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餅香
中秋佳節,品餅賞月。月餅寓意深厚,又稱月團、團圓餅等。
月餅是古人中秋拜祭月神的供品,作為節日食品,始于唐代。唐初,大將軍李靖率軍出征,于農歷八月十五凱旋回朝,唐太宗為他設宴慶功。一位商人獻上家鄉的特產——胡餅,以示慶賀。望著圓圓的胡餅,唐太宗高興地說:“應將胡餅邀蟾蜍。”
宋代,中秋節熱鬧非凡,民眾甚至通宵賞月。據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絲篁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云外。閭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于通曉。”在節慶美食方面,當時尚無月餅之稱,除了吃螃蟹和時令水果外,皇家喜食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其品種已有桂餅、五福餅等。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宋代吳自牧在《夢粱錄》中寫道:“且如蒸作面行賣四色饅頭、細餡大包子,賣米薄皮春繭、生餡饅頭、餣子、笑靨兒、金銀炙焦牡丹餅、雜色煎花饅頭、棗箍荷葉餅、芙蓉餅、菊花餅、月餅、梅花餅、開爐餅……”同一時期,周密的《武林舊事》當中,也有“月餅”一詞,屬于一種“四時皆有”的市井點心,與荷葉餅、大包子與羊肉饅頭,被歸為“蒸食”之列。
到了元末,天災人禍,百姓流離失所、饑寒交迫,民眾紛紛起義。朱元璋聯合各路人馬,準備起義。當時管制較嚴,傳遞消息十分困難。劉伯溫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圓餅,在中秋節前走親訪友、饋贈禮品時傳遞消息,通知中秋之夜起義響應。各路義軍一呼百應,呈星火燎原之勢。明朝建立后的第一個中秋節,朱元璋下令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用以傳遞消息的圓餅取名為“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中秋節吃月餅,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目前,能查到有關“中秋節吃月餅”的文字記載,是明朝及以后的史籍。1593年的《宛署雜記》記載:“八月饋月餅: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市肆至以果為餡,巧名異狀,有一餅值數百錢者。”1635年的《帝京景物略》也顯示:“家設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可見,月餅寓意團圓,應始于明朝。
清代,中秋吃月餅成為宮廷和民間的普遍習俗,并在質量、品種上都有新發展。《燕京歲時記》記載:“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至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蟾兔之形。有祭畢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謂之團圓餅。”顧祿所著《清嘉錄》寫道:“人家饋貽月餅為中秋節物。十五夜,則偕瓜果以供祭月筵前。祁啟萼《月餅》詩云:‘中秋節物未為低,火熯羅羅出釜齊。一樣餅師新制得,佳名先向月中題。’”
清代乾清宮內供月御案陳列的“月餅山”,從下至上,月餅由大漸小,墊底的直徑尺余,頂上的小月餅則只有兩寸許,名曰“桃頂月餅”。可見當時月餅花色品種之豐富,制作工藝各有特色,形成了各種不同風味的月餅。
吃月餅,還產生了許多地方民俗。比如江南的“卜狀元”,把月餅切成大中小三塊,疊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為狀元;中等的放在中間,為榜眼;最小的放在上面,為探花。隨后,全家人擲骰子,誰的數碼最多,即為狀元,吃大塊,依次為榜眼、探花,以游戲為樂。
近現代,月餅與各地飲食習俗相互融合,風味越來越多,逐漸發展出廣式、京式、蘇式、潮式、滇式等種類,被全國各地的人們所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