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中國出版集團好書榜2024年第3期 翻閱歲月典籍 拾遺歷史品趣
      來源:中國出版?zhèn)髅缴虉?#12288;| 沈 西  2024年09月10日08:02

      夏末秋初,陽光日漸柔和,微風吹拂伴著涼爽,大自然特意鋪設了一幅溫馨而寧靜的畫卷。在這樣的季節(jié),放慢腳步,靜心閱讀,無疑是一種心靈的享受。本期中國出版集團好書榜,精選主題出版、人文社科、文學藝術、科技經管、少兒教育五大類共27種好書,在充滿詩意與哲思的時光里,快選擇一本好書,讓心靈在文字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漫步時光長廊 聆聽歷史低語

      歷史的河流中,文化是最璀璨的浪花,閃耀著不滅的光芒。透過承載歲月印記的文字和圖片,能夠清晰聆聽歷史的回響,感受時代的變遷與進步。本期好書中,多種選擇能夠帶我們穿越歷史煙云,探尋那些被時光塵封的故事,從古今映照中收獲心靈啟迪。

      在黨的歷史上,從1937年的十二月會議至1938年的六屆六中全會,是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確立和形成的一個重要時期,《1938,關鍵一年:從十二月會議到六屆六中全會》集中呈現與闡述了這段歷史。而《理想與革命:多重視野下的中國共產黨百年史》不僅從長時段、大格局,更從一瞬間、細微處,呈現了中國共產黨百年成長的歷史圖景。《周恩來主持政務歲月》則用豐富的史料與采訪,全面展現開國總理周恩來后半生,并從側面展現了26年多的中共黨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中發(fā)生的重大事件。

      《康熙的紅票:全球化中的清朝》中,作者孫立天精讀中西文獻,細加論證,在諸如清初歷獄、中西禮儀之爭、雍正禁教等熱點問題上均有原創(chuàng)性見解,并對流傳已久的“閉關鎖國”“朝貢體系”“文明沖突”等提出質疑,呈現一部學術性與通俗性兼具的佳作。《何以華夏:文物上的中華民族》則借文物講述中華民族故事,引導讀者從歷史深處讀懂中國。全書在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浩瀚的長河之中娓娓道來,用一件件洗盡鉛華的文物帶我們領略那段塵封歲月中的吉光片羽。

      《中國考古學編年史》是考古學家王世民遵夏鼐、宿白二先生囑托,于1984年開始構思,歷時40年寫成的。該書完稿于中國考古學百年誕辰之際,以編年的形式,系統梳理中國考古學的發(fā)掘與發(fā)現、事件與人物、研究與成果,填補了中國考古學史研究的空白。考古學百年成就也直觀展示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天人之際:考古美術視野中的山水》中,作者巫鴻教授試圖為中國藝術中最具特色的山水畫傳統找到其最初的起源與發(fā)展脈絡。該書在面上是想對山水藝術產生和早期發(fā)展狀況根據考古資料進行整理,骨子里則是希望往深處挖掘中國山水藝術傳統的根源。《史前史學家柴爾德傳》則是一部全面介紹著名考古學家柴爾德的傳記。該書由點及面,透視時代暗流,既是對柴爾德本人的研究,也是對20世紀上半葉的考古學、歷史學乃至知識界發(fā)展變遷的回顧。

      本期好書中,《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基因》幫助讀者真正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內涵,堅定文化自信。“中國參政黨”叢書對于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開展各民主黨派史學習教育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中國漕運史》填補了中國漕運史研究的空白,是研究漕運與古代政治、軍事、社會制衡、農業(yè)經濟、商業(yè)經濟的通史性論著。歷史的任務之一是教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歷史的思考”,《歷史是擴充心量之學》中,作者認為除了期待歷史幫助我們在特定事情上成功,同時也應強調,讀史如何提升人們整體的心智能力——心量。中軸線凝聚了古都北京近千年歷史發(fā)展的精髓,是北京人文歷史、道德教化、風俗民情乃至社會發(fā)展的一條命脈。《北京中軸線》便是一部全面了解北京中軸線歷史文化及建筑特色的科普性圖書。

      沉浸書海深處 感悟文學魅力

      遨游于浩瀚的文學藝術海洋,我們如同探險者,穿梭于字里行間,品味著人間百態(tài)的酸甜苦辣,感悟生命的真諦。每一部作品,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本期好書中,張煒、李修文、龔曙光等作家作品入選。

      文學故事的創(chuàng)作,讓我們在虛實相間中,感悟人生哲學。《去老萬玉家》是張煒寫給一代青年的答案之書,是一個韌忍和藐視、周旋和看破、決絕和撞碎的青春故事,一部艱難完成的世紀驕子傳奇,一場遲遲到來的男子成人禮。《猛虎下山》中,來自山下煉鋼廠的主人公與山中猛虎從相互較量到融為一體,人性的變異與時代精神互為顯影。真真假假、現實與虛幻的錯雜形成了一個關于我們存在于世的哲學性隱喻。而散文家、詩人趙麗宏也為小讀者帶來全新圖畫書作品《蟲蟲飛》,通過童年“我”與小蟲的各種交往,展示了生命不同的蛻變和成長歷程。

      走近名家大家,亦能從他們的作品及為人處世尋得學習榜樣。“樣范”是湖湘方言里家喻戶曉、隨處可聞的常用詞,除了贊美人樣貌有型有款,更贊揚其為人做事有范有度,堪稱樣板和模范。《樣范》中,作者龔曙光記錄了韓少功、張煒、黃永玉、鍾叔河、殘雪、唐浩明等名家的樣范。書法家、詩人、美術評論家、編輯出版家沈鵬在多個領域均取得卓越成就,《沈鵬詩藝咀華》作者從其1000 余首詩作中精選部分代表性作品細加解讀,便于讀者領略其詩書藝術的瑰美風光。《黑指頭 紅花瓣——田青談藝錄》則是音樂學者田青40年藝術追求的沉淀之作,亦是全面展示中國古典藝術之美的集大成之作。

      此外,《中國社會經濟史》《中國經濟:直面新問題,促進新發(fā)展》關注中國經濟發(fā)展歷程及現狀,《初中語文基礎知識手冊》《哇!奇妙動物園》等為孩子帶去語文、動物等相關知識,《四合院的孩子》則既是個體的生活再現,又是對北京這座城市及傳統文化的共情。

      主題出版(6種)

      《周恩來主持政務歲月》(人民文學出版社)以豐富翔實的史料,客觀深情的筆觸,還原出一位鞠躬盡瘁、一心為民的“人民總理”形象。通過該書,讀者既可深入了解周恩來的思想、實踐、處世方式以及獨特的智慧和魅力,又可從側面對那26年多的中共黨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中發(fā)生的重大事件有更全面的了解。

      《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基因》(中華書局)立足中華文明視角,深入分析了中國式現代化五個方面的特征、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與中國式現代化之間的關系,幫助讀者真正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內涵,堅定文化自信。

      《理想與革命:多重視野下的中國共產黨百年史》(中華書局)不同于一般的通史性著作,該書由專而通,由點及面,從傳統、從現代,從長時段、從一瞬間,從大格局、從細微處,從自身、從他者。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置身于內、又抽身于外,由“事”明“理”,釋“理”曉“勢”,以多重視野呈現中國共產黨百年成長的歷史圖景。

      《1938,關鍵一年:從十二月會議到六屆六中全會》(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該書運用大量會議資料和檔案文獻等一手材料,以及當時中共主要領導人的回憶錄、文集等,結合堅實的理論框架,深入剖析1937年十二月會議至1938年六屆六中全會之間這段關鍵歷史時期,聚焦歷史事件本身,關注中共領導層的決策過程、思想交鋒和策略轉變等,詳細展現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如何確立與形成的過程。

      《改革嬗變: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fā)展的實踐與探索》(研究出版社)該書緊抓新時期新契機,系統總結我國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fā)展的實踐與探索,研判新時期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fā)展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發(fā)展新路徑新舉措,對鞏固提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發(fā)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促進共同富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中國參政黨”叢書(華文出版社)該叢書系華文出版社與中央統戰(zhàn)部一局共同策劃,中央統戰(zhàn)部主要領導擔任編委會主任,各民主黨派中央負責同志擔任編委會副主任,有關部領導擔任主編。叢書全面梳理各民主黨派中央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的歷史,旨在向海內外宣傳我國新型政黨制度,展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優(yōu)勢。

      人文社科(9種)

      《康熙的紅票:全球化中的清朝》(商務印書館)2019年北京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上,出現了一張康熙皇帝1716年發(fā)去歐洲的諭令,內容是尋找他派去羅馬多年而杳無音訊的洋欽差。這份諭令呈朱紅色,歷史上又稱“紅票”。 該書以紅票作為敘事切入點,抽絲剝繭,圍繞清初皇室特別是康熙帝與湯若望、南懷仁為代表的北京傳教士群體之間的互動,抉出了一段中國與西洋深度接觸的往事。

      《史前史學家柴爾德傳》(商務印書館)維爾·戈登·柴爾德是20世紀上半葉最偉大、最多產的史前史學家。該書從柴爾德的家族身世寫起,兼顧其生平、交際、作品及思想,是第一部也是迄今為止最全面的傳記,為讀者立體呈現了這位考古學人獨異而幽深的精神世界。

      《中國考古學編年史》(中華書局)該書系統梳理中國考古學100年來的發(fā)展與成就,兼及現代考古學誕生前的金石學概況,對燦若星斗的中國考古學發(fā)現與研究史實進行編年,資料詳實,敘述嚴謹,檢索方便。

      《何以華夏:文物上的中華民族》(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該書從距今8000年以來中華大地積淀的歷史遺珍中,甄選出國內外約50家博物館的近200件不同類型的代表性文物,從文物視角探尋中華民族歷史淵源,講述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物上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演進故事,再現炎黃子孫相互依存和發(fā)展的過程。

      《天人之際:考古美術視野中的山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作者聚焦以視覺形式表現的“山水”,以年代為序,從戰(zhàn)國、漢代、魏晉南北朝到唐代,通過發(fā)現和整理考古出土的與山水相關的重要圖像,發(fā)掘其蘊含的文化和思想潮流,勾勒“山水”作為中國一個重要藝術傳統從無到有的形成過程。

      《歷史是擴充心量之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該書脫胎于作者在北京大學、東海大學、成功大學等的講座,秉持“從史中求史識”的態(tài)度,強調各種形態(tài)的歷史都可能提供我們意想不到的資糧。古人每每希望在特定的事情上得到前史的啟示,但除了期待歷史幫助我們在特定事情上成功,同時也應強調讀史如何“擴充心量”。

      《人大讀書筆記:偉大創(chuàng)造》(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該書以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尋找適合國情的政治制度模式卻屢遭失敗的慘痛教訓為背景,力圖全景式展現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中國革命勝利,創(chuàng)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艱辛歷程和偉大貢獻。

      《中國漕運史》(世界圖書出版公司)該書立足于國家視角把漕運作為重要的國家事務審視其特性,立足于社會層面關注漕運與社會的方方面面,并嘗試學科交叉的方法,對中國歷史上的漕運情況進行深刻的分析和研究。

      《北京中軸線》(華文出版社)作者李建平長年從事北京歷史文化研究,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北京中軸線”。該書圖文并茂、史料翔實、深入淺出地介紹北京中軸線的歷史發(fā)展、中軸線上的建筑,以及中軸線上的左右對稱文化、神密數字文化、九門宮闕文化等。

      文學藝術(5種)

      《去老萬玉家》(人民文學出版社)該書寫了大變局將臨的19世紀末:從廣州同文館回半島探親的青年舒莞屏,回程突遇風暴,借輪船延誤之期完成恩師重托,前往聲名遠揚的萬玉大營,由此開啟步步驚心之旅。

      《猛虎下山》(人民文學出版社)鎮(zhèn)虎山下的煉鋼廠正在改制轉軌,末位淘汰制像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大廠的光環(huán)黯然逝去,作為爐前工的劉豐收,從前的驕傲與尊嚴碎了一地。時代大變局下,生存成為前所未有的危機……

      《樣范》(人民文學出版社)作者以生動的故事和樸素的筆法回憶了與韓少功、張煒、黃永玉、鍾叔河、唐浩明、殘雪、水運憲、盛和煜等十幾位文壇名家交往的點點滴滴。

      《沈鵬詩藝咀華》(人民美術出版社)筆者從沈鵬先生1000 余首詩作中精選部分代表性的作品細加解讀,對其風格特征作了綜合性論述,力求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言之有據,持之成理,以一斑而窺全豹。

      《黑指頭 紅花瓣:田青談藝錄》(人民音樂出版社)全書以貫通古今、融通中外的宏闊視野,闡發(fā)中國民族民間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及其他藝術門類的文化精髓、價值內涵和審美風范。

      科技經管(2種)

      《中國社會經濟史》(東方出版中心)該書是關于中國社會經濟發(fā)展狀況的通史著作,按照時間順序,較為系統地闡述自先秦至清所施行的社會經濟制度演變歷程。

      《中國經濟:直面新問題,促進新發(fā)展》(中譯出版社)該書是中國經濟50人論壇2023年演講合集,蔡昉、白重恩、姚洋、易綱、王一鳴等一眾專家學者從多角度展開探討。立足當下國情,探討在全球變局與新的國際政治、經濟、人口形勢下,我國推進經濟高質量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和需要突破的理論與實踐問題。

      少兒教育(5種)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手冊》(商務印書館)該書依據最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立足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緊扣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及考點編撰,助于初中學生和語文教師系統、高效地掌握語文知識,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

      “我什么都不想做!——小藍熊情緒管理啟蒙繪本(全4冊)”(現代教育出版社)這是一套幼兒情緒管理啟蒙繪本,旨在通過親子閱讀,幫助孩子了解、接納自己的情緒,同時協助成人捕捉孩子的情緒敏感期,恰到好處地安撫孩子的小情緒,做孩子真正的好朋友。

      《蟲蟲飛》(天天出版社)蝴蝶,蜻蜓,蜜蜂,蟬,七星瓢,金龜子……從這本書里,我們不但看到它們各自展翅飛舞的模樣,而且看到它們從小小的蟲兒長出翅膀的過程。或奇妙、或艱辛、或震撼的蛻變過程,讓孩子們學會豐富的昆蟲知識,也懂得與自然、與萬物相處的方式。

      《哇!奇妙動物園》(現代出版社)北京動物園園長和保育員帶小讀者深度游逛動物園。該套書從繁殖、進食、偽裝防御和社群通訊幾方面引入,講述動物有趣的一生,以及不為人知的一面。

      《四合院的孩子》(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這是一本圖文并茂的回憶錄。時間跨度為1945年至1955年,記錄了一個小男孩眼中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北京四合院的生活情景。凡此大事小情,都真實地再現了那一時期生活的樣貌。文字入情,圖畫皆為作者所畫,富有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