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正文

      傳播中國文化 塑造國家形象

      http://www.fxjt168.com 2014年01月08日16:26 來源:中國作家網 王 覓

        近年來,中國的對外文化交流與合作越來越緊密,世界越來越了解中國。這既得益于中外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也離不開作為“中國通”的各國漢學家 們作出的獨特貢獻。中外文化交流的現狀如何?中國文學的對外譯介工作還面臨哪些問題?漢學家們應如何更好地發揮自身作用?不少中國的作家、學者和外國的漢 學家有著自己的思考。

        漢學家對傳播中華文化功不可沒

        在中國學者張西平看來,西方專業漢學家在中國文化西傳的歷史過程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說,在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翻譯傳播方面,西方專業漢 學家占據著主導地位。沒有這個群體的努力,西方文化思想界不可能像今天這樣了解中國文化的基本內容。他談到,《論語》《孟子》《易經》等最早都是由傳教士 和漢學家翻譯到西方去的。學者王爾敏《中國文獻西譯書目》一書共收錄譯者1219名,而西方漢學家占譯者總數的95.4%,西方專業漢學家的翻譯數量占大 多數。因此,我們應該對西方漢學家的努力與工作給予公正、客觀的評價,應該對以翻譯中國古代文化經典為事業的西方漢學家表示敬意。

        德國漢學家施寒微介紹說,19世紀末,當時德國的一些學術精英通過設立漢學的方式,使對中國的研究成為一門自成體系的獨立學問。不少早期的德國 漢學家很依賴于中國傳統學術的成果,尤其是清代考證學,比如借助《四庫全書總目》以及來自中國的古籍來研究中國。與此同時,這些漢學家收集的中國藏書大大 地增加了歐洲圖書館保存的中國藏書的數目。

        美國學者陶幽庭最近出版了一部有關17世紀中國藝術史的專著。她說,這本書挑戰了一個在西方廣為流傳的觀念,即中國是一個復制勝于創造的國家。 該書不僅有力證明了革新者與原創精神在中國歷史上從未缺席,還闡述了這種原創性被遮蔽的原因。“這項研究破除了既有成見,有助于我們認識到,中國一直是一 個擁有思想文化創新傳統的大國。”

        正如中國文化部部長蔡武所說,漢學家們為世界構筑了一個關于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知識和想象空間,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不可或缺的橋梁和紐帶。漢學 家群體為促進中國文化的傳播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漢學研究和漢學家在幫助西方和世界認識、了解中國,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 作用。一代代漢學家譯介中國典籍、傳播中國文化、塑造中國的世界形象,糾正了世界對于中國的許多誤解。

        文化的魅力使各國掀起“中國熱”

        日本漢學家菱沼彬晁說,許多日本觀眾被中國昆曲的魅力所吸引,并為之傾倒。昆曲旋律優雅的音樂、婉轉的笛聲、美妙的歌聲,以及臺詞所具備的極高的文學性,讓人們實際感受到為什么中國文人會喜歡昆曲。

        土耳其漢學家吉萊談到,早在上世紀30年代,土耳其就成立了漢學系,但發展緩慢,滿足不了時代需要。目前土耳其全國僅有3所大學開設漢學系與中 文系,孔子學院一共有3所。雖然土耳其現在的漢語教學情況比起過去改善了許多,但是還遠遠不夠。因此中國國家漢辦的“新漢學計劃”為培養新一代土耳其漢學 家提供了一個好機會。“相信中國將來不僅僅在經濟領域,也會在教育、文化層面更深刻地影響世界。”

        英國大英博物館亞洲部主任司美茵多年來力求在倫敦展現從古到今、一以貫之的中國文化。她介紹說,英國博物館常常既舉辦古代的展覽,同時也舉辦當 代的展覽。這樣有助于向觀眾展現不同時代的中國文化。俄羅斯漢學家尤里·塔夫羅夫斯基也感受到了俄羅斯的中國文化熱。他表示,現在莫斯科以及其他城市的許 多學校都教中文,俄羅斯普通人對中文以及中國文化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他的許多朋友都請他為自己的兒女推薦教中文教得好的學校,以便更好地學習中文。

        印度漢學家狄伯杰說,近年來印度的中國研究和漢語教學都非常盛行。2009年印度議會通過了一個法案,規定在印度各邦建立一所中央大學,并在這 些大學建立漢語以及中國問題研究所。“我們希望從中國邀請更多老師協助指導漢語教學工作。但目前還存在不少問題,比如中文圖書及數據庫不足,獎學金數量很 少。”

        中國作品譯介并非易事

        塞爾維亞漢學家安娜·約萬諾維奇透露,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后,塞爾維亞掀起了翻譯、閱讀莫言作品的熱潮,也帶動了該國讀者對中國更 多通俗文學作品以及中國人當下生活方式的興趣。這無疑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中國文學在“走出去”方面取得的進步,但也應清醒地意識到,這項工作仍然任重道遠。

        日本漢學家飯塚容談到,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間,日本大約每隔10年就有一套大規模的中國現當代文學全集或選集問世,一大批優秀的中國文 學作品被翻譯介紹到日本,獲得了大量關注和喜愛中國文學的日本讀者的歡迎。但近年來,日本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翻譯出版變得零散而帶有偶然性,缺乏整體統 籌,現在普通的日本民眾對中國的了解也遠不如從前了。

        荷蘭漢學家蘇菲說,近年來中國的出版商出版了不少荷蘭的文學作品,但反過來中國文學作品在荷蘭并不暢銷。她認為,這既有讀者認知和翻譯的問題, 也有中國文學本身的問題。荷蘭讀者對中國仍不熟悉,中國文學所描述的那個世界對他們過于陌生了。“連莫言的作品早期也是從美國的英譯文再譯成荷蘭文的,直 到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前夕,他的作品《蛙》才有了直接從中文譯成荷蘭文的版本。”

        美國漢學家白睿文談到,文學翻譯是一項艱苦、困難而孤獨的工作。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譯者一直在單獨面對文本,就算是任務完成了、書出版了,譯 者也很少像原作者那樣收到讀者的來信、鼓勵和喝彩,翻譯似乎變成了一種“隱形”的工作。譯者們之間還有這樣的笑談:“書的評價好都是作者的功勞,但一旦遇 到差評便都是譯者惹的禍!”個中辛酸也許只有他們自己知曉。

        遣唐使和鑒真東渡的歷史故事令中國作家莫言頗有感觸。他表示,漢學家無論是翻譯中國當代文學,還是研究中國文化,除了要有非常深厚的漢語功底之 外,還應當深入到中國的生活之中。只有這樣,漢學家們的研究才能有更加感性的認識和更加細節化的生動風貌。在莫言看來,要想翻譯好中國的文學作品,就應當 了解中國老百姓的生活,了解中國作家的心態,這樣翻譯的文字才能夠生動傳神。如果僅僅有很好的漢語水平,但對作家作品里描述的專業知識不了解的話,翻譯的 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比如,翻譯賈平凹的作品就需要對中國陜西的風土人情、歷史、書法、美術、文物考據等有所研究,翻譯麥家的作品則必須對戰爭、密碼學等有 所了解。中國學者季進也認為,中國文學之所以在海外影響力不盡如人意,最大的原因是語言文化的天然隔閡。中西文學不同的文化傳統、語言形式和敘事方式,決 定了中西文學之間巨大的鴻溝。中國人看來十分優美動人的篇章,也許在外國讀者眼中就會變成不知所云的“天書”。因此,真正有效地讓中國當代文學走向世界, 被西方讀者所接受,必然是一項艱巨的使命。

        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李敬澤介紹說,中國各有關機構正在更加積極地推動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在文化上的對話和交流,為此多年來采取了很多措施, 包括對中國的文學、藝術、社會科學書籍譯成外文提供資助。其中,“中國當代作品翻譯工程”將支持以文學、影視為主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當代作品在海外的出版 和推廣,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中國作協將負責這項工程文學部分的組織和實施。這項工作需要作家、出版機構、經紀機構和版權代理機構的密切合作,還需 要翻譯家、漢學家們的支持。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