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新聞 >> 作協新聞 >> 正文

      讓優秀的中國文學走向世界

      http://www.fxjt168.com 2012年12月05日09:02 來源:中國作家網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關于“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有關論述,引起了文學界和出版界的高度關注。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 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要擴大文化領域對外開放,積極吸收借鑒國外優秀的文化成果。這些論述將人們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推動中國 文化“走出去”、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上來。

        本周,中國作家莫言將赴瑞典參加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此前關于他前往領獎的種種細節引起了諸多猜想。最初的狂喜和熱鬧之后,人們關 心莫言將以什么姿態面向世界,又會在獲獎詞中傳達什么樣的文學理念,更關心這場盛典之后的中國當代文學如何走向世界、增強自身的國際影響力。許多人認為, 莫言的作品真正具有中國特色、中國氣派,他的獲獎也是中國當代文學一直努力“走出去”的結果。

        如今,許多中國作家的名字已為外國讀者所熟悉,以小說為主的文學作品在國外的銷量有所增長。《白鹿原》法文版出版不到一個月就賣出3000余 冊,讓出版社和作家本人都很吃驚。2012年5月的倫敦書展,中國以主賓國身份亮相,2000多平方米的展區吸引了眾多讀者、出版人前往。而在10年前, 英國人對中國文學知之甚少,少到他們幾乎不相信中國還有文學。

        借助各類重要平臺和文化活動,中國文學始終未停止“走出去”的步伐。今年的第十九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云集了來自75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家出版單位。僅開幕首日,中國與各國的圖書版權貿易簽約活動就達近20項。“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學”是所有人共同的愿望。

        這些年來,中國文學在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譯介的文學作品數量、種類增多,作品傳播途徑趨向多元,文學交流方式不斷創 新。據統計,目前約有1000余部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被翻譯成外文,有作品被翻譯成其他語種的當代作家超過200位。而在一些國家,魯迅、沈從文、張愛玲等 現代文學作家作品也受到青睞。

        “走出去”的每一步,其背后都是十倍、百倍的努力。多年來,中國作協積極推動中國文學“走出去”的步伐,國內外出版社精誠合作,作家、翻譯家通力協作。各方努力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讓更多國家和地區的人們聽到真正的、獨特的中國表達,感受中國文學的真正魅力。

        閱讀“中國”還是閱讀“文學”

        之所以強調“真正的”中國文學,是因為各國讀者對中國文學作品的閱讀期待各不相同,國外讀者在閱讀作品時多少都帶著獵奇的心理,他們想通過這些 小說、詩歌了解當下的中國社會,以及中國人的生存境遇。究竟是閱讀“中國”還是閱讀“文學”,是許多作家和漢學家的疑問。目前國外譯介較多、銷售較好的當 代文學作品,一般符合幾個條件:涉及政治、故事引人入勝、有鮮明的文化符號等。而這些作品在浩如煙海的當代文學中,只占極小的比例,很難代表這幾十年來中 國文學的發展,很難呈現中國當代文學的全景。

        所以,捷克漢學家李素曾提出,“我們到底是在翻譯中國,還是在翻譯文學”,并呼吁“漢學家應當向本國讀者展示真正的中國精神,更多從文學層面來 尋找譯介的作品”。美國漢學家白睿文雖然肯定了近兩年美國出版了不少中國當代文學的杰作,但也承認“海外出版的許多作品有一定偏激性,至少無法代表當代中 國文壇的多元性和眾聲喧嘩”。比如,眼下出版較多的作品大都為“50后”作家創作,大部分“70后”和“80后”作家還不為美國讀者所知,港臺地區文學作 品的英譯本就更為少見。他認為,這表明“海外對中國文學的想象還停頓在某一代作家和某些題材上”。

        對此,許多中國作家亦有同感。他們覺得,國外讀者過分強調了文學與政治的關系,反而忽略了文學本身。在許多外國讀者眼里,“寫什么”遠比“怎么 寫”重要。中國作家雖然希望有更多外國讀者喜歡自己的作品,但也不愿為此改變創作路數迎合其口味。莫言曾在法蘭克福書展的演講中說:“希望外國讀者能從人 的角度閱讀我們的作品,看看作品中塑造了什么樣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人類情感中的哪些奧秘,刻畫了什么樣的豐富個性,展現了人在歷史生活中什么樣的遭際和命 運。此外,還希望外國讀者能從藝術技巧的角度欣賞中國文學,譬如看看小說的結構,感受我們的象征意味等等。”

        這的確是一個難解的題目,一方面要讓更多人喜歡中國文學,增強中國文學尤其是當代文學在世界的影響力;但另一方面又不能為了適應歐美文學標準, 丟掉中國文學的真正韻味。這一困惑不僅來自中國作家,更多則來自漢學家及翻譯家,他們承擔著向國外出版社推薦、譯介中國文學作品的重要工作。他們中的很多 人,希望中國作協能為此作出更多努力,推薦更多兼具文學性與商業性的文學作品。來自埃及的阿齊茲翻譯的沈從文的《蕭蕭》,曾在2010年的一次書展上成為 最暢銷的阿拉伯語書籍。他覺得,阿語讀者更愛看短篇小說,并且更偏重故事情節。他建議,中國作協能選出一批經得起時間考驗、受到中國評論界和大多數讀者公 認的優秀作品,開列出詳細書目供翻譯家參考。《人民文學》英文版的推出及《中國文學》叢書項目的實施,或許能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新的思路與方式。

        不失真的翻譯

        才能體現漢語敘事風格

        在中國文學“走出去”的過程中,翻譯家承擔著推介、傳播優秀文學作品的重要作用。中國文學要走向世界,翻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翻譯是否該忠 實于原作一直備受爭議,而為了適應本國讀者的閱讀習慣,大規模改編甚至重寫作品的現象也屢見不鮮。比如,莫言的許多作品在翻譯成其他語種時,小說內容、結 構就曾遭遇大幅度修改;劉震云的《手機》在譯成英文時,編輯把第二段挪到前面作為引子;有美國出版社在出版《長恨歌》時,曾動念把第一章全部刪掉……這是 一種無奈之舉,但如此一來,國外讀者就無從體會到真正的漢語敘事風格。

        較為主流的聲音是,譯者最好基本呈現中文原文的風格特點。美國漢學家李莎提出的觀點有一定代表性,她說:“翻譯家也是探索者,在探索其他文化的 過程中尋找與自己文化共同的因素。翻譯應該是一種無形的存在,我們的任務不是填滿文學作品的所有空隙,而是把它們留給讀者去想象。這才能從總體上再現原作 風格,并盡量保留原作的精髓。”只是,這樣就對譯者本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他們必須精通中文,還要具備鑒賞、把握中國文學作品的能力。

        這樣的翻譯家寥寥無幾,亞洲文化圈情況較為樂觀,英語地區也還尚可,最麻煩的是人們通常認為的“小語種”地區。在西班牙某大學的一次博士論文答 辯會上,精通漢語、西語的教授雷愛琳氣憤地發現,學生博士論文引用的西語譯文錯誤百出:“我愛你到死”被簡化為“我愛你”,“總是”被譯成“有時候”,一 些對仗、夸張的修辭被直白地譯出。這些錯誤使得作品發生了本質變化,從而失掉了其本身的特點。這一現象在小語種翻譯中并不少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這些 譯作并非直接從中文翻譯得到,而是從英譯本轉譯而來。這部分翻譯家抱怨,英語世界的讀者至少有機會分辨中文作品的好與壞,而他們的選擇實在少之又少。基于 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翻譯工作機制、培養優秀翻譯人才就十分重要。

        目前,許多出版社也在積極努力,希望在這方面探索出一些切實有效的機制和方法。五洲傳播出版社正在實施一項針對西班牙語地區推廣中國當代作家作 品的項目,總編輯李向平總結以往的實踐經驗提出,“最好確保每一部作品都是從中文直接翻譯成外文,并采取中外翻譯家合作的模式,即中國翻譯家+外國專家審 校,或是外國翻譯家+中國專家審校”。除此,那些有著鮮明個人語言風格的作品,應建立起作者和譯者的溝通渠道,從而讓外國讀者能通過自己的母語體會到中國 作家最準確的思想和表達。這樣的嘗試,或許會在一定程度上讓翻譯更加貼近、忠實于原著。

        “走出去”,對中國文學來說早就不是一個遙遠的夢想。我們的作家、翻譯家、出版家已經走在了踏實前行與及時總結的路上,每一個人都深知文學“走 出去”的必要與艱辛,也愿意付出心血讓更多中國的作家作品為世界所知。只是希望,世界各地的讀者可以閱讀到那些真正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描繪偉大“中國夢”的文學作品,讓更多人可以從其中看到真正的美麗中國。(李曉晨)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