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進一步明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在實現這一宏偉目標的過程中,中國文學事業也應該有自己的發展戰略目標,即建設社會主義文學強國。建設文學強國,需要全國作家的努力,也需要作家協會系統做許多工作。我覺得,中國作協過去有兩項著眼于推動創作的工程是效果顯著的,一項是魯迅文學院自2002年開辦的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到目前舉辦了18屆,近千名一線作家來此深造,這些作家學完了都感到“學與不學不一樣”。今天,掐指數一數首期班的學員,可以發現他們中許多人已成為各地作協或文化部門的領軍人物,“魯一”至“魯十八”學員,無不以曾出身“魯院”而驕傲。這項工程是用于扶持人才的。另一項工程是用于扶持作品的,就是自2004年肇始的重點作品扶持工程,時至今日,把受到工程資助后來獲全國獎項的作品名單拉一下,就可以看出,這項工程確實做了不少好事,成績突出。在文學上落實十八大精神,關鍵是多出好作品,所以應該繼續發揮和強化重點作品扶持工程的作用。
在文學創作中,國家層面的引導作用突出,譬如一個時期以來,主旋律創作蔚為大觀,背后便體現有國家意志,這是觀察中國文學現象的一個視角。引導的具體方式主要有評獎、評論、評選、出版和創作資助等,其中,國家級評獎是最重要的引導,創作資助是對選題的直接引導,重點作品扶持則是創作資助的一種形式。今年,為迎接十八大勝利召開,中國作協重點扶持項目特設了“科學發展,成就輝煌”專題,資助了18個項目,從這些選題上,如徐坤的《金融街》、郭嚴隸的《和春天一起來到映秀》等,可以看出國家特別鼓勵的內容。從其他一些選題上,又可以看出重點扶持的項目是題材寬泛多樣和富于個性的,如霍艷的《圖書館》、何頓的《黃埔四期》等。這樣一個多年來形成的扶持格局,也是對國家文藝政策的一種詮釋。
重點作品扶持既是對作品的支持,也是對作者的支持,既是物質上的支持,也是榮譽上的支持。特別對于一些少數民族作家、邊遠地區作家和已具實力而名氣不足的作家來說,其創作計劃被列入重點作品,對于他們增強創作自信、改善創作環境、更快地成熟成長起來很有好處,有些作家正是經由了這種扶持獲得成功。
當然,這項工程的設計也還需要發展和完善。工程中實際上包含著“重點”和“扶持”兩類內容,現在并未明確區分。依照中國作協領導的思路,以后需要突出“重點中的重點”,也就是說,這項工程要多出力作,囊括本年度全國最重要的創作選題,突出工程的著力點,這是很好的設想。雖然這項工作有難度,但意義非常。實際上,文學創作永遠是以精品力作說事的,數量只是次要的方面。十八大再次提出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在文學方面,這種發展和繁榮的重點也在于出大作家大作品。重點作品扶持工程如何助產大作品或一個時期里最重要的作品,確實是一個值得研究和解決的課題。今天的形勢是,“半部杰作”不少,整部杰作不多,編輯隊伍亟待加強,面臨這一現狀,重點作品扶持應該有所作為。(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