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間出發抵達過去和未來 ——與科幻作家寶樹相會
初識寶樹,是我在英國的時候。2020年春天,我和朋友一同組織的“倫敦中國科幻協會”系列讀書會從線下轉移至線上。這本是無奈之舉,卻也讓我們得以超越地域限制,接觸到更廣闊多元的科幻文化。寶樹是最初幾位支持并參加我們活動的作家之一。同年9月,寶樹參加活動,研討主題定為他剛用英語發表不久的小說《燈塔少女》。這是一則關于“時間”和“輪回”的故事,通過融合人類與燈塔水母的基因,故事主人公凌柔柔得以像燈塔水母一樣,在成年時能夠重返年幼的形態,從而在一次次生命循環中實現永生。不過,在重返童年之后,她無法完整保留之前的記憶,只有偶然殘余下來的記憶碎片徘徊在她的頭腦中,時不時制造一些似曾相識的“既視感”。研討中,有朋友問:“寶樹的創作中,‘時間’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元素。那么不同的生命周期會不會讓我們對時間產生不同的認識和感受?”
這是一個頗具哲學意味的命題,北大哲學系出身的寶樹給出了回應。在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的基礎上,寶樹講到,時間不僅是人類存在的維度,更是揭示存在意義的關鍵,正是時間讓我們的選擇、行動和意義成為可能,是我們理解過去、感知現在、面對未來的基礎。“我的故事里經常會探討時間與生命的聯系。但通常我不會直接將‘時間’本身作為出發點,而是寫下了不同生命周期的個體,在同一刻度下,對時間的不同感受。”由此一來,在寶樹的作品中,反復出現的“時間”并非是文本之下的敘事背景,更是推動角色內心沖突和成長的核心元素。
時間即存在,存在即時間——如此海德格爾式的風格在寶樹的作品中展現得更加淋漓盡致,而在他的小說集《時空創生研究所》中最為特別的作品,莫過于《我們的科幻世界》以及《我們的火星人》。在主人公“謝寶舒”眼中,“星光書店”店主身上似乎充滿了秘密,學生時期,他在這里完成了自己的科幻啟蒙。每到周末,“就是我和店主兩個人在里面,一老一少,也不太說話,我低頭讀書,他整理書籍或者在紙上寫寫畫畫(我想是在算賬),卻成了默契的忘年交”。直到多年之后,寶舒才發覺,店主本人便是成名已久,卻在20世紀80年代初飽受非議的科幻作家沈星光,而在他身上,還有著那個年代中國科幻作家的身影,透過字里行間,我們能看到魏雅華、鄭文光、葉永烈……曾經,他們都嘗試用自己的科幻文字,建構起想象中的世界。
隨著小說展開,我們發現沈星光的經歷遠比表面上的“書店店主”更為飽滿、震撼,甚至難以置信。在《我們的科幻世界》中,他發明了“夢之箱”,能夠讓夢想變成現實,而他本人卻在尋夢的過程中,意外身故;或者,其實他的努力早就獲得成功,并且已然抵達某種超越“我們”視域的可能世界。不論如何,對沈星光來說,現實世界無論看上去多么平凡,也只是“浩渺宇宙中的塵埃,是量子之海上的漣漪,是高維空間的局部投影”,而我們對于科幻的執著,并不是逃避現實,而是“對現實中所蘊含著的無限可能的追尋”。
在此基礎上,《我們的火星人》展示了沈星光最為不可思議的一種可能性:他是中國第一位宇航員,甚至曾經登上火星。他發現火星若隱若現的“運河”,便是我們苦苦尋覓的“火星人”。只是,與我們熟悉的生命形式不同,火星并不存在某個“個體”,遠古時期的火星微生物相互滲透、融合,形成遍布整個星球的共生網絡,“它們時而是一,時而是多,以星球的規模感受著,思索著,爭論著,變革著”,對火星生命來說,時間從來不是線性的,它們的“存在”也并非是通向死亡的單項維度,在這張包容萬象的共生網絡之上,無所謂開始,也無所謂終結,無所謂自我,也無所謂他者。
在另一篇小說《少女與薛定諤之貓》中,寶樹曾提出,在科幻世界內在的無數可能性中,“擁有‘自我’的人類總是要確定自己,總會落入某種可能性,所以只能居住在其中一個世界里”,并且拒絕其他的可能。這正是德勒茲批評的“一”之于“多”的霸權,是“塊莖”結構試圖顛覆的對象。對于沒有主體的貓,還有沈星光碰到的火星人,生命得以擺脫線性時間以及進步主義的限制,“進入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卻又擁抱一切的場域”,為后人文主義的文學解讀提供新的進路和視野。
更為重要的是,寶樹的這些作品緊密融合了科幻文學的政治維度。在《我們的火星人》最后,沈星光的肉體在火星上迎來了終結,但他的意識卻與火星生命融為一體:“它們以遠遠超過人類電子計算機億萬倍的效率工作著,在我咽下最后一口氣之前,我已經被它們所研究、分析、復制、上載了,進入了它們的世界。”從當代左翼政治批評的角度出發,這樣的“上載”遠不僅僅是虛無縹緲的科幻想象,更是數字時代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的現實。2022年,學術期刊《批評探究》發布一期特刊,正式將“剩余數據”納入人文與社會科學的研究視域。在本期特刊的特約編輯看來,目前社會正在發生一場由“大數據”到“剩余數據”的深刻轉變,數據不再僅僅是“真實”世界的抽象概念,同時也是具備描述性和物質性的具象“行動者”,需要我們在認識論、本體論,以及政治經濟學等多個層面予以重新定義。而這些行動者展現的“數字能動性”,不再以“人”為主導,在沈星光與火星生命融合的過程中,他拋棄了身體,同時也拋棄了“我”,也拋棄了作為現象學中意向性出發點的“人類主體”,也只有如此,他才能夠窺探“剩余數據”中蘊含的無限奧義,才能在“無盡智慧的大海中”汲取養分。
無獨有偶,小說《鏡中記》同樣探討了數據對于“人”的僭越。故事中,主人公許文發明了一種“三維亞原子照相機”,快門記錄下的不僅僅是光學圖像,還有一切事物的信息,包括每一顆原子的位置,每一個最小的細節。如此一來,我們便可以看到被攝者的“每個毛孔,毛孔中的毛囊,毛囊中的每個細胞,細胞里的每個DNA螺旋,每個 DNA堿基對之間的分子電磁結構,乃至每個原子內部的構造”。好奇心驅使下,許文和同伴拍下了他們自己的照片,卻驚恐地發現,他們的拍攝行為構建起一個無限循環的拓撲結構,他們自己變成了自己的鏡像。頗具黑色幽默感的是,身處“最上層”的許文通過調整每一層結構中時間運行速度,可以強迫自己的副本在數秒鐘之內完成博士論文,構成一種另類的“數字壓迫”,而這在當代一些學者眼中,恰恰是正在發生的現實。
2019年,哈佛大學教授肖莎娜·祖博夫發表了《監控資本主義》。她發現大型互聯網公司智能設備、社交媒體和其他數字平臺收集用戶的行為數據,然后將這些數據轉化為商品,在此過程中,監控資本主義剝奪了人類對自己數據的自主權,使個人失去了對其行為和決策過程的掌控。隨著數據收集的擴大,監控資本主義逐步轉向控制個人行為,而生命政治的對象也從“人”轉向由數據建構的“畫像”。
一直以來,我都在嘗試用“換生靈”來詮釋這種面向數字世界的本體論轉向。在西歐與北歐的民俗故事中,換生靈誕生于人類社群之外,它們生性粗鄙,長相丑陋,卻時常綁架人類嬰孩和少女,與他們交換靈魂,并模仿人類生活習俗和文化范式,融入人類社會。這是一種替換、占據與延續的過程,同時也是“剩余數據”時代每個人需要面對的《鏡中記》,一切創造、新奇和幻夢,在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中,都化作弗雷德里克·詹姆遜眼中的拼貼和戲仿,成為與時間性割裂開來的歷史碎片。在其他幾篇小說《成都往事》《與龍同穴》《時光的祝福》與《時間線定制機》中,寶樹也都從時間出發,記錄本應發生的過去,考古尚未抵達的未來,這才是我們在科幻文學中找到的意義。
(作者系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講師,中國科幻研究中心“起航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