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來,文化金融合作應該成為新一輪文化體制改革的排頭兵。”
——文化部部長蔡武
文化產業又出重磅政策。
3月17日,文化部、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見》,3月25日三部門在江蘇無錫聯合召開全國文化金融合 作會議,深入總結和交流近年來文化金融合作的成果與經驗,研究謀劃和動員部署促進文化金融合作發展的戰略與行動。文化金融將打好“組合拳”,實現共贏。
文化金融合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過去的幾年里,文化金融合作遇到的困難比預料的多,結果比預想的好。走過起步、探索發展、改革創新三個階段,文化產業貸款既有量的擴大,又有 質的提升。”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士余用數據盤點了近年來文化金融合作的成果:截至2013年末,我國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本外幣中長期貸款余額1574億 元,比年初新增419億元,同比增長36.28%,高于同期全部產業中長期貸款平均增速26.98個百分點。
“不僅有貸款,還有債券、股權投資基金、保險等多種組合產品,逐步形成了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司長 劉玉珠亮出了文化金融合作的“成績單”:截至2013年末,185家文化企業注冊發行的債券余額已達2878.5億元;77家文化企業在滬深兩地資本市場 上市。全國各類型的文化產業股權投資基金57只,募集規模超過1350億元。
“財政部也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支持作用,鼓勵文化資源與金融資本結合。”據財政部文資辦主任王家新介紹,財政部會同文化部探索建立起一套集文 化產業信貸項目“征集、篩選、評估、扶持”于一體的全新工作機制,初步建立起“文化金融合作信貸項目庫”。自2013年起財政部開始實施“文化金融扶持計 劃”,并納入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大項目管理。當年支持項目92個,貼息金額4.61億元,貼息額達到了專項資金總量的10%,撬動銀行貸款高達770 億元。
文化金融的“組合拳”,除了為文化產業帶來真金白銀的支持外,文化部副部長項兆倫認為,文化金融合作的一大成果是,通過改革創新試點,探索文化 與金融共贏發展的模式與規律。金融支持文化產業這一命題從理論探索進入了實踐層面,這是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重大突破,也為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更 加廣闊的空間和舞臺。
延伸閱讀
文化部、央行等發布十項優秀文化金融合作創新成果
據新華社無錫3月25日電(記者周瑋)25日在無錫舉行的全國文化金融合作會議上,文化部、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發布了十項“優秀文化金融合作創新成果”。
——開發性金融推動歷史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國家開發銀行支持西安大明宮項目建設
——中國演藝境外駐場演出的新突破:中國進出口銀行助推云南文投“走出去”
——中國首筆文化企業私募債:中國工商銀行為華僑城創新融資產品
——“木藝通寶”助力地方特色產業:中國銀行解決浙江紅木業質押難題
——首個總行級文化金融專營機構:中國民生銀行組建文化產業金融事業部
——多元化融資為中小微文化企業注入能量:招商銀行“千鷹展翼”助企業騰飛
——委托債權實現銀企雙贏:中信銀行拓寬無錫靈山融資渠道
——“中小企業集合票據”創新融資模式:北京銀行促進傳統工藝美術業發展
——國內首款網絡游戲虛擬財產損失保險: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破冰網游市場
——金融服務文化小微企業的“南京模式”:南京市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搭建綜合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