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路遙小說中的景觀與人》
      來源:中國作家網 | 劉雪萍  2024年08月29日12:09

      《路遙小說中的景觀與人》

      作者:劉雪萍

      出版社: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6月

      ISBN:978-7-5670-3196-8

      內容簡介

      《路遙小說中的景觀與人》一書從空間的角度切入路遙小說文本,在文學地理學、文學景觀的視閾下分析路遙小說,與以往單純站在鄉土的立場上對鄉土的贊美,或站在啟蒙立場上對鄉土的批判,抑或從城鄉二元對立視角將路遙作品理解為“文明與愚昧”的沖突等研究有了不同,為路遙小說研究帶來方法論層面上的啟迪。本書導論部分梳理文學視野中的路遙及其研究現狀并說明研究路徑與方法;前兩章對路遙小說中的高家村、雙水村以及沙漠等鄉土景觀和縣城、黃原城、銅城煤礦以及省城等城市景觀進行解讀;第三章以對路遙小說人物的城鄉流動—農民進城的時代語境的分析為基礎,闡釋城鄉景觀中的典型人物形象,鄉村知識青年、鄉村“能人”、鄉村女性、城市女性等;結語部分圍繞路遙及其作品對當下文學創作的啟示及貢獻展開論述。本書對路遙小說中城鄉景觀的分析,探索和創新的意義較大。

      作者簡介

      劉雪萍,女,1989年1月生于山東臨沂。2019年畢業于上海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2021年入山東省作家協會山東省文學院工作。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家作品研究,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當代文學中的民族記憶研究”(項目編號:12AZD089),主持上海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特別資助項目“上海當代文學創作史實述要·卷一(1949.7-1976.9)”的編撰工作。在《上海文化》《百家評論》《齊魯師范學院學報》《山東文學》《雨花》《中國藝術報》等刊物發表論文數篇。

      目錄

      導論

      一、文學研究視野中的路遙

      二、路徑與方法

      第一章 路遙小說中的鄉土景觀

      第一節 高家村景觀

      一、高家村的鄉村風景

      二、高家村的空間形態

      第二節 雙水村景觀

      一、變化中的雙水村

      二、雙水村的日常生活與節慶儀式

      第三節 沙漠景觀

      一、沙漠風景

      二、沙漠農場

      三、龍王廟

      第二章 路遙小說中的城市景觀

      第一節 縣城景觀

      一、縣城-觀看的對象

      二、縣城內部空間

      第二節 黃原城景觀

      一、車站-賓館

      二、東關大橋頭-建筑工地

      三、私人空間

      第三節 銅城景觀

      一、銅城的空間格局

      二、大牙灣煤礦

      第四節 省城景觀

      一、郊外的“老地方”

      二、省委大院

      三、現代生活空間

      第三章 城鄉景觀中的人

      第一節 小說人物的“城鄉流動”

      一、小說人物“城鄉流動”狀貌

      二、農民流動及其途徑與結局

      第二節 鄉村中的“能人”

      一、高明樓與田福堂

      二、劉立本

      三、孫少安

      第三節 鄉村知識青年

      一、馬建強

      二、高加林

      三、孫少平

      第四節 女性形象

      一、鄉村女性:劉巧珍、劉麗英

      二、城市女性:黃亞萍、賀敏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名家推薦

      路遙小說是有景深和厚度的,也有著不斷闡釋的可能性與創新性。《路遙小說中的景觀與人》一書從時空與人的雙向互動中,探討小說的特性與價值,角度新穎,思維宏闊,分析細致,觀點有啟發性,是路遙研究的一個重要收獲。

      ——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副總編輯王兆勝

      《路遙小說中的景觀與人》是一本視角獨特的路遙研究著作,相信它會以研究方法與角度的創新性而成為路遙研究的新風景!

      ——陜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延安大學教授、《路遙傳》作者厚夫

      劉雪萍博士的著作《路遙小說中的景觀與人》,最打動我的是她在寫作中與作者、與小說人物那種發自內心的共情,她的文字中不僅僅是一個評論者冷靜的敘述,更充滿了一個讀者熱切的分享。更有意思的是,中國人講共情的時候,喜歡用“設身處地”這個詞,而劉雪萍博士的著作,正是從“鄉村”、“縣城”、“省城”等一個個“地”出發,尋找路遙筆下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故事——這真正可謂是“設身”而“處地”啊!這是她寫作中的巧合乎?必然乎?

      ——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教授劉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