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澳門國際兒童文學獎頒發 漢語兒童文學研討會同期舉行
為迎接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推動新時代兒童文學創作交流和發展,彰顯澳門本土原創兒童文學的特色和優勢,提升澳門兒童文學的國際影響力,8月16日,由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澳門作家協會、澳門文藝評論家協會、澳門兒童文學協會、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和澳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協會共同主辦的首屆澳門國際兒童文學獎頒獎典禮在澳門大學舉行。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吳義勤出席并致辭。澳門中聯辦宣傳文化部副部長殷汝濤、澳門大學副校長莫啟明、澳門文化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許鑫源、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副會長羅崇雯、澳門作家協會會長馬瑩瑩出席并講話。彭執中、俞祁、王泉根、方衛平、王彬彬、李學武等來自全國各地的百余位作家、學者和出版人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文學盛事。
吳義勤表示,澳門回歸祖國25年來,在“一國兩制”方針的正確引領下,澳門地區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取得了可喜成就,澳門文學也譜寫了新的歷史篇章。澳門作家立足澳門發展的生動實踐,書寫獨特的澳門故事,向世界展現澳門形象,傳遞澳門精神,創作了一大批優秀作品,呈現出繁榮發展的生動景象。在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澳門作家協會的組織引領下,澳門文學不斷加強與內地文學和世界文學的交流互動,進一步融入中國文學發展的整體格局之中,成為中國文學版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澳門國際兒童文學獎”是基于澳門兒童文學發展的繁榮現實,以及中國兒童文學整體發展需要而設立的文學獎項,旨在進一步推動澳門地區兒童文學創作發展,提升澳門在國際文學界的影響力。活動的舉行恰逢其時,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首屆澳門國際兒童文學獎于2023年9月啟動,獎項自征集以來,共收到1300多部(篇)作品。經過評委們公平公正公開的專業評選,最終,楊志軍的《三江源的扎西德勒》獲最佳長篇獎,廖小琴的《花朵魚》獲最佳短篇獎,薛衛民的《二十四節氣兒歌》獲最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題材獎,金波的《想變成一棵樹》獲最佳詩歌獎,彭緒洛的《少年科考隊——追回恐龍化石》獲最佳科普獎,雷振宇的《莫扎特奇遇記》獲最佳科幻獎,朱墨的《讀書老鼠沃爾特》獲最佳翻譯獎,楊穎虹的《那只沒有被染成金色的蝴蝶》獲最佳澳門原創獎,顧苓藍的《今天下99號雨》獲最佳新人獎。此外,《送別的話不想說》責編李碧梅獲最佳編輯獎,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獲最佳出版機構獎。另有50余部作品獲提名獎項。
與會嘉賓為獲獎作家代表頒獎,并授予獎杯及獲獎證書。吉林作家薛衛民、澳門作家楊穎虹代表獲獎作家發表感言。作家們表示,中華民族歷史文脈源遠流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同滋養著澳門地區與內地作家的文學創作,希望大家共同努力,為孩子們奉獻更優質的兒童讀物。
8月17日,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還舉辦了漢語兒童文學研討會,與會專家圍繞“兒童文學的邊界與概念”“兒童文學的評價標準”“兒童文學的創作方法”“澳門兒童文學的特質與新質”等重要議題進行深入研討。大家認為,兒童文學是成人寫給兒童的“以善為美”的文學,目前兒童文學創作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仍需精進,對鄉村生活的表現還不夠充分,兒童文學主題創作尚存在成人化傾向。為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新時代的兒童文學創作應該貼近兒童生活,注重提升兒童的人文素質,關注兒童心理健康,為孩子們提供豐富的時代經驗和審美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