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森:在偉大改革實踐中激蕩文學澎湃力量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重大戰略部署,是奮進新征程的莊嚴宣示,也是奪取新勝利的有力動員,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光輝道路。全會《決定》將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納入“七個聚焦”,對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作出全面系統部署,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強大動力。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是中國作協的重大政治責任,我們要引導文學界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上勇擔使命、共鑄輝煌。
中國式現代化賦予文學新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本身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文明的高度來理解和把握中國式現代化,深刻把握文化建設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作用,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充分激發文化創造力,不斷豐富“第二個結合”所造就的新的文化生命體,為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提供豐厚的思想文化土壤。
堅持正確方向,不斷鞏固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遠,就必須有自己的主體性。文化主體性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有了文化主體性,中華民族才有精神上的獨立自主。回望歷史,中華文明歷經數千年而綿延不絕、屢遭憂患卻高峰迭起,這是人類文明的奇跡,是我們自信的底氣,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奠定了宏闊的歷史縱深和堅實的文化根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守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堅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使我們的文化具有自我發展、回應挑戰、開創新局的強大主體性和旺盛活力。毫不動搖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堅持以“兩個結合”為根本遵循,道不變、志不改,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必須有強烈的理論自信和理論自覺,深入總結提煉黨和人民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偉大實踐,形成彪炳史冊、激勵未來、影響全球的價值觀念,把實踐中獲得的有效經驗及時凝結為具有普遍意義、引領作用的價值觀念,形成深厚的、具有時代標識的文化積淀。高度重視文學的作用,把文學置于幾千年中國文學傳統、置于百年來現當代文學發展歷程、置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中,引領廣大作家堅定文化自信、擔當文化使命、堅持守正創新,創造與新時代相匹配的文學氣象,推動中華文明重煥榮光。
堅持高質量發展,鑄造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全會《決定》著眼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將高質量發展要求全方位貫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個領域。新時代文學是書寫中華民族新史詩、凝聚偉大復興精神力量的文學。實現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是時代和人民的要求。近年來,中國作協立足“中國式現代化”高度,把高質量發展要求貫穿文學組織、創作、出版、傳播、研究等各個環節,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強作協組織自身建設,創新文學工作路徑方法,把出成果與出人才相結合、抓作品和抓環境相貫通,團結引領廣大作家熱忱描繪新征程波瀾壯闊的時代景象,推出一批扎根中國大地、聚焦偉大實踐的時代精品,組織一系列服務大局、富有魅力的文學活動,努力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不斷夯實文化強國之基。
堅守人民立場,創造更加豐富美好的文學生活。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改革的力量之源、成功之基。全會《決定》通篇貫穿著鮮明的人民立場,堅持將服務人民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價值取向。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是人民不斷追求和創造美好生活的過程。精神生活的豐富充實、精神境界的不斷提高,人民的主體性和創造性的充分激發,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中國作協深入思考新時代文學的人民性如何獲得更加生動、豐富、具體的呈現,推出“做人民的學生”系列活動,號召廣大作家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為長期的自覺行動,學習人民的偉大實踐,學習人民的奮斗精神,學習人民的藝術表達。誠懇向人民取經,通過深入企業、鄉村、學校等各行各業的生產生活一線進行調研,獲取寶貴的創作素材和藝術靈感;通過培養扶持來自快遞、礦業、家政等生產勞動第一線的寫作者,激發人民群眾中蘊藏的蓬勃旺盛的文學創作潛力,形成了新的文學增長點。自覺邀請人民閱卷,通過拓展文學報刊圖書的發行渠道,尋找、重塑文學與人民更廣泛、更深切的精神聯系和情感共鳴;通過促進優質資源整合、提升文學公共服務,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新時代文學邁向更高境界
全會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立足我國新的歷史方位,立足中國式現代化愿景的實現,對未來一個時期的改革任務和重大舉措進行系統部署,召喚創新創造、鼓勵擔當奮斗,必將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推動新時代文學邁向更高境界。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新時代文學提供寶貴歷史機遇。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在鼓舞人民斗志、引領社會風尚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徐遲的《哥德巴赫猜想》、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張潔的《沉重的翅膀》、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等一大批優秀文學作品,感應著時代的大變動,敏銳捕捉新鮮的社會生活,頌揚了拼搏奮進、敢為人先的時代精神,激勵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積極投身改革洪流,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社會影響。近年來,根據《人世間》《繁花》《大江大河》《我的阿勒泰》等文學作品改編的電視劇屢創收視熱潮,成為“現象級”文化熱點,彰顯了改革奮進精神的當代價值。這些優秀文學作品熔鑄在改革開放偉大歷史實踐之中,承載著鮮明的時代精神,是時代的聲音,是一代人的奮斗史、心靈史。偉大實踐召喚偉大文藝作品,偉大文藝作品輝映偉大時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新的起點上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以創新驅動引領改革向更深層次挺進,必將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是一個正在發生著滄海桑田偉大變革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文學巨人的時代,它召喚著與之相匹配的時代經典,也必將迎來恩格斯所說的“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作家的心靈最為敏感,作家的目光最為敏銳。蓬勃向上、浩蕩前行的時代生活為文學創作提供了新的題材、新的靈感,不斷更新文學的表達方式、拓展文學的邊界。我們要以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洞察時代之變、把握時代機遇,找到文學傳統與現代生活的連接點,緊扣時代之需,努力形成文學創新發展的氛圍和環境,使文學事業蓬勃發展、活力奔涌。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新時代文學志存高遠。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辟廣闊前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這是文學事業新的歷史方位和時代使命。作為強國建設的重要力量,文學必須更為迫切、更為主動地融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進程。這就需要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樹立大時代觀、大歷史觀,與偉大的時代一道前進,與偉大的人民共同奮斗,在偉大征程中展開個人的藝術創造,以歷史性、總體性視野深刻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特征,展現中國人民推進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精神風貌,在宏偉藍圖中鑄就閃亮的文學坐標。中國作協從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高度出發,鮮明提出并系統闡釋“新時代文學”的重大意義和目標追求,強調新時代文學是以提高質量為根本,奮力鑄就藝術高峰的文學;是以創新為動力,勇于拓展新空間塑造新形態的文學;是堅定文化自信,光大中國氣派、中國風范的文學;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文學;是參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體現人類關懷的文學;是主動融入現代傳播格局,有力證明文學地位價值尊嚴的文學。為推動新時代文學在理論上不斷豐富、藝術上不斷創新、實踐上不斷突破,中國作協深入研究探索具有新時代特點的重點創作規劃組織模式,組織實施“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聚焦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偉大實踐,引導廣大作家熱忱描繪新時代新征程中國鄉村的巨大變化;組織實施“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引導廣大作家向著人類最先進的方面注目、向著人類精神世界的最深處探尋,整合全國優質出版資源共同推出精品佳作;積極探索文學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的新途徑,助力湖南益陽清溪村打造“文學村莊”,塑造鄉村文化振興新地標,涵養鄉村現代文明新生態,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新時代“山鄉巨變”文學風景。在這個過程中,文學的立意、審美、閱讀都在發生深刻的變化,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目標更為緊密、更為契合。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新時代文學向新而行。創新是改革的精神特質和動力源泉,是文藝的生命。全會《決定》對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作出部署,以改革驅動創新、以創新引領發展,這對作協工作和文學事業的創新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強大動力。我們必須進一步轉變思維、更新觀念,擺脫思維定勢、工作慣性和路徑依賴,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不斷釋放文學潛能、拓展發展空間。中國作協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勇于探索創新,通過舉辦“中國文學盛典”、深化與影視機構和互聯網平臺的合作,加強文學與新媒體、新業態、新技術的交融交匯,努力融入現代傳播格局。積極引導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主動擁抱新變化、研究新規律、樹立新觀念,創造新的文化形態,創新文化發展模式。加強對網絡文學的引導扶持,使網絡文學主流化、精品化進程加快,IP產業鏈條不斷完善,對文化產業的內容支撐作用進一步凸顯,“網文出海”成為中華文化海外傳播更加亮麗的名片。不斷加強與中國科協等部門的合作,深化對云計算、AI創作、數字閱讀等新質生產力要素的研究,推動科幻文學創作和相關產業發展,為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作出積極貢獻。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新時代文學胸懷天下。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只有堅持胸懷天下、秉持開放包容、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才能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文學是一種世界性語言,天然地具有促進交流、增進感情、實現“美美與共”的作用。中國作協不斷加強對外交流機制化建設,積極開展文學領域各項合作,努力推動中國文學的海外傳播,以文載道、以文傳聲、以文化人,為營造良好國際環境貢獻力量。全會剛剛閉幕,我們即在杭州和北京舉辦了“首屆國際青春詩會——金磚國家專場”,邀請來自金磚十國的70多位詩人圍繞詩歌創作進行深入交流。中外詩人通過學術對話、詩歌分享、文化采訪、座談交流等方式,彼此聆聽、唱和應答,結下深厚友誼,筑起文明交流互鑒、文化交融互動的人文之橋。詩會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引起海外網友的熱烈響應。詩會的成功舉辦彰顯出中國文化的自信和開放,為增進各國人民的相互理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了獨特貢獻。我們堅信,隨著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中國文學必將擁有更開闊的國際視野、站上更精彩的世界舞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明,推動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億萬人民共同的事業,是一個持續向前推進的過程。在中國這樣一個14億多人口的國家推進改革,需要集聚最廣泛的力量、形成最強大的合力。我們要充分發揮文學反映人民呼聲、提振發展信心的獨特優勢,創造良好文化生態,激發社會創新活力,凝聚強大改革合力,形成全國各族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時代氛圍,共同創造嶄新的“人間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