協領導挪用公家錢款搞捐贈。

          □過去考慮更多的是:如何把我們想說的話告訴公眾;現在更多考慮的是:公眾對我們關心哪些問題。

          □我們根據網絡文學的特點,單獨設計了網絡作家入會的審核機制,聘請了解網絡文學情況的專家擔任評委,進行審核。

          他是中國作協歷史上首任新聞發言人,也可以說是世界文壇的首位作協新聞發言人。

          2009年,陳崎嶸上任,他的目標很明確:成為合格的中國文學代言人。5年過去了,陳崎嶸對自己有何評價?

          “如果是百分制的話,我給自己打60分,也就是勉強及格。”陳崎嶸說,“及格”基于兩條標準,一是沒有出現政治失誤和表達失誤,比較準確地 傳達了作協黨組的意見;二是從文學界和社會各界的反應看,大家聽到了正確的信息和實情,基本認可。既完成了黨交給自己的工作,又沒有信息失誤,語言表達得 體,符合公眾接受信息的方式,這樣就算基本及格吧。

          那么,離滿分之間的40分丟在哪里了?是陳崎嶸對自己要求過高?還是史無前例的中國作協新聞發言人要承擔的太多?在流言驟起的風波里,他如 何平息,卻又為何提出辭呈?新聞發言人體面光鮮的背后,陳崎嶸經歷了什么波折?3月28日,讀書報記者專訪中國作協副主席、新聞發言人陳崎嶸。

          讀書報:2009年6月,您擔任中國作協首任新聞發言人。能否回顧一下,上任5年來的體會?任職期間,您做了哪些工作?

          陳崎嶸:這5年,我感覺新聞發言人的工作沒有做得太好,與社會和文學界的期望還有不小差距。開始設立“新聞發言人”的時候,我自己的期望值 是比較高的,希望做一個客觀、稱職的文學界代言人,能夠把中國作協的情況和文學的動態、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通過自己的口或筆向社會報告。5年來,我在這 方面做了些工作,但是還遠遠不夠。

          從社會這個層面,大家非常希望能夠看到作協、作家們在做什么,有什么好作品,還有中國作協對當前的文學思潮和文學現象、好作品和好作家是怎么看的,從這個角度說,也沒有完全達到。

          讀書報:什么原因?

          陳崎嶸:原因有幾方面:作協在設立新聞發言人時,沒想到要承擔那么多職能。關于文學思潮、作家作品情況,主要是通過作協的報刊社網,而不是 通過新聞發言人來反映的。文學的有些內容非常專業,由我這個外行來說不是太恰當。所以多數文學評獎和作品研討等活動,都是由專業部門,譬如作協創作研究部 的領導或專家去解答。新聞發言人這一角色應該怎么做,也處在探索完善當中。另外,自我檢查,我投入的精力不夠,沒有深入鉆研新聞發言人的崗位要求和工作特 點。

          讀書報:在新聞發言人的職位上,您做了哪些事情?

          陳崎嶸:說得出來的事情,一是做好“傳聲筒”:及時傳達作協黨組關于作協重點工作和重大活動的安排、思路、舉措,把情況及時告訴文學界。二 是“打開帷幕”:解疑釋惑,對社會上一些人對作協存有的不知、不解乃至誤解、疑惑等,作了些宣傳解釋,讓大家看到一個真實的中國作協。三是“撥亂反正”: 竭力維護中國作協形象。對網絡上對作協的攻擊和不實之詞,實事求是、理直氣壯地予以反駁。比如關于作協性質和存在必要性的問題,比如作協領導的形象問題, 有些人故意潑臟水,妖魔化,我作了澄清和反駁。四是努力成為“放大器”:盡量擴大作協“亮點”的社會影響。譬如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開展一些獨創性工作。對 作協的一些獎項做充分推介,介紹作協為何吸納網絡文學參加評選,為何設立有獎競猜,吸引網民參與。莫言獲諾獎后,及時發表對莫言人品文品的評價,解析獲獎 背后的中國因素和歷史文化價值。還有,應對一些突發性事件,作出中國作協的新聞解讀。現在看來,這些宣傳還是有效果的。

          讀書報:我們也看到,在您的努力下,中國作協的一些方面(如入會人員的公布),正逐漸從神秘走向公開和透明,這是我們大家希望看到的。從您的理解看,這個現象背后傳遞出的是個什么樣的信息?

          陳崎嶸:中國作協很多工作逐步由幕后走向前臺,從神秘逐步公開,一是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現在我們黨和政府都在推進民主政治建設,發動 群眾參與決策,歡迎群眾加強監督。二是體現了作協領導的理念和思維,作協是一個權威的、公正的、具有公信力的人民團體。這樣一個組織,無事不可對社會言。 我們沒有需要藏著掖著的事情,沒有任何貓膩,完全可以公開透明地告訴大家,越公開透明,越說明我們自信,越說明我們有底氣。

          讀書報:中國作協的財務公開嗎?拔款多少,什么用途?

          陳崎嶸:按照財政部要求,中國作協的財務經費情況在中國作家網上已公開3年了。現在,中央財政給中國作協年度撥款已增至兩億元左右,比3年 前有較大幅度增長。但經費增加不是用于機關支出。近幾年,中國作協根據中央要求,機關基本支出保持零增長,增加的拔款主要用于事業發展。比如中國現代文學 館二期工程建成開館,面積擴大了一倍,展覽布置、人員開支、物業管理等都需要增加經費;魯院建了新院,老院需要維修改造;少數民族作家和網絡作家的培訓也 需要經費。單是少數民族文學發展和少數民族作家培訓,就需支出近兩千萬元。去年作協和少數民族重點區域合作辦了8個班,開展扶持少數民族文學的創作、出版 作品、理論研究。這樣做,對于促進少數民族文學事業發展是有效的。下一步還會根據形勢變化作一些調整,譬如打破一省一班的做法,辦成全國綜合性的培訓班, 提高培訓效果。

          讀書報:我想,在擔任新聞發言人的歷程中,并不都是一帆風順,也不像大家看到的那般光鮮,很多時候您也會面對很多棘手的問題。能談談嗎?

          陳崎嶸:不存在光鮮,更多的是責任和壓力。責任不必說了,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代表中國作協,代表作家和文學在社會上的一種形象。從上 任初始到現在,我的心態沒變,始終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馬虎和懈怠。所謂壓力,不是擔心自己不勝任——從自己的經歷看,我較長時間在宣傳文化部 門工作,對新聞界比較熟悉,也樂意與媒體朋友打交道。壓力在于,擔心自己不能夠準確地闡釋文學問題,擔心自己的表達方式和表達語言不能為社會公眾所接受。 尤其是前一階段網絡環境不太正常、不太清朗的時候,往往容易被誤解,有些甚至故意曲解。其中兩件事曾鬧得滿城風雨。一是所謂作協會議住總統套房、吃豪華宴 會,二是所謂作協領導挪用公家錢款搞捐贈。我在作協是管錢管物管會務的,真實情況我最清楚。作為新聞發言人,我必須站出來澄清事實。于是,有人把我當成攻 擊作協的目標,把我比作“薩達姆政權的宣傳部長”。我確實感到有些壓力,也有些委屈,覺得吃力不討好。我想,自己一不靠此撈取政治資本,二沒必要借用這一 角色為自己臉上貼金。為此,我曾向作協黨組提出不再擔當新聞發言人。

          讀書報:提出辭呈是一時沖動?還是深思熟慮?

          陳崎嶸:那時真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當然,黨組主要領導對我講了很多理由,還是肯定了我的工作。另外,也許一時沒有其他合適人選。我只好繼續硬著頭皮撐下來吧。

          讀書報:職業的需要,新聞發言人多數儒雅健談、機智幽默,您覺得自己作為首任中國作協新聞發言人,是怎樣的一種形象?有沒有需要辯論的時候?您認為新聞發言人需要具備哪些素質?

          陳崎嶸:我距離合格的新聞發言人標準還差很遠。在實際工作中感覺到,作為新聞發言人,第一要緊的是準確。所謂準確,就是一定要把我們想表達 的意思,準確地傳達給社會。第二是真實,就是實事求是。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這一條,不虛構,不應付,不王顧左右而言他。這是我遵守的準則。我不說假話,盡 我所能,把我知道的、想到的,我認為的告訴大家。這樣才能贏得大家的信任。第三是要親和,新聞發言人代表某種官方,但你又是為老百姓服務的,所以應該是親 和的形象。告訴大家信息,是讓大家了解、知道、信任你,而不是作指示,姿態和視角應該平等,不能居高臨下。除準確、真實、親和外,最好還有點幽默。幽默是 最好的附加條件,但不是必備的,這是個人風格問題。我理解的幽默,是指一個人的認識能力、知識結構、表達方式等綜合素質在一個特定語境中的輕松體現。

          讀書報:對于“新聞發言人”這一職務的理解,5年來有怎樣的變化?

          陳崎嶸:開始的時候單向性思維比較明顯,現在認識到,新聞發言其實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過去考慮更多的是:如何把我們想說的話告訴公眾; 現在更多考慮的是:公眾對我們關心哪些問題。再一個,在雙方溝通過程中,原來想的是,我告訴你什么,我應該怎么說;現在考慮的是,我這么說,人家愛不愛 聽?這就由過去單向的、直線式的表達變成一種雙向的、互動的溝通方式。這是我擔任新聞發言人前后在思維上發生的變化,是近兩年來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這樣 一種思維方式,運用到實際工作也會產生好的效果。譬如在我負責牽頭的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工作聯席會議上,也采取這樣的思維方式商量工作,效果不錯。這是 做新聞發言人額外的收獲。

          讀書報:外交部發言人吳建民曾毫不諱言地指出,中國人不太善于交流。尤其是作家這一需要面向內心寫作的職業。那么擔任中國作協的新聞發言人,是否需要承擔更多的工作?

          陳崎嶸:其實未必。作家們大多是很有思想、也非常善于表達的。關鍵是你要讓人家有話可說,要知道人家想說什么。每個人肯定有自己感興趣的話 題,有自己的表達方式。我到一些省市去開各種類型的作家座談會,看到基本每個與會者都發言,而且談得都不錯。區別點在于:有的書面表達比口頭表達強一些; 有的敏銳些,有的遲緩些;有的系統些,有的零散些。

          讀書報:相對于其他領域,中國作協“新聞發言”的頻率似乎比較低。多媒體時代,新聞發言人要應對更多的問題,您的主要精力放在哪些方面?

          陳崎嶸:我的主要精力自然放在日常工作上,新聞發言人的工作比重不是很大。對于中國作協,能形成社會熱點的問題極少。有人把這歸結為文學邊緣化。我以為這是文學本來應有的狀態。如果我每天就文學問題發言,社會反而顯得不正常了。

          讀書報:中國作協在走出去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您認為中國作家在走出去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我們應該怎么滿足外國民眾對中國文學和中國作家的了解和認識?

          陳崎嶸:總體而言,我認同這樣的觀點:文學走出去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這個大前提不能否認,否則就不是歷史唯物主義態度。文學走出去,與 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與世界接受我們這個大國崛起的進程是一致的。文學作為當代中國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可能單兵突進、孤軍深入。莫言獲諾獎就很能說明 問題。莫言獲諾獎是世界文壇對中國當代文學的一種評價,但不能否認文學背后中國綜合國力的崛起和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從某種意義上看,說是世界文壇對中國當 代文學的認可,不如說是對當代中國的認可。

          話說回來,中國作協在文學走出去方面采取各種措施推進,肯定是有作用的。我們的推介能夠加速他們的接受。那么多的作品,如果不推介,完全憑 自然走出去,步伐可能慢,可能會不完整或有片面性。我們的推介有整體考慮,這些作品能代表我們國家的文學形象和文學水平。如果讓國外零打碎敲地選譯,必然 會選擇符合他們標準的某些作品,未必沒有偏見。所以作協推介在整體性上和代表性上勿庸置疑。推介的另一個作用,也會提高作家作品在國內的知名度。現在的問 題是研究怎么去推介?

          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困難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從大的背景看,世界文壇對中國文學的認識和接納還有一個過程。既有對中國文學熱愛的人,也有對 中國文學不以為然的人。他們有自己的閱讀方式和審美標準。另一方面,所謂難點或曰瓶頸就是翻譯問題:沒有足夠多高水平的譯家把優秀作品翻譯出去。過去靠國 內翻譯,往往是“中國式外文”,字通文順,但是國外讀者不感興趣。現在,我們把工作重點放在譯介上,找一些外國出版公司,找外國的漢學家,協助我們做翻譯 工作。

          讀書報:浙江作協率先成立網絡作家協會,中國網絡作家協會也將于年內成立。現在的網絡文學發展到怎樣的情況?

          陳崎嶸:總的狀況是異軍突起、方興未艾,大浪淘沙,良莠并存。這幾年網絡文學平穩發展,沒有大的突破。如果說有變化,卻是網絡文學的產業和 業態發生了重大變化。最明顯的是巨資涌入,相互兼并重組,人員快速流動,跨行跳槽習以為常。比如騰訊投巨資高調介入網絡文學,百度多酷把網絡文學作為主導 產業之一,人民網收購文學網站,中國移動杭州基地無線閱讀規模巨大,年收入達到了幾十個億……這說明大家非常看好網絡文學前景,也說明網絡文學行業競爭日 趨激烈。網絡行業給人的感覺,一面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一面是“沉舟側畔千帆過”。

          讀書報:前一段時間看到中國作家網上的消息,組織網絡作家開展有關“中國夢”的寫作,網絡作家們反應如何?進展如何?

          陳崎嶸:對網絡文學一定要加強引導,開展“中國夢”的寫作也是引導的一種方式。不能讓網絡作家一天到晚生活在玄幻中,得讓他們接地氣,食人 間煙火。我們不反對玄幻,但是提倡描寫現實題材。網絡作家們對創作以“中國夢”為主題的網絡文學作品積極性很高,當然能不能出好作品、大作品現在還沒有把 握。當下網絡作家有一個好的現象是:愿意向作協靠攏。同時,我們還開展網絡文學重點作品創作扶持工作,已經做了4年,分兩個層次進行:一是納入中國作協重 點作品扶持項目,二是以聯席會議的名義扶持。每年有十幾部作品得到扶持,中國作協投入幾十萬元資金,網絡文學界對此反響不錯。

          讀書報:茅盾文學獎和魯迅文學獎往往更容易引發公眾關注,您怎么看待公眾對茅獎、魯獎的質疑及批評?作協對公眾的質疑、批評做過梳理與研究嗎?

          陳崎嶸:我們經常在研究問題,每年評獎都會分析和梳理,對評獎條例進行修改。作協對社會公眾的質疑和批評表示歡迎,因為這反映了大家對文學 的關注和關心,是好現象,是中國作協獎項有一定吸引力和權威性的表現。同時我們也承認評獎中有很多值得完善和改進的地方,不管是評獎標準和程序也好,還是 投票機制、頒獎形式也好,都有許多值得研究改進的地方。怎么提高評獎透明度,提高獎項公信力,怎樣吸納讀者參與評獎,有很多問題值得研究。

          從我們了解到的情況看,社會公眾的質疑和批評主要有:一是評獎標準,認為就是主旋律,多樣化不夠,體現文學性不夠。我想,中國作協組織評獎 肯定要體現我們的標準和導向,不能搞成體現各種文學主張和文學觀點,我們的導向和審美標準應該很明確,始終如一,不為所動;二是反映評委面過窄,代表性、 廣泛性不夠。對此,我們在不斷探索,可能還沒達到大家所期望的程度。評委到底是人多好還是人少好?應當說各有利弊。現在發現大評委制略好些,相對公正公允 些,但是組織難度大,人員選拔難。

          讀書報:今年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又要開評了,基于以往的經驗教訓,為了做好這項工作,作協這次有什么新的設想、安排?

          陳崎嶸:進一步完善是肯定的。評獎的具體方案大約會在六七月份確定,屆時您就會知道我們在哪些方面作了調整和完善。

          讀書報:作協新聞發言人召開記者招待會、發布新聞并接受媒體采訪并不是經常性的工作,您日常性的工作是負責什么?能說說您的時間安排嗎?如可以,請介紹一下您分管的網絡文學工作情況。

          陳崎嶸:我一般清晨6點50分到機關,晚上6點離開。早上到辦公室后,總是先上網看看新聞,處理一下雜事。早飯后開始辦公。我的日常工作, 主要是機關內部管理,行政、文秘、機要、財務、基建等,就是吃喝拉撒睡,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管家男”。另外,負責作協牽頭組織的全國網絡文學重點園地工作 聯席會議。這幾年在這方面投入精力比較多。聯席會議由原來的中國作家網、盛大文學、中文在線、新浪、搜狐5家,現在擴展到20多家,國內主要文學網站都參 加了聯席會議。當然,有些是正式成員單位,有的是列席單位。截止目前開了50次例會,每月一次,上情下達,下情上報。同時利用聯席會議商量布置工作,開展 網絡作家培訓、網絡作家入會和作品研討等,協調文學網站之間的關系,化解彼此矛盾。最重要的是開展網絡文學狀況的調研。這幾年我們搞過關于網絡文學版權問 題的調研,文學網站編輯人員生存狀況和職稱問題的調研,網絡文學評獎問題的調研。特別是關于文學網站編輯人員狀況的調研,一個是把文學網站編輯隊伍的狀況 搞清楚了,編輯是怎么構成的,怎么成長起來的,全國大概有多少人,怎么分布的;第二是把網絡文學編輯與傳統文學編輯的職業特點及職責區別搞清楚了,并向有 關主管部門建議根據網絡文學編輯的職業特點來進行管理,評聘職稱。這也是網絡文學編輯渴望解決的問題。與此同時,我們注意通過聯席會議做好吸收網絡文學作 家入會工作,目前已有三十五六位網絡作家加入了中國作協。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根據網絡文學的特點,單獨設計了網絡作家入會的審核機制,聘請了解網絡文學情 況的專家擔任評委,進行審核。我們還確定了中國作協重點聯系的網絡作家名單,共有620人,囊括了全國網絡文學界各網站、各方面、各類型有代表性的作家。 (本報記者 舒晉瑜)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