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一介當代學人講座”第六講: 讓大眾了解湯一介令人敬仰的學術人生
今年是中國文化書院創院院長、北京大學哲學系資深教授、《儒藏》工程首席專家兼總編纂湯一介先生逝世十周年。中國文化書院40周年系列活動——“湯一介當代學人講座”第六講9日在北京大學舉辦,讓更多人了解湯一介令人敬仰的學術人生。
在主講環節,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文化書院導師楊立華從中國傳統精神的再覺醒、“內在超越”與中國文明的基本品格、文明的沖突還是文明的和諧、中國解釋學的提出與《儒藏》工程等方面講述了湯一介先生的學術歷程以及在新世紀的哲學思考。
他指出,湯先生思想的基本底蘊是平正的理性精神,而唯物辯證法的系統接受則決定了湯先生的思考方向。湯先生嘗試將傳統及現代思想整合進一個綜合的系統當中,且一直關注體系化哲學的建構,但又未采取體系化哲學的寫作方式:這一方面是因為他抱有對于體系化寫作流弊的顧慮,另一方面還源于湯先生在最后幾年里開始深入思考如何從中國傳統哲學中生發出人類普遍價值的問題,而這又和他創建真正的中國解釋學的探索緊密相關。湯先生的思想是詮釋的、體系化的系統綜合,盡管這一思想的綜合并未完成,卻給后來的思想者指出了明確的方向。
在評議環節,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儒藏》“精華編”執行總編纂李中華進一步梳理了湯先生主要著作及其重大意義。他表示,湯先生把自己的生命融入民族復興、哲學與文化的創造以及《儒藏》的編纂之中,他的學術擔當精神和大我情懷,將同他的哲思和《儒藏》一起在未來閃光。
中國文化書院院長陳越光主持活動,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程樂松教授代表主辦單位致辭,湯一介長女湯丹到會并致辭。講座由中國文化書院與北京大學哲學系、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聯合主辦。
“湯一介當代學人講座”由中國文化書院發起設立,以我國著名學者湯一介先生命名,以“二十世紀中國學人”為講述對象,以“時代、學術、人生”為議題,展示二十世紀學人在時代變遷中追求真理、潛心為學的學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