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4天的巴黎圖書沙龍近日舉行。期間,來自18家中國知名出版集團和出版社的23名出版行業人士參展,帶來千余冊中國精品圖書。王安憶、趙麗 宏、秦文君、陳丹燕、畢飛宇、李洱、金宇澄等十多位中國作家亮相書展,或發布新書,或舉辦講座。其中,王安憶以“寫作在上海”為題,和法國讀者以問答的形 式進行交流。
在王安憶看來,在上海寫作的人,大都是不合時宜的人。他們多少在人生中有些失敗,在虛構中尋找自己。在上海最容易做的事情是賺錢,而寫作給我們 的回報非常微薄,所以在上海寫作只有一個理由,我們非常喜歡寫作。它可以使我們在幻想中生活。她說:“發生的事情等我們開始記錄它的時候,已經發生了巨大 的變化。所以我不停地告誡讀者,不要相信我寫的上海,它始終是我想象中的上海。但我始終堅信,在這些變化中一定有著一些不變的東西存在。找出這些東西究竟 藏在什么地方,就是寫作者的任務。”
王安憶在演講中談到了“懷舊”被過度消費的話題。她說:“在中文里,‘懷舊’這個詞已經被用得泛濫了,我相信那更多的是發展旅游的需要。上海好 像是一夜之間,出現了‘老上海’、‘老弄堂’、‘上海1930’等一批以懷舊作招牌的飯店。但其實,這告訴我們,在上海,懷舊是危險的詞,它把感情變成一 種商品。對于我們寫作者來說,這種題材,我們要謹慎對待。懷舊對我們來說,是積累很多思想、認識后,才能去寫的。”
對于中國的當代文學,王安憶認為是經歷了一個非常輝煌的時期,相比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現在的寫作是比較平淡的,因為有很多社會矛盾都開始在解 決,在一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候,人會稍微放棄精神方面的東西。但所有事情都是有周期的。我們可能走在平淡時期,但會越來越好,走到另外一個高潮。
王安憶說自己在復旦教學時,發現今天的孩子們不怎么喜歡文學。他們的生活非常繁忙,文學只占了很小的位置。他們不是因為喜歡文學而成為作家,而 是希望成功。王安憶說:“在這個時代,告訴他們文學是重要的,簡直不可能。你告訴他文學使你的生活有趣,他們也不相信。這個世界有趣的事情太多了,也很輕 松。所以,我的目標很低,就是培養他們對文學的興趣。”
但是,王安憶認為,不管外面怎么不看好出版業,不看好文學,只要還有人在讀書,書還在繼續出版,還有人在繼續寫作,文學就有繼續存在的理由。 “巴黎圖書沙龍很樸素很實在,這與我想象中處處華麗的巴黎有很大的不同,然而正是這樣,才比較符合文學發展的本質。” (欣 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