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63歲陳沖寫下33萬字《貓魚》,姜文:你能不寫嗎?陳沖:不,我不能不寫
      來源:上觀新聞 | 趙亦婷 施晨露  2024年08月29日09:12

      “我沒有任何天才,我想尋找某一種記憶的模樣。”

      1961年在上海出生的陳沖,是《小花》里的“小花”、《末代皇帝》中的婉容、《紅玫瑰與白玫瑰》中的王嬌蕊、《太陽照常升起》中的林大夫……

      在電影人的身份之外,少為人知的是,陳沖還是一個很早就在文學期刊發表作品的寫作者。今年7月,63歲的陳沖出版了第一部非虛構長篇《貓魚》,總計33萬字,時間跨度超過百年。在書中,她記錄下祖輩、父母、哥哥幾代人的精神歷程,寫下自己如何從上海的老房子走向舊金山,從少女時代的“小花”劇組走向《末代皇帝》《太陽照常升起》,帶領讀者穿梭于她的人生旅程,看見時代,也看見她自己。

      正式出版前,這部作品在《上海文學》雜志以專欄形式連載,并登上“收獲文學榜”長篇非虛構榜。

      8月27日晚,《貓魚》新書首發式請來《太陽照常升起》導演姜文。相識多年的陳沖和姜文,第一次隔著屏幕在抖音直播間聊天。

      兩位老友隔著屏幕聊新書

      “不,我不能不寫”

      “問一下陳沖老師,你好好的,寫一本書干嗎呀?你能不寫嗎?”一開場,姜文就拋出這個問題。

      姜文的突然“正式”,讓陳沖很不習慣。她大笑:“你為什么叫我老師?能不能叫我陳沖?”

      陳沖心目中的姜文是一個天才,她在書中回憶參演《太陽照常升起》時的經歷,寫下一篇《幻想博物館》。姜文說,這是“自己最不敢看的文章”。

      寫作前,陳沖問姜文有什么可分享的資料,刺激一下她的記憶。姜文回:暴雨天到上海去邀請你,我裝模作樣地談著故事……當年的記憶已不清晰,但某些碎片又拼湊起過去的時間。

      陳沖很感謝姜文在片場反復指導她的服裝、動作、臺詞,讓她“成為”林大夫。她也驚嘆于姜文在創作中的勇氣,電影中每個角色的命運都讓她聯想到生與死,“生命——跟愛與死亡一樣,跟日出日落一樣——勢不可擋”。無論是電影還是書寫,敘事或許是人類延緩時間、逃避死亡的為數不多的途徑之一,也是人類永恒的欲望。

      所以,她回答姜文:“不,我不能不寫。”

      陳沖不到20歲時就開始在雜志、報紙上發表作品,如今,她正式寫下《貓魚》,算是對“作家”身份的重拾。她喜歡把寫作時間放在每天早晨,那是一天中最安靜的時候,泡杯茶,取點零食,看著老照片集中注意力地寫一個上午,隔天早上回顧一遍,再做刪改。

      姜文調侃她:“你這是已經達到成熟作家的寫作習慣了。”

      陳沖也不惱:“你認識我幾十年了,你知道我在生活中其實比較羞怯于表達情感。”

      姜文接著問:“你說你寫作的時候可以不知羞恥地來宣泄自己,你覺得那個是你嗎?”

      陳沖笑笑,并沒有直接回答,“年紀越大,就越像自己。年紀輕一點的時候,你有更大的力氣可以抵抗自己。年紀大了,人好像沒有那么大的力氣抵抗自己原來的樣子,或者才發現,沒有那么大的必要去遮掩自己。”

      記憶里的漏網之魚

      談及新書書名,陳沖告訴姜文,“貓魚”在上海話里應寫作“毛魚”,是漏網的小魚,通常沒人吃而被用來喂貓。

      她記得,在食物匱乏的童年,某個冬天,自己的哥哥在菜場買了許多毛魚,但回家時僅剩一條活著。哥哥不忍心煮了這最后一條生命,便把那小魚放在一個碗里,過了一個晚上,碗里的水全都結冰了,魚也像化石一樣被凍在了冰里。“但我還是不想把它喂給貓,就把它放進了馬桶,沒想到冰化了,我回來一看,那魚在馬桶里游著呢!”幾十年過去,陳沖講起這個故事,眼中仍帶著驚喜。

      卑微卻能“死而復生”的“毛魚”給了陳沖靈感。就像如今很多年輕人已對“毛魚”感到陌生,卻能在簡單解釋后知道那是什么,她決定把即將被遺忘卻重要的故事寫下來。

      作家金宇澄是陳沖寫作《貓魚》的重要推手。“金宇澄去了我祖屋,吃飯的時候,租客告訴他:這是陳沖的家。他發照片來問我,我一看,啥都不認識。然后,他發來地址,我說,這確實是我家。”正因這一契機,陳沖向金宇澄回憶起許多鄰居、家族的故事,給他看了自己在祖屋的老照片。金宇澄反復鼓勵陳沖將自己過往遇到的人與事寫下來,于是陳沖寫了第一篇對祖屋的回憶。

      “金宇澄當時說,這就是你的大綱。每一個人,你都可以牽連出50個人,每個碎片,你都可以牽連出10個碎片。它就像一道從窗簾背后照進來的光線,你可以看到屋里的輪廓了。慢慢地,你就會不可阻擋了。”陳沖回憶道。

      看著老照片與資料回憶過去,與記憶碎片共同浮現的還有疏離感,陳沖覺得,自己是在寫另一個人。她感謝這種距離,因為這讓她對過往看得更清晰,寫得更自由,這也是她選擇用第三人稱寫作部分內容的原因。“好像某個外在的靈感,而不是我自己,傳來了某一種精神,超過了我自己。”她一篇篇地寫下去,在某天驚訝地發現每篇散文間竟然存在某種“內在的重復”,原來,潛意識中自我的主題已經出現。

      走過中年,陳沖覺得剩下給自己的時間越來越短,因而更有寫作的緊迫感,“生命中真正能夠愛的人,不那么多。所有在書中描寫的這些人物,我都充滿了一種非常遺憾的、未能表達過的愛。”有了多年表演經歷,她明白,人是矛盾的、不透明的,所以她更要抱著謙遜、好奇的心接受缺陷,在寫作中挖掘自己與他人的豐富性,這是她給自己的坦蕩。

      “我沒有任何天才,我想尋找某一種記憶的模樣。”陳沖說,“一切離我們并不那么遙遠,然而被遺忘的那一切,也就是我所要挽救、挖掘的一切。我要讓它們在書里死而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