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孫頻: 只要個體與自己的命運相遇,就沒有高下之分 ——在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上的發言
      來源:中國作家網 | 孫頻  2024年09月02日10:39

      來參加青創會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不僅可以見到諸多師長,見到認識十年以上的老朋友們,還能見到很多更年輕的面孔,只有二十多歲才有的朝氣與活力朝我迎面撲來,提醒著我的年齡,卻也感染著我。于是想到自己第一次來參加青創會的時候,也是這般年輕,認識的朋友還很少,每到吃飯時間,便躲在角落里孤零零地吃著自助餐。一晃十多年過去了,不禁感嘆時光流逝之匆匆,而也正是時光的流逝造就了中國文化中最有魅力的部分,那就是化的功能與過程,也正因為這個過程,中國文化中才有了四季的永恒,才有了生生不息,也才有了從古到今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

      我愿意把每一個作家都理解為,他和他的命運相遇了,只要個體與自己的命運相遇,就沒有高下之分。所以,文學賜予我們一種真正的平等,無論你是在一線大城市,還是在十八線小縣城,無論你是在最北面的漠河,還是在大陸最南端,也不管你是專業作家,還是教師、軍人,或是礦工、快遞員,你都擁有一支筆和一份誠懇,你都可以以無法復制的經歷創造出獨屬于自己的文學作品。

      而我對文學的感激還不僅僅因為此,還因為文學帶給我們的深深的寧靜與內心的尊嚴,它的遼闊與深邃讓我們懂得謙卑,懂得仰望與致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莊嚴,它告訴我們在任何一個時代里能夠保有尊嚴和高貴的秘密。還有它無可替代的治愈功能,對靈魂的治愈,對人心的安放,與自我的對話,它讓我們能一直保有一個柔軟而誠懇的部分,并愿意把這個最柔軟最誠懇的部分獻祭給這個世界。從某種程度上說,文學幫我們消融了世俗與夢想的邊界,苦難與幸福的邊界,文明與國家的邊界,甚至消融了生與死的邊界。所以我們總可以在小說中創造形形色色的愛,可以悲憫萬物,可以讓分離不再是分離,讓苦難不再成為苦難。我們也曾在小說中追溯歷史,反思時代,而這個過程,也是一個對自我身份尋找和確立的過程。每一位作家的成長,與自己的作品都是同步的,我們寫出的文字就像我們忠誠的坐騎,馱著我們,緩慢地,艱辛地,在美麗與塵埃里一步一步往前走。

      是的,這么多年里,文學正是這樣陪伴著我,不離不棄。陪伴著我從初出校門走到不惑之年,陪伴著我從北方來到南方,從山林走到海邊。陪伴著我為了寫作,可以克服社交上的笨拙,只希望能真正理解一個平凡人身上的文學光輝。陪伴著我為了寫出船員們的生活,可以一次次地像水手一樣登船出海,也一次次地看到了壯美的海上日出和日落。陪伴著我在大山里采風,無數次遇見山間明月。一次采風途中,我住在一個小山村里,晚上,我一個人走在沒有一絲燈火的山路上,周圍是純粹而安靜的黑暗,走著走著,前面黢黑的山巒之上忽然躍出了一輪金色的月亮,居然是滿月,那么盛大,那么輝煌,足以把天地間的一切照亮,我站在那里久久與它對視著,只這深山里的明月,這無人知曉的輝煌,也值得我為之深深感動。

      我經常想,這么多年里,如果沒有文學陪伴著我,我該有多么孤獨。也是這種陪伴讓我放下所有的恐懼、禁忌、虛榮,放下對名利的渴望,放下不被看到的寂寞,坦然接受一點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它給予我們的,并不僅僅是一種精神上的依靠,更是一種信念,甚至是一種生活方式。每當我被時代裹挾著感到浮躁的時候,又是文學的力量讓我沉靜下來,它告訴我,一切終將過去,每一個個體都是時間當中的一粒塵埃,轉瞬即逝,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在自己有限的時間里,盡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做一點自己真正能做的事情。這是個體向世界的探索,也是朝著自己本性的回歸。

      在我小的時候,唯恐自己的一生庸庸碌碌地度過,而喜歡上文學并開始寫作,也許本身就是出于對平凡的抗爭,因為在小說中,你可以創造出無數種命運,可以讓不同的主人公替你重活一次又一次,就好像,你已經活過了幾生幾世。后來,我逐漸明白,其實自己就是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但文學讓我懂得,過一種平凡而自在的人生,其實也挺好,而你所向往的,所恐懼的,所懷疑的,文學已經補償給你,或者,已經幫你稀釋掉了。它會撫平所有高濃度的情感、艱辛的掙扎和世上所有的苦難,最終把它們化為平靜和慈悲。只要這個文學的世界還存在,我們便不再孤獨,也不再艱辛。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