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還是乍暖還寒的早春三月,魯迅文學院里卻洋溢著桃李芬芳的氣息。3月6日,曾經參加過魯院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的40余位學員代表重返母校,共同回憶讓他們念念不忘的學習時光,為這個大家庭的未來發展建言獻策。成曾樾、李一鳴、王璇和大家一起座談。
自2002年以來,經過各方面的不懈努力,21期魯院高研班成功舉辦,1059名富有創作實績和發展潛力的中青年作家在這里受到文學的熏陶。作為一項培養新世紀創作人才的重點工程,魯院高研班得到了社會上的廣泛贊譽,已成為中國文壇一個響亮的品牌。成曾樾在會上談到,高研班經過十多年的成長歷程,已經到了應該全面總結、回顧、研究、提高、改進的時候。他說,對作家的培養、培訓,因為沒有現成的可借鑒模式,仍屬于具有開創性的嘗試。魯迅文學院愿意對這種探索作出努力和貢獻。
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在人生的長河中僅是一瞬,而每位學員在魯院都收獲了屬于自己的溫馨回憶。在會上的發言中,往屆學員們總是不約而同流露出作為“魯院人”的自豪和眷戀。大家表示,在魯迅文學院的學習時期是他們文學生涯的里程碑。囊括多個學術門類的開放式、專家式教學如同一塊“文學蓄電池”,為他們的創作提供了豐足的營養和靈感。“不管承認不承認,我們這一生都牢牢打上了‘魯迅文學院’的烙印。”魯一學員衣向東一句話道出不少人的心聲。
“魯二”開班那年正趕上非典肆虐,所以這個班“戰線”拉得很長,從4月1日開學,一直到12月31日才結業。魯二學員楊曉敏回憶說,在這期間不僅經歷了一段“零距離”的學習時光,還感受到魯院領導和老師們無微不至的關愛,每次想起這些都很感動:“那種感覺好像沒走一樣。雖然時間很久了,沉淀下來的東西卻依舊讓人溫暖。”
來自新疆的狄力木拉提·泰來提2004年曾赴魯四高研班學習,又在2011年參加了魯十六新疆少數民族文學翻譯家班,笑稱“到了魯院就有一種回家的感覺”。他在會上幽默地談到:“魯十六44位學員是由7個民族組成的,他們回去以后基本上都‘病’了。什么病呢?我總結可能是魯迅文學院情結癥。魯院這樣一個特殊的學校給予文學翻譯群體一種特殊的情感,所以少數民族譯者們對魯院的情感尤為深刻。”
在座談中,大家對魯院高研班今后的辦學提出了各自的建議。比如堅持高門檻的辦學標準,進一步細分班級設置,“優選種子,堅持培育”;強化教學研究能力,通過高端論壇研討文學熱點問題和前沿文學現象,以適應當下創作的新格局和新特征;更好地整合文學資源,加強各民族作家之間的交流,培養國內作家與國外同行的對話能力等等。 (黎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