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正文

      草明百年誕辰紀念座談會在京舉行

      http://www.fxjt168.com 2013年06月15日14:49 來源:中國作家網
      主席臺主席臺
      會場會場

      “她是新中國工業文學的拓荒者”

      草明百年誕辰紀念座談會在京舉行

        1913年,她出生于廣東順德,18歲發表處女作《傾跌》,1948年寫出中篇小說《原動力》,后被譯為10余種文字。新中國成立后,她因創作長篇小說《火車頭》和《乘風破浪》,被視為新中國工業題材文學的開拓者。她就是作家草明,畢生對祖國和人民深懷真摯情感,同人民群眾保持著血肉聯系,幾十年如一日扎根于現實生活,以筆為旗為工人階級樹碑立傳,鼓舞他們為實現理想不屈不撓、艱苦奮斗。

        6月15日是草明誕辰百年的日子,中國作協在京舉行“草明百年誕辰紀念座談會”,緬懷并紀念這位曾在現當代文學史上寫下重要篇章的作家。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出席并講話。中國作協黨組書記李冰主持座談會。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位作家評論家以及草明的親朋故交齊聚一堂,共同追憶她的待人之道與為文之風。

        鐵凝在講話中回顧了草明的人生與創作歷程,高度評價了她在文學創作方面的成就。她談到,回望草明的一生,我們會清晰地看到,她的足跡一直與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建設的進程疊合在一起,她的筆端流淌出的真誠而明亮的文字,也總是和時代的潮音、人民的心聲尤其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思想情感交響、共鳴。

        鐵凝說,草明是新中國工業文學的拓荒者和優秀的現實主義作家,她的名字已經與中國現當代工業題材文學創作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生活實踐”和“思考”是她用一生的創作經驗凝聚而成的關鍵詞,她寫工業、寫工人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在工廠與工人們朝夕相處、心心相印的成果。她用創作有力地詮釋了深入生活、貼近群眾對作家的重要意義,并通過思考為工業題材文學創作摸索出了很多寶貴經驗。比如,她認為“工業文學光寫生產過程和技術是不行的,還要寫人,寫人的命運、人的思想、人的感情”,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啟示性意義。除了積極投身文學創作,她還不遺余力地關心支持工人作者的成長,這種精神值得我們繼承發揚。

        李冰強調,草明同志深入實際、深入生活的創作態度和她對廣大工人的深厚情懷,對作家尤其是中青年作家富有教益。她是一位堅定的革命者、一位共和國的忠誠建設者、一位常年扎在工人堆里的作家。她是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實踐者。她不僅參與了我國革命和建設史上的許多事件和項目,而且把文學創作與革命實踐結合起來。她始終堅持深入生活、深入實際、深入群眾,一生都在寫工人。她將培養業余作者作為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先后舉辦了20多期工人文藝創作講習班。李冰希望廣大作家要把前輩手中的旗幟高舉下去,把前輩的優良品質繼承下來,為文化的發展繁榮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對中國現當代文學尤其是工業題材小說而言,草明的創作對當時及后來的文學發展都產生了重要影響。這源于她深入生產生活第一線,同工人階級建立了深情厚誼,從而塑造出了鮮活的人物形象,描繪出了這個新生階級的成長歷程。

        “《原動力》為我展開了解放區的明朗天地,那些工人的形象使我深受感動和教育。”評論家張炯談到,那是他第一次讀到來自解放區的小說,也是第一次接觸到《講話》中所說的“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無論是《火車頭》《乘風破浪》還是《神州兒女》,草明都注重表現這些“新的人物”的精神風貌。

        作家陳建功、黎辛回憶了與草明共事的點點滴滴。陳建功稱草明為老師。他說,自己還是一個煤礦工人時曾受過她的指教。1973年,他參與集體創作,覺得寫作無所適從,便希望草明提點建議。“她當時說了兩點——‘我手寫我口’和‘寫人物最重要’。后來每次見面,她都關心我的創作情況,并一再告訴我要保持同工人的深厚感情。”

        作家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過工人與工業,這源于她對生活的真切體驗,以及在勞動中對工人們產生的理解和熱愛。評論家鄭伯農談到,草明一直把工人階級作為描寫對象,《乘風破浪》便是寫工人生活的經典之作。她的創作是從生活出發的創作,是和群眾打成一片的創作。她到生活中去,不僅是為了獲取素材,還做了許多對工人有幫助的事情。

        伴隨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程,城市工業題材在當代文學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城市工業題材的創作趨勢及動向也引起了與會者的關注。中國工運研究所所長呂國泉談到,工人階級的事跡需要文學去記錄,工人階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需要文學去弘揚。希望更多作家能讓人們通過文學感受工人之美和勞動之美。

        “中國的工人經歷了由鄉民到現代工人的轉變,其本質指向城市的現代性。”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張鴻聲認為,草明無論早期寫城市文學,還是后來寫工業題材,表現工人階級都是她寫城市的重要內涵。“她注意到了城市不僅是摩登的、物質的、瑣碎的,也是與大眾甚或與鄉土中國緊密聯系的。”

        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基本工業建設到今天的日新月異,中國工業建設的蓬勃發展為作家提供了新的書寫空間。與傳統強大的鄉土敘事相比較,工業題材文學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需要作家在寫法上繼續探索。廈門大學教授楊聰鳳認為,對草明的研究或許會推動工業題材小說創作。她的創作在《講話》后發生了變化,體現了她與中國工人階級的同步成長。她的整個創作經歷和對工人工業的認識,為今天的作家提供了經驗。

        在20多年的工人生涯里,草明輾轉多處,為文學愛好者授課指導。來自建設一線的與會者談到,草明為提高工人創作水準做了一件件實事。“她心系故鄉,教育了工人,鼓舞了生產。今天的國有企業發展仍需要這樣的作家去書寫,企業工人也需要這樣的指導和幫助,國企改革需要作家以文學的形式注入正能量”。

        草明的女兒歐陽代娜向來賓表示感謝,她說,紀念一個人,是為了紀念一代人,以及紀念一個時代。母親的創作是忠實于歷史的創作,是忠誠于人民的創作。那是老一輩作家的追求,相信也會成為新一代作家的信念。

        參加座談會的還有鄧友梅、張常海、孟偉哉、謝永旺、蔡毅、吳義勤、梁鴻鷹、查干、周艾若、劉錫誠、何向陽、涂武生、陳飛龍、李玲,以及草明同志的親屬等。(文:李曉晨 圖:楊云)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