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從“被忽略的草”到“隱蔽的土壤” ——關于黃燈《我的二本學生2:去家訪》的討論
      來源:《特區文學》 |   2024年08月26日09:51

      徐威(慢派讀書會指導老師):

      在我的印象中,黃燈老師是可能是唯一一個長時間堅持到學生家去家訪的高校教師,這令人佩服。她把這些豐富的調研與深入思考化成文字,于是就有了這本沉甸甸的《我的二本學生2:去家訪》。四年前,她對于二本學生的觀察讓“二本學生”這個群體仿佛瞬間就闖入了人們的視野里,引發了廣泛關注與激烈討論。四年之后,我們看到黃燈對于當下教育現狀、教育體制的觀察與思索并未停止,而是愈加深入:她的目光順著“二本學生”的身影,走下了講臺,走出了校園,走向了四面八方,走進了一個個“二本學生”背后的家庭。“二本學生”,這是中國高校學生中數量最多但又最被忽略的群體,他們往往是沉默的大多數。“二本學生”,恰恰也是我們,就是我們。因此,在這樣一個寒假,推薦大家一起來閱讀這樣一本與“我們”密切相關的一本書,我想這就更有意思了。二本學生讀“二本學生”,我期待這樣的碰撞與激發。

      莊雅婷:看到一個草和它的土壤

      比起《我的二本學生》中的教育制度和就業的角度,作者在《去家訪》通過探尋學生的家庭和生長環境從而看到大學以外的更完整的學生個體成長軌跡,對于個體發展有了更深遠的探索和原始樸素的生命意識。

      跟隨黃燈的筆觸,我們看到個體成長的家庭脈絡,就像看到平時忽略的一棵草和奮力托舉的隱蔽的地底土壤。原生家庭的影響在《去家訪》中有了更樂觀的評判。文中的家訪讓我們揭開社會數據的麻木,看到了個體生命打破固化評價體系的生命張力。

      《去家訪》中對大量學生早期的生長經歷的描寫讓我們看到了大量二本學生的生活積累下構筑了人生發展下的潛意識,書中的案例敘述了在時代潮流下家庭的脆弱與堅韌,大量鄉村家庭具有的傳統代際孝文化在經濟轉型的沖擊下煥發了新的個體成長力量,同時也像網一樣保護也束縛了個體。原生家庭的起伏經歷和樸素的教育理念對學生個體的挫折與獨特生長力量。在地區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和貧富差距的現狀下,當教育成為家庭的生活守望,而具有家庭教育底色的成長歷程成為個體在與命運賽跑的獨特生命活力。

      鄭晗之:群像的“回答”自有千鈞之力

      《去家訪》延續了前作《我的二本學生》多人物且各成章節的寫法,但更加注重展現二本學生與其家庭、同輩共同建構出的生存圖景。由此構成的非虛構群像“群”而不散,既顯示出“被書寫者”在作者凝視下本應失勢、但仍勃發的原初生命力,又顯示出書中不斷出現的“托舉”二字的能量。

      “托舉”其實并不單指狹義上的、二本學生父母為其進入大學所做的全力扶持,還指向其所在村莊的教育氛圍及與不同路的同伴之對比:鄉村何其廣、學生何其多,緣何是你被“托舉”走進大學、走進廣東F學院?為何是你,而不是他或她?

      作者選擇讓群像們來回答這些問題,以此代替自己的言說。盡管“我通過近距離的觀察發現”、“我后來才知道”等語句的不時出現仍說明了作者的在場,但相較前作而言,《去家訪》削去了“我”的部分揣測與表態,轉而讓語言更多地落回群像本身。這其中有張正敏媽媽對支持正敏學業的堅定、有莫源盛對天才車手表弟的嘆惋、有于魏華對六年級時伙伴突然“走散”的茫然——而這也依次描摹出了家庭向上求索的合力、同輩“分野”帶來的隱形壓力以及學生本人的反思力與行動力,使得“為何是你”的問題得到各自的解答,更使得這“群”而不散的二本學生群像鮮明且鮮活,各自為營但遙遙相望。

      黃曼路:探尋個體的希望

      從《我的二本學生》到《去家訪》,從講臺上的觀察到實地體察,黃燈將人文關懷與理性思考融于筆下,探尋“中國最基本的底色——二本學生”的未來命運。

      在《我的二本學生》中,黃燈以犀利的口吻揭示應試教育的弊端,以自己的一線教學經驗反思現今的大學教育,在黃燈的筆下我們看到了當今教育現狀和青年人的生活狀況,他們的迷茫思考仍籠罩蔓延著,就業狀況與家庭環境密不可分容易令人陷入虛無與迷茫,而這種迷茫在《去家訪》中被真切實際的一戶戶家庭撥開,圍繞著二本學生的出生成長軌跡,我們看到的是每位學生與家庭千絲萬縷的聯結,家庭是支撐二本學生前行的底氣,也是二本學生始終牽掛的棲息地。在家庭中,我們曾是依附于父母的幼童,成長為肩負起重任的房梁。置于社會大環境下,我們是渺小的原子,立足于具體的家庭背景中,我們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獨特個體。

      坦誠直率的張正敏在重男輕女的傳統環境下生長,父親的漠視,親戚的不屑一顧與身為“越南新娘”的母親形成對比,母親是唯一給予正敏支持的親人,承擔著生命風險為女兒開辟一條求學之路。為了章韜的學習,父母擱置了建房的步伐,數十年來棲居于簡陋的茅房。無數家庭的第一位大學生,是在家人堅定的“教育改變命運”的認知和艱苦地努力下供出來的希望。

      在學歷至上的就業環境下,我們無可厚非對自己身為二本學生的未來感到悲哀沮喪。但我們無法忽視了每個人自身的成長軌跡和生命力,每個人都凝聚著某個社會階段的縮影,印刻著一個家庭數代人的觀念,承擔著一份份沉甸甸的責任。學子背后的家庭成長底色就是抵抗機械復制時代的希望。

      房瑩瑩:探尋個體生命力的來源

      黃燈老師的《去家訪》帶我們走進個體成長的隱秘之境,通過聚焦二本學生背后的家庭關系和生活圖景,重新審視這些要素是如何共同建構出一個個“立體而豐富的人”,構成每一個獨特的個體各不相同的人生質地。

      黎章韜像木,結實溫和,守護在家鄉的家人身邊,用自己先進的知識助力木藝宗坊的生意,踏踏實實地傳承著父輩的事業。于魏華像鋼,堅韌不拔,經歷過中考失敗、奶奶去世、高考艱難等磨難后,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具象的要求,生發了獨屬于他的人生智慧。張正敏像水,在生活的困境中如小溪般靈活地蜿蜒著,在越南母親用盡全力挖出的石中縫隙里艱難流動,努力逃離生命的暗礁,奔向心中廣闊的海洋。

      互聯網上幸福、富裕,幾近完美的家庭生活給大多數普通家庭的孩子帶來了很大的精神壓力和心理落差。值得注意的是,“原生家庭創傷”固然真實存在于每個人身上,但正是這刮出無數刻痕的痛苦與損傷,構成了生命力的來源。磨難賦予書中這些學子的痛苦,被成熟、自信的堅定內心所消解,只留下勇氣和毅力。這為我們當下的年輕人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徑,從他們的故事中也獲得了更多的力量去面對生活。

      愛和教育創造的生命力隨著作者的娓娓道來在讀者眼前鋪開,在祖輩、親屬和父母深深的愛中,在艱難求學的歷程中,在他們的言行舉止里灑落,讓我們得以窺見真實的獨特性與豐富性,以及教育賦予的無限生機,使得他們能夠撕開生命的裂縫,獲得發展的機會。

      徐萍:內蘊于女性身心的蓬勃偉力

      《去家訪》記錄了作者對不同學生進行家訪時的見聞,以期借此探討學生發展的背后因素,但它不僅是一部描繪學生成長軌跡和教育現狀的作品,更是一部對女性主義進行思考的書籍。通過作者對文中女性的觀察與思考,我們看見了當前她們面臨的來自家庭與社會的困境,同時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了內蘊于她們身心中的蓬勃偉力。

      張正敏的媽媽是被拐來的越南人,丈夫的不堪大用讓她早早絕了倚靠的念頭,面對鄉里的歧視她本可瀟灑離去卻還是放不下孩子。婆家不支持女兒讀書她便自己外出掙錢,沒有合法身份只能打黑工卻毫無怨言,傾盡所有只希望女兒不要重蹈覆轍。而張正敏也沒有辜負她的期許,多年來認真學習,即便遭到父兄的阻撓,仍在母親這一堅實后盾的支持下一步步走進了大學的課堂。在傳統父權壓迫的缺位下,母女代際間的互相支持讓千年來受盡打壓的女性力量迅速壯大。對任何一個家庭來說將一個孩子培養成才都并非易事,偏生她們便做到了。有語云“女子本弱,為母則剛。”事實果真如此?還是因為女性的言語已經被忽視了太久。現代社會中隨著女性對自我認識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女士在聚光燈下向眾人證明女子并不弱人一等,而這份證明也不僅僅存在于鎂光燈下,更在每一位女性身上。她們從來不是柔弱的菟絲子,而是一棵又一棵不畏風雨的參天大樹。

      徐杰敏:一本恰好出現的書

      去家訪,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剛開始看到這本書時我沒有任何感受,打開手機搜了搜作家黃燈,反而是《我的二本學生》這本書引起了我的注意。或許是因為書名,我心里產生一絲微妙的情緒,于是我翻開了兩本書。作者在書里記錄學生們的學習生活以及畢業后他們的見面,坑洼不平的鄉間小路,陳舊的磚房,隨著越來越多令我熟悉的環境的描寫,我開始意識到這本書于我而言的特殊意義。

      在《我的二本學生》里,有著許多原生家庭不太好的人,他們被名為家的鎖鏈牽制著,卻又一直努力的在掙脫。這種像自救一樣的行為在這本書里通過學生們的訴說展現出來,沒有多加修飾的文字就如同他們普通的人生,平靜的敘述卻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壓抑起來。而《去家訪》,就像看一個個已經實現的夢想。時過境遷,當初找不到答案時的迷茫和苦痛,在訴說中只像是看著一塊愈合的傷疤。在“裸露的家”這一故事的敘述中,正敏從一個泥沼般的家庭中將自己和媽媽救了出來,越南新娘的故事在我國偏遠山村或許仍舊上演,但在我眼中,這樣的悲劇情節卻開始有了不同的結局。

      說來這本書來的很巧合,換作早兩年或者晚兩年讀它我或許都無法體會到里面既壓抑又昂揚向上的情感。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嶺,成績好的,去985,211,成績差的,去大專;而那些成績平平的,比如書中的人,比如我,懷揣著復雜的心情來到一所普通的二本學院繼續學習。在很多個夜晚,包括現在,我也在思考我的未來,我該怎么辦?其實對于這本書,我更多的是想通過閱讀找一個屬于我的答案。黃燈老師在這本書里不斷的告訴我“不要學歷自卑”,“讀書可以改變命運”。與其說在看故事,不如說在找動力,為人生奮不顧身是我看完這本書后最大的感受。

      黃旨祈:讓“二本學生”有了形象

      《去家訪》與《我的二本學生》共同構成了“二本學生”這個群體的宏觀畫像。如果把二本學生當作是一棵生長的樹,那么《我的二本學生》就是這棵樹現在模樣的照片,而《去家訪》則是一個視頻,一個從種子生長至今的成長視頻。

      在學歷這條路上,985、211、雙一流、一本、二本、三本、大專,按照層次依次排開,每一年都有許多人通過高考或其他渠道進入其中,每一年也有許多人從其中走入社會。但我們對于不同層次的群體,卻知之甚少,對于這些所有群體,我們僅有那極為表淺的“厲害”“一般”或是或是用各樣的刻板印象來進行描述,除此之外,我們竟然對于這些群體一無所知。

      而黃燈的《我的二本學生》與《去家訪》恰好讓“二本學生”這個群體得以發聲,讓“二本學生”這個群體能夠真正的被了解,被知曉。且《去家訪》更是用正敏、文瑜、曉靜、鈺珍四位女生與章韜、原盛、早亮、禮彬等八位男生的個人求學經歷、現在的工作和對未來的期許,共同賦予”二本學生“這個概念血肉。讓這個具體概念得以被拉入到日常的討論范圍之中,被更多人所知道。就如同監獄、瘋人院早已存在,但只有福柯將其寫出,才使得它們進入到我們的討論范圍一樣,《去家訪》與《我的二本學生》也把“二本學生”這個群體,拉入到了我們的認識與討論范圍。

      如果說《二本學生》是讓這個概念得以顯現,那么《去家訪》則是讓這概念,擁有血肉。

      陳英杰:候鳥的春與冬

      《去家訪》通過紀實的語言還原了以家庭結構為主構建的教育單元,在這單元影響下學生的成長軌跡因此清晰。

      第一,家庭結構上成員數量較多,有點像卵生動物,更多的數量意味著更高的成才率。這是動物的生存法則,仿佛也是農村人的。文中的記錄也確實如此,普通的二本對大多數農村人家已屬不易。而家庭成員多也延伸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勢,一種是在樸素觀念與愛意滋養下的大家族認知,如開朗的源盛,另一種是在緊張壓抑的家庭氣氛包圍中盡力逃離自我救贖,如內向的正敏。促使源盛張開翅膀的是父母的呢喃,而手足的逼仄則使正敏沖出藩籬。

      戶籍地也是衡量家庭結構的一個尺標。

      學生考試靠實力不假,但也看“成分”,戶籍地是飛翔繞不開的風向標。農村戶口在教育資源競爭本就激烈的城市又受到教育壁壘的限制,結果大多是敗興而歸,如從東莞回到興寧的魏華。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有差距,地域之間亦有溝壑,北京人上北大和外省人上北大可不太一樣。

      如果說考上大學意味著4年的舒適期,那么畢業后的就業環境則構成了嚴酷的寒冬。正如作者所言,“鄉間孩子的優勢在工業制式般的職場評價體系中更多時候處于被遮蔽的境地”。文中的多數例子最終返回了農村、小城扎根,而沉默的大多數還在書本之外,卻在視線之內,比如——我、你。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無論大山或高山,關鍵是翅膀得夠硬,翅膀已變硬,翅膀能更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