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美是轉彎
秦嶺和合南北,澤被天下。陜西人習慣把秦嶺以南的地方,叫陜南,那里的風土人情頗有川湘意味。安康,是陜南地區的一顆明珠,“長得最像四川、湖南”,是一座“南腔北調”的城市。
此次,我是經朋友阿敏介紹,從西安來安康采風的,目的地是距離安康市兩個小時車程的漢陰縣。那里有明清時期的1.2萬畝古梯田。
秦嶺以北地區,多是旱地,那里的農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幾乎沒有水田。在做采風功課時,我盯著一張張梯田照片,感嘆著這“魚鱗”一樣會忽閃忽閃的大面積田地,就像是大地的曲線。
囫圇睡了覺,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向著漢陰出發了。阿敏執意要陪著我們去漢陰。她在安康地區做了20多年的基層民警,這片土地上的每一片褶皺,她都如數家珍,熱情地說要完成采訪,非得她“出馬”。
就這樣,一行人便向漢陰而去。
鳳堰古梯田,并不在漢陰城內,我們沿著省道足足開了兩個小時的車,終于到達海拔2000米的鳳凰山山頂。
舉目遠眺,麥野阡陌,水田相連,山嶺溝坡,成片成片粼粼波光,把青山、白云和藍天都傾倒在里面了。
像破碎的鏡面,像巨大的霓裳與珠衣。
時值插秧季節。高低錯落的梯田里,活躍著農民們的身影。站在山頂遠眺,人影星星點點,和綠水青山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
“你們明年三四月間再來,那時候,梯田的油菜花會開,都是一格一格黃澄澄的,好看得很。”阿敏操著當地方言滿懷熱情地向我們說著。
其實,來之前,我翻閱過大量梯田的四時照片。
我看到初春時,形狀各異的大小梯田還沒有蘇醒,只盛滿清泉,陽光招搖得明光閃閃的,春風拂過,波光粼粼,似乎整座鳳凰山都動了起來。
三四月間,油菜花次第開放,荷花、秧苗交相輝映,一塊塊綠的、黃的“毯子”,鋪滿了鳳凰山,像披著彩衣的仙子。夏末秋初,稻谷成熟,放眼望去,一片金黃。
此時正值六月,山田間的水稻剛剛伸展開了腰肢,一束束排列開來,傲挺挺得像不屈的小將。青綠色的田地和大地本來的土黃色、周圍的村莊、遠方的青山相映成趣,橫豎交錯,織成了不知哪位仙子的百褶裙衣。
這里的地理形態被稱為“八山一水一分田”,這些隨山就勢開墾的梯田,雖然經過百年風云,土地依然肥沃,依然是后世兒孫們最重要的糧食來源。
此時的梯田還未到蔥蘢時分,但只這水光山色,已足以讓我欣喜。梯田的最高處,覆蓋著茂密的森林,那里是梯田的“泉眼”之處,全靠森林雨水給這些梯田蓄水。遠處古樸的村莊或散或聚,一團團點綴其間,間或升起的裊裊炊煙讓這山間小村更加靈動起來。
我迫不及待地下山去,沿著田埂與水田相擁,此時,我也是這畫中人了。一行行秧苗整齊排列,綠油油的稻苗奮發向上,舒展身姿,長勢喜人,微風拂過,此起彼伏,滿目翠綠。隨處可見農民們挽起袖子、卷起褲腿,有的在運苗,有的低著頭、弓著腰,將嫩綠的秧苗插至田間,為農田“換新衣”,披上新“綠裝”。
“草帽子兒樓上樓/ 狂風吹到河里頭/ 你要沉來沉下底/你要流來你就流/你莫給奴家丟想頭……”
隱隱約約的歌聲傳來,我聽不太懂安康方言,只大概搞明白了這幾句,簡單的曲調卻是朗朗上口,我跟著哼哼起來。下山風沖下來,一個猛子,掀起我的草帽。
“這邊這邊,全是我們吳家人在清朝乾隆年間開墾的。從湖南過來的。”如今的吳家第20代孫,向導吳明老先生也已年近古稀,但到底漢江水養人,我沒有在他臉上找到過多的歲月痕跡。老爺子中氣十足,走在這緩坡上,臉不紅、氣不喘。
據考證,鳳堰古梯田是清朝中葉由湖南長沙府善化縣吳氏家族移居當地后,以吳氏族人為主修建的,距今已有250多年的歷史,是目前秦巴山區考古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梯田,是中國移民文化與農耕文化相融合的產物,是山區農業知識技術體系的集成地,是中國農耕文明的“活化石”,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范。
據吳老講,明清年間,除了吳氏,還有鄢、藍、劉、石、張、李、王、屠、馮等姓氏也先后從外地遷入漢陰境內的漢江兩岸,開山墾荒,前后一百余年,把山坡開墾成層層疊疊、旱澇保收的稻田。
“這兒是吳家的,那兒是張家的,這個還是你們西安人在清末過來修的……”吳老指著一片一片的水田,興致勃勃地講著。
從講述中我們得知,鳳堰古梯田主要利用鳳凰山溪進行自流灌溉,再加上當地人開挖的溝渠與堰塘,接住了從高山森林自上而下的水流與滲出的泉水,豐沛的自然水源使得梯田內部溝渠縱橫,灌溉系統完備。人們在建設、改造和利用梯田時,充分尊重自然規律:山頂原始森林涵養水源,塘、窖蓄水沉沙,田間采用自流方式調配水資源。“田、渠、塘、溪”組成的灌溉體系,與“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建設理念完美契合,是因地制宜的低影響開發方式。
我越行走,越覺得梯田隱蔽而科學的灌溉系統令人嘆為觀止: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每一處梯田,都有一個進水口,一個出水口,只要灌溉滿了,水自動流到下一層……同時,還有大大小小40余處堰塘,用于儲水,以備天旱。
一陣夏風吹過,似是給我們翻開了歷史的書頁。
人類文明,沿河而生。漢水之南,雖有充沛的陽光雨露,卻并非歷史一開始就劃定的“樂園”。
梯田,讓移民而來的老吳家人打了一場漂亮的逆襲仗,留下了一段流傳至今的“創業史”。梯田邊上的吳家花屋,正是移民后的第三代吳敦伍修建的。據說,當年因地處深山僻壤,周圍建筑房屋多為茅蘆草舍,而吳家的府邸青磚灰瓦、雕梁畫棟、樓閣亭榭、青山作屏、花草相映,甚是好看,大家便把它叫做“吳家花屋”,并一直沿用至今。
漢江東去,不知帶走了多少治亂更迭的王朝遺夢,留青山斜照,曖曖人煙。在中國歷史上五次大規模人口遷徙中,遷徙漢陰的外地后裔占總人口十之八九。
今天,當我們行走于交通阡陌,似乎仍能聞到先民燒山墾荒的煙味。
“哞——”一陣低沉粗獷的牛叫聲,把我從遙遠的回憶里拉了出來,循聲望去,一頭油光水滑的老黃牛在一處農舍邊吃草,竟還有一頭小牛依偎在旁。
走在田埂上,有人閑散地放著黃牛,有人唱起了歌謠,阿敏兩歲的兒子虎虎一路小跑追著路邊一只柯基犬把我們甩開,又在不遠處停留下來等待。
阿敏一路上,都在刷新著自己的驚喜程度。
離開漢陰的時候,阿敏才吐露,自己平時工作忙碌,疏于對孩子陪伴。這半年來,阿敏把注意力轉向虎虎,每逢周末就帶他去親近自然,但效果并不明顯。
這次到了梯田,追著風,追著狗,追著蝶,追著他喜歡的,虎虎終于開口了,會和大家互動了,更學會了等待。
阿敏的激動,可想而知。
我鼓勵她:“你就當虎虎的成長,是因為多轉了幾道彎,所以遲了一些,人生不就貴在轉彎嗎?”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如逆旅,我們都是行人。即便水窮處,不是還有云起時嗎?
漢陰無疑是柔美的,比如那霧里花溪、雨中小筑;但也是堅毅的,樹挪死,人挪活!吳老說,梯田之美,在于它修建時是按照鳳凰山的等高線,逐級而上。
然我所眼見,覺得正是美在它的“彎”度。
【作者簡介:王潔,作家、編劇。西安市文藝兩新聯合會主席、西安市作家協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