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時政要聞 >> 正文

      中國夢與文化強國建設——學習習近平同志關于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

      http://www.fxjt168.com 2013年10月18日09:42 來源:中國作家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個方面,內容豐富,思想深刻,論述精辟。 特別是他關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講話,站在黨和國家全局的高度,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深刻闡述了事關長遠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 題,蘊含著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體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執政理念和執政方略,是我們統一思想、指導實踐、推進工作的科學指南。

        實現中國夢,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和其他中央領導同志來到國家博物館,參觀大型展覽《復興之路》,重溫中華民族所經歷的苦難與輝煌,提出實 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他強調:展望未來,全黨同志必須牢記,要把藍圖變為現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我們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到中國共產黨 成立100周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 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弘揚中國精神,就必須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因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最深厚的思想傳統,最能感召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團結奮斗;改革創新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時代特征,最能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 而銳意進取。凝聚中國力量,就必須充分發揮文化堅強思想引領、強大精神動力、有力輿論支持、良好文化條件的作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 偉大復興提供原動力。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包含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包含著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 代化國家的目標,包含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要讓人民過上殷實富足的物質生活,又要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中華民族偉大復 興必然伴隨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實現中國夢應有的內涵與目標追求,因為沒有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全民族 精神力量的充分發揮,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只有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 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順利向前推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 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強調“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 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 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化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強調“獨特的文化傳統”,與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 國情,決定了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性。

        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必須做到“四個講清楚”:要講清楚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 有著自己的特色;講清楚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 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現 實基礎。

        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必須做到“兩個鞏固”: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 基礎。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確而具有強大生命力的。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 把實現共產主義確立為最高理想。當今,我們的黨員和干部要堅定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信仰,腳踏實地為實現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而不懈努力,扎扎實實做好每 一項工作。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把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作為看家本領,老老實實、原原本本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要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把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和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之下。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 值體系建設,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提高公民道 德素質,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

        毫不動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始終把文化建設放 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重要戰略地位,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同發展,推動文化建設不斷取得新 成就,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組成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在發展道路上面 臨的風險和挑戰依然會很大、很嚴峻,要實現已確定的奮斗目標必須付出持續的艱辛努力。

        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

        十八大以來,伴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進步,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國際形勢風云變幻,面對國內經濟社會轉軌轉型,面對現 代傳播技術迅猛發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面臨許多新挑戰新考驗,進一步凸顯其重要地位和作用。能否做好這項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 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習近平總書記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了經濟基礎的決定作用,強調: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 黨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只要國內外大勢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不能也不應該改變。 這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的根本要求,也是解決當代中國一切問題的根本要求。與此同時,他又根據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原理,強調“意識形態 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始終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新形勢下,要實現中國夢,既要有硬實力,也要有軟實力;既要切實做好經 濟建設中心工作、為意識形態工作提供堅實物質基礎,又要切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為經濟建設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既不能因為中心工作而忽視意識形態工作, 也不能使意識形態工作游離于中心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宣傳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基本職責,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找準工 作切入點和著力點,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

        樹立以人民為中心

        的工作導向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黨力量的源泉。黨只有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才能做到堅如磐石。實現黨 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民對美好 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充分表達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充分表達了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

        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必須要發揮人民文化創造的積極性。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以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為出發點和 落腳點,自覺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為廣大群眾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者提供廣闊舞臺。充分發揮人民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調動廣大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把人 民是否滿意作為根本標準。認真研究不同群眾的思想文化需求,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努力滿足人民多層次、多方面、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工 作。在全社會營造鼓勵文化創造的良好氛圍,讓蘊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創造活力得到充分發揮,讓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習近平總書記還根據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特 點,強調要實現“兩個結合”:“把服務群眾同教育引導群眾結合起來,把滿足需求同提高素養結合起來。”這是因為精神生產不同于物質生產,它不是一種被動的 消極的服務與滿足,而是要在服務與滿足的過程中,引領風尚,教育人民,努力在全社會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當下,特別要堅決防止 和克服一味迎合市場帶來的低俗化現象。

        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必須要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堅持黨性,核心就是堅 持正確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堅定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堅定宣傳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堅定宣傳中央關于形勢的重大分析判斷,堅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 一致,堅決維護中央權威。”“堅持人民性,就是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

        理念創新、手段創新、

        基層工作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文化引領時代風氣之先,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習近平總書 記強調:“宣傳思想工作創新,重點要抓好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努力以思想認識新飛躍打開工作新局面,積極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難題的新舉措新 辦法,把創新的重心放在基層一線。”

        創新首先是繼承。在長期實踐中,我們黨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這些經驗來之不易、彌足珍貴,是做好今后工作的重要遵循,一定 要認真總結、長期堅持,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當今,世情、國情、黨情都在繼續發生深刻變化。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也面臨思想文化不斷交流交融交鋒,觀念 日益多元多變,傳播手段迅速發展的新形勢。有些做法過去有效,現在未必有效;有些過去不合時宜,現在卻勢在必行;有些過去不可逾越,現在則需要突破。要做 好工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創新。

        創新要重點抓好理念創新,保持思想的敏銳性和開放度,打破傳統思維定勢,努力以思想認識新飛躍打開工作新局面;創新要重點抓好手段創新,積極探 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難題的新舉措新辦法,特別是要適應社會信息化持續推進的新情況,加快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媒體傳播方 式,占領信息傳播制高點。創新要重點抓好基層工作創新,我們的服務對象在基層,工作主體在基層,任務落實靠基層,因此,要把創新的重心放在基層一線,扎實 做好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充實隊伍,改善條件,提升能力和水平。在創新中,習近平總書記還特別強調了“創新對外宣傳方式”。積極借鑒人類文明創造的有益 成果,就要加強對世界形勢發展變化、世界上出現的新事物新情況、各國出現的新思想新觀點新知識的報道。而要引導人們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 世界,就必須要精心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創新對外宣傳方式,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要繼續推進文化體制改革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 招。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開創發展新局面,就必 須實現改革新突破。我們將加強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協調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體制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弊 端。”“要繼續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繼續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必須把握好意識形態屬性和產業屬性的關系,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馬克思主義將社會形態這一完整的社會系統 區分為生產力、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三個層面,又把上層建筑區分為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筑與社會意識形式即觀念的上層建筑兩部分,提出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 識的基本原理。根據馬克思這一理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精神生產也具有了意識形態和產業雙重屬性。如何處理好兩者關系是我們面臨的一項艱巨的歷史 使命。早在1996年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中就指出:“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精 神文明,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一項艱巨的歷史使命。”我們既要看到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所具有的共性,更要看到精神生產作為意識形態所具有的特殊性;既 要看到市場在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中的共性作用,更要看到在物質生產上,我們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 起基礎性作用”。在精神生產上,我們強調“發揮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

        繼續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必須把握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精神產品和生產流通也會 受到市場經濟規律的制約,也有一個提高經濟效益的問題。但是,精神生產與物質生產的不同,精神生產所具有的意識形態特殊屬性,要求我們必須正確處理好社會 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系,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統一,遵循文化發展規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

        繼續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必須要增強陣地意識。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決定著文化事業的性質和方向。在繼續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中,無論改什么、怎么改,導向不能改,陣地不能丟。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