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中國兒童文學語言的特質 ——訪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吳翔宇
9月2日,《初語的風景:語言變遷與中國兒童文學的現代演進研究》正式出版。該書是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語言變遷與中國兒童文學的現代演進研究”的重要成果,主要以語言變遷與中國兒童文學的現代演進為議題,通過文學語言變遷,統(tǒng)攝中國兒童文學發(fā)展過程諸多本源性議題,既回到歷史,又跳出歷史,將兒童文學術語、概念、范疇、語言表達方式的變遷與現代中國社會文化/權利的轉換結合起來,以此來觀照中國兒童文學的演進之路。為深入了解該項成果是如何從語言形式、藝術審美的角度思考“講述中國故事”,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中國性”與“民族性”實踐,為當下的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與批評、生產與消費提供重要的理論資源,記者拜訪了該書作者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吳翔宇。
《初語的風景:語言變遷與中國兒童文學的現代演進研究》書影 受訪者供圖
了解中國兒童文學語言的精神質地
中國社會科學網:請問您研究中國兒童文學語言是基于怎樣的契機和考慮?
吳翔宇:文學語言是成人文學語言和兒童文學語言的總和。在很長的時間里,兒童文學被誤解為“小兒科”,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相關的文學語言研究也因此忽略或貶抑兒童文學的語言研究。事實上,兒童文學語言非常重要,它對于母語習得和語言現代化等方面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正是如此,我從兒童文學概念入手,重審了中國兒童文學語言的本質、構成、特性等問題,并將這一語言形式與百年中國社會思想文化變遷聯系起來,建構起本書的基本構架。借助一系列的兒童文學語言構造、形態(tài)、品格的解析,破解了學界存在的諸多學理偏狹和思維誤區(qū),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其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資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從語言的角度看,請問兒童文學與成人文學最為突出的區(qū)別是什么?
吳翔宇:在語言層面,兒童文學和成人文學并不是絕對不同的,兩者有共同性,如準確表達文意,傳達作家的情感、觀念和價值。但兩者的本質區(qū)別需要從概念的界定著眼。兒童文學的作者是成人作家,讀者是兒童。兒童與成人的分立使得兒童文學演化為“兩代人”語言的轉換和表達。在這種結構中,成人要轉換自己的語言,就必須藝術性地處理自己的語言,考慮兒童讀者的語言接受水平。應該說,這種轉換不是機械性的“俯就”,也不是僵化的“仿作”,而是一種代際間的話語溝通和商榷。與成人文學不同,兒童文學考慮“誰的語言”和“向誰表述語言”這兩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它背后牽引著“為兒童”或“為成人”的兩歧指向。
中國社會科學網:怎樣理解中國兒童文學語言的精神質地?
吳翔宇:受新文學的整體推動,中國兒童文學語言具有現代性的特質,它表述著“新人”的新思想。在現代性的語境下,兒童是一個現代概念和知識,它是新人的隱喻。語言不僅是工具,而且是思想本體,沒有外在于思想的語言。中國兒童文學語言研究應置于新文學語言運動的譜系中梳理,那種武斷地將兒童文學語言從中國新文學母體中脫逸出來的做法,是不科學的?;诓煌牧龊涂剂?,兒童文學曾被視為“淺語”的藝術。“淺語文學”是佩里·諾德曼所說的“聰明的方式”,是考量一個作家藝術稟賦的試金石??梢哉f,“淺語”不是沒有思想的語言,在淺易的表象后隱含著開放的、闊大的想象空間。對于成人作家和兒童讀者來說,如何寫出和讀懂“淺語”是非常重要的。
當前中國兒童文學語言研究呈現研究新動態(tài)
中國社會科學網:當前中國兒童文學語言研究呈現怎樣的學術動態(tài)?
吳翔宇:在返歸中國兒童文學概念本體后,學界從“中國”“兒童”和“文學”的語法關系中追索其語言問題。當前學界研究的動向主要集中在如下三個層面:一是從兒童性優(yōu)先于文學性的角度反思語言體系的結構性困境。二是從兒童與成人的對話結構出發(fā)探究語言形態(tài)的限制與張力。三是從翻譯的角度出發(fā)考察中外兒童文學的跨語際交流。
中國社會科學網:從語言的角度考察中國兒童文學現代演進的價值何在?
吳翔宇:這種研究不僅是形式研究,更是思想研究。它價值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一是有助于將外部研究(體制考察)與內部研究(精神闡釋)結合起來,在語言變遷和中國兒童文學演進的“同構”框架內深入把握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發(fā)生發(fā)展的“綜合性力量”;二是有助于從語言工具性和語言思想本體兩個層次系統(tǒng)梳理其與中國兒童文學現代發(fā)展的內在邏輯關聯,揭示中國兒童文學的語言特質,以此來探討其詩性品質,進而從語言的“微觀研究”和兒童文學走向的“宏觀研究”融合起來,以凸顯中國兒童文學的現代質地;三是有助于通過文學語言統(tǒng)攝中國兒童文學發(fā)展過程諸多本源性的議題,既回到歷史,又跳出歷史。從語言形式、藝術的角度思考“如何講述中國故事”,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中國性”與“民族性”實踐,為當下的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與批評、生產與消費提供理論資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兒童文學語言研究今后發(fā)展的方向在哪里?
吳翔宇:中國兒童文學語言研究一方面要深植于“兒童文學”本體結構中,又要思考特定歷史語境對于語言的塑形作用,同時思考語言對于語境的反作用。在百年中國動態(tài)語境下,要立足中國兒童文學與現當代文學同向發(fā)展的結構,從兩者一體化的關系中確立中國兒童文學語言的主體性。今后的相關研究應關注學科化、學術化等前沿問題,在“說什么”和“怎么說”等層面探究中國兒童文學的語言形象,為推動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建構提供兒童文學的獨特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