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正文

      文學寫作需要一個“場”

      http://www.fxjt168.com 2013年07月29日09:10 來源:中國作家網

        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有許許多多的青年出于對文學的喜愛,孜孜不倦地進行寫作,努力地去實現自己的創作夢想。在一些文化底蘊深厚、文學傳統豐富的地區,這樣執著于寫作的文學青年不斷涌現,聚集成了一個個文學的群體,河南的“周口作家群”就是其中的一個。在近日舉行的周口作家群崛起現象座談會上,作家評論家從周口作家群的崛起原因談起,分析建構文學場對于鼓勵青年作家寫作的重要意義。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白庚勝在座談會上表示,我們的作家,特別是青年作家,要注重在時代進步的偉大實踐中汲取創作靈感,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創作出深受人民喜愛、對人民有深刻影響的優秀作品。

        “周口作家群”的命名是從2005年開始的,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這支文學隊伍越來越龐大。目前,生活在周口的作家中,有中國作協會員近30人、河南省作協會員近400人,不但有一批實力雄厚的中老作家,還有一批勢頭強勁、思想活躍的新生代作家。此外,還有一大批從周口走出去、旅居“外地”的優秀作家,如劉慶邦、朱秀海、孫方友、墨白、邵麗等。這些作家正用自己的生花之筆,描繪出周口文學的一道亮麗風景線。與會者談到,周口作家群的出現有多方面的原因。周口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學傳統,而且這個地區經歷了不少滄桑的往事,為作家們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另外,周口市政府積極扶持作家創作,每年撥專項資金30萬元,設立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鼓勵作家和藝術家多出精品力作。得益于這片共同生活的土地,周口作家在創作上呈現一些共同的風格,于是開始有批評家對它給予命名。

        除了周口作家群,全國各地都在紛紛命名本地的作家群。與會者談到,作家群的建立,形成了一個寫作的“場”,鼓勵、吸引更多的人來創作,而“基數大了,出來的作家就多了”。在基層的寫作者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有固定的工作、固定的收入,靠到處打零工養家糊口,過著清貧的生活。而且,有一些人的作品可能沒法及時地得到發表,也找不到人一起交流創作上的想法,忍耐著孤獨與寂寞。而作家群的建構,則為寫作者創造了一個溫暖的寫作環境,讓他們在心里找到自己的依托。作家陳世旭談到,“來到周口,處在這樣一個群體中,可以感受到一種濃厚的文學氛圍,內心很受震動。”

        對于這一點,有過類似經歷的作家感悟最深。作家邵麗說,她當初也曾想放棄寫作這條路,后來得到同行的一些肯定,才堅持了下來。所以,在作家群中,作家與作家之間不斷互相鼓勵,是非常重要的。作家墨白談到,他的寫作之路是從周口開始的,那時候大家經常聚一聚、聊一聊,便感覺到一種溫暖。作家李乃慶表示,作家群成員之間的互相交流,在言談之間都會帶來寫作上的啟發,同時也會鼓舞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寫作這個群體。作家柳岸認為,作家群的建構,讓旅居外地的作家和居住在本地的作家之間產生更緊密的聯系,讓他們能夠更加關心、扶持故鄉的作家創作。另外,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文學的影響逐漸減弱,作為勢單力薄的作家個體,很難形成大的社會影響。建構一個作家群,就可以借助群體的力量,捆綁推介。

        青年作家要“得益于作家群,但又要走出作家群”,這是很多作家評論家在會上提到的觀點。評論家何弘談到,在文學批評中,批評家多從群體進行評論,用幾個標簽來概括某一群體的寫作特征,抹殺了作家個體的特殊性。而一些剛剛冒頭的寫作者也會不自覺地借鑒評論家歸納出來的這些“群體風格”來寫作,形成某種思維定勢。然而,寫作畢竟是個人的事情,所以青年作家一定要自覺地保留那些與群體風格不一樣的個人化的東西,“你的寫作如果不是從一個獨特的視角著手,那就不要寫了”。《十月》雜志副主編趙蘭振表示,周口作家的寫作有著扎實的生活基礎,但是在現代的敘事技巧上還需要加強。只有掌握了全面的敘事技巧,才能按照自我的個性對現實世界進行重構,寫出風格獨特的作品。

        要走出“群體的風格”,作家孫方友建議青年作家不要局限于在自己的家鄉生活,應該多到外面走走。他說,縱觀歷史,李白、蘇軾等優秀的詩人都是走出來的;回望近30年來的文學,凡成名的大作家,相當一部分都是很早就離家了的。新一代的寫作者要勇敢地走出去,那樣才有可能具備敢于創新的勇氣、忍辱負重的耐力和出手不凡的霸氣。同時,離開之后,在遠距離的審視中,會獲得更廣闊的視野和多元的視角,為自己的寫作帶來新的生機。作家劉慶邦也結合自己的創作經歷談到,一個人只有離開原地,才能與過去的生活拉開距離,才能回望,并形成回憶狀態,而文學創作就是要進入一種回憶狀態。周口作家有深厚的歷史優勢、民間文化優勢和地域方言優勢,希望周口本土的作家都能走出去,用實力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座談會上,一些作家評論家也清醒地談到,雖然作家群的建構對青年作家的創作具有鼓勵作用,但各地也不應該隨意命名作家群。一般來說,要命名一個作家群,當地要有一支相對龐大的創作隊伍,隊伍中有一些在全國產生重要影響的作家,更重要的是,這個群體形成了一些共同的寫作風格。評論家何向陽認為,在當代文學史中,荷花淀派、山藥蛋派都是非常典型的“作家群”,它們在學理上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可為其他作家群的命名提供借鑒。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