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正文

      傅一清《35次平川漫流》作品研討會在京舉行

      http://www.fxjt168.com 2014年03月05日15:55 來源:中國作家網
      傅一清《35次平川漫流》作品研討會在京舉行傅一清《35次平川漫流》作品研討會在京舉行
      會場會場
      作者傅一清發言作者傅一清發言
      李洱為作者頒發入藏證書中國現代文學館研究部主任李洱為作者傅一清頒發入藏證書

        3月5日,由詩刊社、文藝報社、作家出版社主辦的傅一清《35次平川漫流》作品研討會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主辦單位負責人閻晶明、葛笑政、商震、王山,與會專家學者30余人參加研討。研討會由作家出版社總編輯張陵主持。

        傅一清出身中醫世家,從小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浸染,近年又努力研習西方現代詩歌。在這本詩集中,她并執著于情感的表達,而是這樣闡釋自己與自己的作品:“久入商海,我有了一些‘沖出來的信仰’。后來詩歌領養了我的心。對我來說,經商如果是形而下,是《長恨歌》;寫詩就是形而上,是《短歌行》。我在這上下之間游弋。但見水清徹地,空闊透天。能到達彼岸的人,想必不僅超越了問題,也應該超越了解決問題。”

        《35次平川漫流》中的大多作品可以稱其為現代哲理詩,極有特色,獨具氣韻。傅一清的詩蘊涵著新奇和機智,常有令人驚喜的發現和哲思,并伴有現代意識的自覺和自制。人、生活、詩歌,這三者之中不知道是誰造成了誰,但對旁觀的人們來說,傅一清的確用自己的眼睛為人們摸索出了一個新的維度。詩人對自己的生活的細致觀察、深切體驗、冷峻思考,加之詩藝上的機巧營造、自然表達,既昭示了她駕馭復雜現代生活經驗的詩歌才華,也讓我們看到了她有潛質承擔以詩歌與世界對話的可能。

        出席會議的專家還有梁鴻鷹、吳思敬、林莽、王必勝、何向陽、唐曉渡、西川、龔鵬程、劉福春、王久辛、劉瓊、李洱、徐忠志、楊志學、顏慧、瘦馬、霍俊明、納楊、羅靜文等。(攝影:楊云)

      《35次平川漫流》創作談

      傅一清

        7歲時我就開始思考人生方向了,青春期時就像飛進玻璃瓶的蚊子,看得見光明,卻找不到出路。

        鈔票是個天使,可有著一張臟兮兮的臉,我希望給它創造性地寵愛。一個心事重重的女人到底適不適合加入經世致用的行當呢?

        不知前路,也許就是一種自由。大家都是在尋找安全感的道路上摸爬滾打的戰友。我用了最好的時間去謀生。一面入詩,一面入世。

        生活常常讓人疲憊,只能在有限的資源中悲哀的重復。“不是在上升途中,就是在腐朽途中。”我需要詩歌,總想狼吞虎咽地吞噬它。

        詩歌像羊肉一樣,是個好東西。讓人在心力交瘁時尚感到內力綿綿不絕。

        不經過一番人生震蕩,就不可能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彈性。世界上最難的是兩件事:一. 把別人的錢賺進自己的口袋,二. 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找到最短的路徑是完成它們最重要的事。

        人窮,最后要賣靈魂。有錢了,人才敢生活。寫首詩再去談生意,可以在發燒的狀態中冷靜地做游戲。

        寫一首詩,做一筆生意:都是心血燃燒。

        最初的愛是不純的,真愛就是一個提純的過程,寫詩做生意皆如此。

        同時讀幾本商戰書和詩集,人為地制造一個思想碰撞的現場:“亂刃交揮處,危冠獨坐時”。

        曾經,詩歌像個少年犯。現在的詩歌與民主黨派一樣寡言含笑,與祖國分享著富強的秘密。

        為了弄清我為什么寫詩,一直堅持寫詩。魅力總包含一種幻覺。化歐化古,以夢養夢。

        我的生活中,詩歌與生意像筷子一樣:一、誰也離不開誰。二、酸甜苦辣一起嘗。

        如果一個社會既把貧窮當成罪惡,又把富裕當成罪惡,人會難以自處。邊寫詩邊做生意,看“鐵磨鐵,磨出刃來。”

        每個人都想占社會既定角色的便宜,一個詩人最大的權利是可以擁有古怪的趣味。

        詩歌是我逃不掉的幸福稅。

        文字是一只巨大的眼珠,詩是其中最黑的部分。我的詩沒敢像特郎斯特羅姆那樣奢華地使用隱喻, 怕那么陡峭的語言讓本來就負重而行滿腦子關子的人們雪上加霜,最終采取了與做生意一樣的方法: 吹糠見米、挖井見水。

        深怕我的文字讓我做了不合格的主人,因太過盛情,招待客人端上來的不是酒,而是酒精。

        我擔心我的生活因過于充實而空虛。

       《35次平川漫流》編輯印象

      羅靜文

        傅一清是一位非常特殊的詩人,出身中醫世家,后久入商海,但卻被詩歌領養了靈魂。《35次平川漫流》面世以后,像平川漫流一般,熱銷了兩萬余冊,今年還將再推出新的詩集《讓我們活著升天》,頗令人稱奇。

        傅一清過去鮮少發表詩作,也甚少參與詩壇活動,如今出手不凡,卻也不免引生困惑,難以歸類、無從定位。似乎全是新的聲音,可又有古今中外一些詩影綽綽晃動于其間,而且評論者的淚,常隨著懂的地方流下。然而,她卻苦惱了,苦惱的或許竟是別人的理解而非不理解。

        這也就成為一種詩壇的新異現象,越發使人想一探究竟,《35次平川漫流》研討會因此而召開。

        與一般女性詩人不同的是,傅一清并不太將筆尖黏著在情感上,她探索的毋寧是一種人生態度,是對人存活在世的諸般處境作一番身體力行的思考。這種思考是與血肉相連的,故森冷之中有俏皮、有幽戚、有困頓、有茫然,并不僅是理性與邏輯,當然它也不靠柔情或纏綿來打動人。

        這種哲理詩似乎較為罕見。雖然詩人并無一種條理秩如或體系  儼然的哲學,傅一清更不用詩來說理,可是這些詩閃轉騰挪,講的多是生活境遇中可思可考之點,無邊夜、行中禪、在三點鐘……

        詩人對她自己的生活方式早已不能自拔,而生活總在模棱兩可或矛盾相持之中。逼真比真更真實,自虐還常感自豪……現代人的生活摻雜了理直氣壯與無可奈何,但這正是一種無可辯駁的現代性。而對意識中的現代性進行描摹,其實才是現代詩之所以為現代詩之故。許多時候大家可能忘卻了這一點,僅在意象如何營造、語言如何錘煉、情感如何動人上努力,未就生活與生命本身再多做些思考,對我們身體內部的現代性也缺了些感受。

        傅一清的詩則在這方面令人耳目一新,可以說重新打開了詩路,是近些年最獨特的詩壇風景。

        希望傅一清的《35次平川漫流》能帶給讀者不一樣的感覺。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