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文學情懷與人生感悟的詩性敘述 ——讀朱家雄《穿過北大校園的漫長青春》
      來源:文藝報 | 譚五昌  2024年09月05日16:32

      “70后”作家朱家雄在其新近出版的散文隨筆集《穿過北大校園的漫長青春》中,不僅再現了作者求學時北大的校風、學風與精神氛圍,也將滄桑厚重的北大歷史娓娓道來,以文學的方式為讀者認識和理解北大提供了可靠的途徑。該書的第一輯“燕園深處的氣象”,集中書寫了進入北大校園講學的許多著名人物,諸如劉半農、傅斯年、汪國真、汪曾祺、魏巍、姚雪垠、謝冕、莫言、西川、陳建功等等。朱家雄不僅著力描寫出身北大或與北大有緣的學者、作家、詩人的動人形象,還追憶了北大學生辯論隊、北大校園十佳歌手大賽、“北大尋夢族”等日常校園生活,將對北大校園的熱愛與贊美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非常難得的是,朱家雄還站在社會歷史進步的高度來觀察北大,書寫了“北大精神”。眾所周知,北大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策源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學術精神最先在北大被宣揚,進而傳播到五湖四海,“北大精神”至此獲得了其核心含義。朱家雄深刻理解了北大歷史與北大的人文血脈,他對“北大精神”十分認同推崇并維護,由此深沉地思考當下逐漸失落的“北大精神”。在《“北大精神”今安在》一文里,朱家雄特別指出“北大精神”不是北大專屬,而應該屬于整個社會,屬于一切中國人乃至全人類,他還提出了當下“北大精神”不斷喪失的時代原因,在如何解決“北大精神”廣泛缺位的社會現實問題上,作者表達了自己的深入思考。可貴的是,朱家雄跳出北大人的身份,置身事外般地對“北大精神”所蘊含的社會價值與存在意義做出了自己的思考與闡述。

      該書共六輯,第三輯“文學寫作的體悟”,第四輯“天馬行空的詩思”,第五輯“真誠用心的閱讀”和第六輯“兩代新銳的奮斗”,均從不同向度與層面,表達與凸顯出“70后”作家朱家雄濃烈的文學情懷。2013年,朱家雄在接受《新華書目報》采訪時曾這樣說過:“文學是我一生追求的夢想”。朱家雄作為“70后”作家,其文學情懷主要體現在他對于文學的關注、熱愛與執著態度上,而這一點又突出表現在作者撰寫文學評論文章,展示其難能可貴的文藝學素養與文學史意識。例如在《語言、感覺與情感》一文里,說到藝術“感覺”,作者認為一個人天生具備敏銳的感覺,并不意味著他就具備捕捉新事物、洞悉其意蘊的能力,必須要閱盡既有的風景,經受不斷的歷練,才能找到新的寫作領域。他還認為“情感”和“生活”是創作者必備的素質,投入情感,傾情之作方顯真誠,但也要懂得節制和控制情感;一切虛構和想象都是“沿著生活的等開線滑翔出去的飛行物”,要讓生活在寫作的底盤起關鍵性作用。此外,朱家雄還梳理了北大與中國新詩的淵源關系;分享了閱讀的藝術與經驗;指出了文學史上作家群命名存在的問題;思考并分析了“70后”與“80后”兩代作家的創作現象,不時亮出真知灼見。不難發現,朱家雄身上濃郁的文學情懷與其扎實的文學理論修養構成了一種美妙的對應關系。

      《穿過北大校園的漫長青春》一書還用了不少篇幅表達作者的人生感悟,書中第二輯“追夢路上的詠嘆”,收入16篇文章,主要借助“追夢”的方式展示了朱家雄的理想精神和信念追求,表達了作者深刻的人生見解與思想感悟。其中,有從歷史反照當下的文章,如《張騫:開創古代絲綢之路的先行者》一文,站在歷史的“絲綢之路”展望新時代“一帶一路”的美好前景。《朱元璋:偉大的反腐皇帝》一文贊揚了朱元璋反腐行為對于人民生活所具有的現實意義,發人深思。《殷墟:三千年后的文明出土》一文則為古老的中華文明發出贊嘆。有的文章從作者自身的生命經驗出發,在日常生活行為與場景的敘述中悟出人生哲學,如《品茶》一文,從喝茶談到了茶文化與茶藝術,《保持距離》一文基于對現代人的生活狀態與心理結構的觀察,作者悟出人際交往中互相尊重、維護彼此心靈獨立的重要性。

      作者的語言敘述很有特點,例如,書的第一輯里,作者在描寫與刻畫人物形象時,他并不因為這些人都是赫赫有名的文藝大家而刻意去修辭、美化,而是以樸實、優美的筆調勾勒人物形象,如作者描寫西川時這樣寫道:“長發、胡子、很粗獷,臉型開闊,目光深遠,雄放而深沉,著裝是一派現代詩人的隨意。”短短幾句,就將西川的詩人風度與氣質由內而外地生動描述出來了。再比如作者這樣描寫汪曾祺對王朔的印象:“與王朔在一起并沒有覺得他是有些人說的那么糟糕,盡管有時說些狂妄的話,年輕時不說什么時候說,狂妄是年輕人的特權!”在這里,朱家雄直接引用汪曾祺先生的話,將汪曾祺幽默風趣的形象以及王朔“憤青作家”的形象描繪得栩栩如生。書中這些敘述性語言,整體上是流暢、簡潔、鮮活、生動的,富有詩性意味。

      總之,《穿過北大校園的漫長青春》結構設計別具一格,思想內容豐富、深刻,是一本值得靜心閱讀與領悟的好書。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