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最好的禮物 ——國博古希臘的藝術與生活展印象
觀眾在觀看古希臘大理石女性頭像浮雕圓盤殘片。新華社發
走進南1、南2展廳,就如同走進了古希臘人的世界——正如展覽的名字一樣,目前正在國家博物館展出的《美的多元——古希臘的藝術與生活》用279件展品讓觀眾了解到,無論是在日常生活還是藝術創作中,美始終是古希臘人的核心主題;在這里,也能讓人深切感受到,美一直都是令人無法抗拒的最好的禮物。
1.尋美,永恒的主題
序廳里,一塊大理石浮雕圓盤的殘片被安置在正中央,格外醒目。浮雕描繪的是一位女性,濃密的頭發束成髻,卷曲地搭在修長的脖頸上。這張優雅的側面像屬于古希臘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她”無言地彰顯著展覽的主旨,帶領觀眾了解古希臘人追尋美的歷程。
在古希臘人心中,生活器具并非只是用具,而是一種展現美的載體。展柜里有件誕生于公元前5300年至公元前4500年的陶罐,罐口畫著黑色的粗條紋,罐腹則布滿用紅色和黑色顏料共同繪制的幾何圖案,靠近底部飾有黑色的曲線。原本平淡無奇的陶罐因為這些花紋變得精致了不少。而那些網格狀的圖案,讓人想到距今4000多年的中國馬家窯文化彩陶中的菱格紋。
在距它不遠處,一只陶壺因其極具想象力的造型令人印象深刻。大約4700年前的工匠用簡單抽象的方式將女性和鳥的特征結合在了一起。壺嘴是長長的鳥喙,與手柄交接處繪了一只“眼睛”,壺頸裝飾著兩串項鏈,壺身上雙乳高聳且被小圓點圍繞。專家說,這是一種具有象征意義的容器。
對生活用具進行裝飾美化的想法,一直延續傳承。距今2500年左右的一只青銅水罐就是最好的證明。這只用于裝水的青銅罐口沿處鑄有兩只獅身人面獸,一位青年男子仰面朝天,頭枕在口沿上,雙手分別抓住兩只獸的一條腿,像是要把兩只獸從口沿處扔出去。他的膝蓋連在罐體上,被兩只公羊和棕櫚葉蓋住。青年因用力而向后彎曲的身軀恰好成為水罐的手柄。如此巧妙的設計,加之精湛的工藝,給予其“巧奪天工”的贊譽實不為過。
2.愛美,不變的天性
在古希臘人心中,女神阿佛洛狄忒是“美”的天花板。展覽中有若干與她相關的雕塑作品,但最具代表性的還是一尊她手持金蘋果的大理石雕像。希臘神話中有一次“最美女神的角逐”,最終阿佛洛狄忒得到了獎品——一顆寫著“獻給最美麗女神”的金蘋果。站在雕像前仰起頭,可見她左手握著一顆蘋果,右手拎著衣服的一角。輕薄的長袍緊貼著女神的身體,布料的起伏巧妙地勾勒出曼妙的身姿。
在希臘神話中,阿佛洛狄忒向人類下達了關于“愛美”的指令,還發明了美容秘訣。于是,古希臘人開始使用美容工具、搭配服飾、佩戴珠寶、打造發型、涂抹香膏,讓自己變美。
展覽用大量珠寶首飾反映了古希臘人對美的追求。一只金質的裝飾品牢牢地“拴住”了記者的腳。細細的金鏈編織成網狀,鏈子的每個交接處都鑲嵌了紅寶石和藍琺瑯。最令人稱奇的是,金網最頂部是一個圓形小帽,上面居然鑄了一個立體的女神頭像。要不是看了說明牌,真難以想象,這件精致的金飾竟然是個發網,可能曾被用來固定女祭司的發髻。
古希臘珠寶制作工藝之精湛絕非虛言。展柜里的一只金頭冠由各種具有古希臘地域特色的渦形花紋編織而成,中央部分裝飾了一個帶翅膀的小男孩形象——愛神厄洛斯,下面還垂著兩組由三根金鏈組成的流蘇,流蘇綴有石榴形狀的墜飾。專家說,這件金冠的主人是一位女士。在生命的盡頭,她帶上了自己心愛的頭冠去往彼岸。展覽還專門在金冠后面設計了一面鏡子,觀眾調整角度,就可以讓金冠“戴”在自己頭上。
展廳里還有幾塊線形文字泥板,通過它們可以得知古希臘人喜歡使用芳香油、香水、香膏,它們可以用于化妝、治療,還會用于一定的儀式。比如有一塊三面都有字的泥板,正面記錄了近3000升莎草、芫荽和堅果的明細。它們是制作香水的原材料,由此可見當時由王室經營的香水工業之繁榮。人們將珍貴的香水、芳香油儲存在形狀各異的精美瓶子之中,有幾只瓶子竟被做成女性穿著涼鞋的腳的樣子。
3.鐫美,卓越的塑造
古希臘人在追隨阿佛洛狄忒美化生活、裝扮自己的同時,也始終沒有停下塑造美的腳步。無論是六七千年前的女祭司石雕小像,還是四五千年前的男性思考者陶俑,都彰顯出當時的人們對美、對生命的追求。
公元前700年的匠人們塑造了一尊青銅勇士雕像,“他”頭戴圓形頭盔,腰系多層圓環構成的腰帶,后背肩帶上懸掛著一面典型的“8”形盾牌。雕像不大,但刻意雕琢強調的頸部和小腿肌肉,充分展現出男性的強健體魄和無畏的戰斗精神。這是他們心目中勇敢的英雄阿喀琉斯。
當然,對于美的塑造并非神祇獨享。在展廳里,記者也看到了一尊大理石庫羅斯雕像。他擁有健碩的軀體,臉上露出神秘的微笑。專家介紹,庫羅斯是公元前7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藝術中最重要的一種雕塑類型,體現了當時貴族階層理想的狀態。庫羅斯要么描繪神祇,要么描繪最具美貌和活力的年輕人,彰顯對青春健美的推崇。對于勇敢的失敗者,他們也不吝褒揚:一座創作于公元前490年至公元前480年的雕像已嚴重受損,僅剩下軀干和右大腿,但其充滿力量的形象仍有巨大的感染力。這是一位落了下風卻仍殊死自衛的勇士,他的身體倒向已經遺失的左腿,同時他盡力將上半身轉向相反的方向,充血膨脹的肌肉強調了四肢伸展的力度,仿佛可以看到這名勇士跪在地上,正舉起右手全力反擊。
一件大理石阿佛洛狄忒頭像很好地詮釋了“美”的具體形象,“她”有著嬌嫩的嘴唇、豐滿的面頰、細長的鳳眼,彎曲卷發環繞光潔的額頭——這是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著名雕刻家普拉克希特列斯眼中的女神。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陳列在展覽尾聲處的大理石男子肖像頭部。這件創作于公元前1世紀的肖像是一位無名人物的真實面孔,額頭和眼角的皺紋,憂郁的表情,寫滿了日常的瑣碎與煩惱。
“美是什么”,這是蘇格拉底的世紀之問。走進《美的多元——古希臘的藝術與生活》展廳,從序廳里的最美女神到尾聲處的無名人物,從無懈可擊的美貌到平凡真實的容顏,觀眾都在這里探尋。無論答案是什么,觀眾皆能感受到,在無盡的求索中,美總是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