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一張張面孔定格“書展時刻”,一股股熱忱匯聚“上海之夏” 為書而來的故事,還在繼續
      來源:文匯報 | 許旸 孫彥揚 臧韻杰 郭夢涵  2024年08月20日07:55

      2024上海書展吸引愛書人、做書人、寫書人、出書人們的熱情參與。文匯報記者 葉辰亮攝

      這個上海之夏,注定留下屬于上海書展的高光時刻。走過整整20屆,2024上海書展迎來了愛書人、做書人、寫書人、出書人們的龐大盛會。

      從絢爛熱鬧的臺前,到默默守護的幕后,人潮洶涌間,我們捕捉一張張熱切面孔,定格“書展時刻”。那些因書而生的依戀、激情、陪伴、耐心、專業,激蕩出一股股熱忱,共同匯聚出上海書展的無限版圖。

      坐標:上海展覽中心入口隊伍

      人物:文匯報忠實讀者金宏浦

      技能點:20年如一日的奔赴

      癡迷指數:★★★★★

      8月14日8點半,距書展正式開幕還有半個小時,81歲金宏浦早早排在主會場上海展覽中心首批讀者隊伍中。頭發花白,精氣神十足,他特意選擇印有《蘭亭集序》書法的折扇作為書展之行“配飾”,逛展儀式感拉滿。

      每屆都來,還都要第一場來,這已成了金宏浦的習慣。“書展是我一年間最重要的活動,既然來了,要早一點得到愉快與幸福。盡管天氣炎熱,但是我的心熱,讀書的心更熱。”作為退休語文教師,金宏浦將讀書作為終身學習第一要義,他還是文匯報忠實訂閱用戶。“讀書讀報,每天必不可少。退休后還跟一些學生和朋友分享從書中得到的快樂。”采訪視頻發布后,金宏浦昔日學生在視頻號“許蜜桃下午茶”評論區留言:“金老師都一直在讀書,作為學生的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跟著讀讀讀呢?”

      坐標:朵云書院·滴水湖店

      人物: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甘德

      技能點:馬不停蹄迷上中國傳統文化

      好奇指數:★★★★★

      甘德就像一匹馬。上海書展·上海國際文學周期間,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甘德輾轉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國際文學周主論壇、思南文學之家、朵云書院·滴水湖店、詩歌之夜、詩歌來到美術館等六場活動,馬不停蹄。

      他說“馬”的繁體很靈動,有奔跑感;看碑帖時,又興沖沖地指著“鳥”說,這個“馬”有點特別。甘德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喜歡書法,老子、屈原、李白、王維都曾啟發過他。他會在簽名下方寫上頗有拙趣的“森”字;看到出版社墻上的“道可道”時,開心地過去合影。

      在上海書展分會場朵云書院·滴水湖店,甘德看到好多家長帶著孩子來看書、聽講座,“這份熱烈在美國的公共圖書館和書店里很少看到。這樣的氛圍很好,對孩子成長有好處”。甘德也是一位翻譯家,翻譯了不少西語文學和日本文學作品。他在書店外國文學區待了一會兒,拿起因凡特的小說《三只憂傷的老虎》,說這本書很難譯。看到馬爾克斯遺作《我們八月見》時,又說這本書在美國也是剛譯介過來。當他看到一整排博爾赫斯的中譯本作品時,神色一變,很受震撼。

      上海書展期間,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編輯陳斌送他回賓館,甘德說自己隱約記得一首古詩里有“馬”,也有馬的叫聲“Xiao”,但不記得詩名和作者。兩人思索了一路,最后一拍大腿,這不就是李白的《送友人》嘛——蕭蕭班馬鳴。

      送甘德去浦東機場的路上,陳斌忍不住想到這一幕,在朋友圈寫下——“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來日方長,下回再見!”

      坐標:友誼會堂

      人物:上海書店出版社副總編輯楊柏偉

      技能點:“老兵”完成全勤陪伴

      陪伴指數:★★★★★

      “書僮第20集完美收工!”作為20屆一屆不落的書業“全勤老兵”,上海書店出版社副總編輯楊柏偉幾乎每屆都陪伴著畫家戴敦邦。“書展20年的搭檔,大概也是絕無僅有了吧?我愿做他的書僮,為讀者鈐印,也是因為這批讀者,我們幾乎認識了十幾二十年。我們都在慢慢老去,但情誼與日俱增,為了每年約會也得鈐好印,盡管每回結束后手都要酸幾天。”

      “我就像一個農民,每年帶著自留地種的新鮮菜,到集市上來賣。”戴敦邦的這句自述讓楊柏偉感慨頗深。“從2004年首屆上海書展至今,戴老爺子幾乎屆屆有新書,今年新書是一部白描人物畫集。我的移動硬盤里能找到的最早與戴老一起拍的書展工作照是2006年第三屆,那時老爺子還不到70歲。”

      對楊柏偉來說,最花心思的都在活動方面。“從前期策劃,到中間各個環節執行落地,再到總結復盤,要考慮的事情很多。往往做某個選題的時候就要有做活動的預案,和作者密切配合,利用各種渠道把活動信息傳遞出去,才能吸引盡可能多的讀者來參與。”比如,今年書展期間典型的一天——中午為上海辭書出版社新書簽售,下午為外文社的書及文創簽售,從東二館5105室轉戰至友誼會堂,最終在友誼廳外的臨時小桌上“結束戰斗”——總耗時超四小時,其中簽售三個半小時,始終陪伴在作者嘉賓身邊。

      說起陪伴過的嘉賓,楊柏偉如數家珍——除了勞模戴敦邦,吳頤人也曾是屆屆參與,“每次他的粉絲團老老少少,按師門輩分算差不多是‘四世同堂’。一般都是規定時間用完,再‘拖堂’半小時光景才能完成任務。還有一次陪連環畫家羅希賢老師簽售,因為是夜場到了閉館時間,我們一起兜兜轉轉走出展館,在館外完成了簽名作業。”

      最近幾年,楊柏偉的陣地逐漸轉向各分會場,且不再局限于以往較為單純的新書推廣,而是加入文化藝術展陳的新內容,如在滬港三聯書店舉辦的“廣結扇緣”海上名家扇面、小品展,在長寧區圖書館舉辦的“戲上加‘喜’”滑稽戲戲單展等,為分會場增添了亮點,對于主會場其實也是一種支援。

      坐標:西一館服務處

      人物:瑞金醫院姚磊醫生、宋燚瑾護士

      技能點:豐富醫療經驗和耐心細致態度

      操心指數:★★★★★

      “快幫我看看!傷口要不要緊?”上海書展西一館1樓醫療服務點,就在一間不大的辦公室里,一位母親帶著兒子急匆匆沖進來。小男孩手掌上有一道因翻書時不慎被訂書釘劃傷的傷口,正在滲血。

      “劃傷處在皮膚表層,簡單處理即可。”姚磊醫生仔細檢查傷口,動作迅速而穩健。宋燚瑾護士則立馬準備好碘伏和棉簽,兩人配合默契。處理好傷口,他們建議家長,不必使用創口貼,而是讓傷口自然通風,加速愈合。

      在書展這樣的大型展會活動中,姚醫生和宋護士所在的瑞金醫院藍小醫青年志愿服務隊,負責書展醫療保障,包括現場救治、轉運、救治信息收集和報送等。讓書香多了一份安心和溫馨。

      就在這對母子離開不久,醫療站又走進一位出版社工作人員。他在搬運書籍過程中,不慎被書頁邊緣劃傷手指。兩位醫護人員再次投入工作。

      宋燚瑾去年書展也來支援過,“當時就有觀眾被書頁劃傷,也有工作人員就餐太快被魚刺卡住,還有老人中暑或磕碰等突發情況”。書展這樣看似安全的環境中也可能出現各種意外。因此,醫療服務點備有基礎的醫療物資、設備、藥品。辦公桌上的幾個百寶箱里,消毒棉球、口服葡萄糖、創口貼、繃帶、體溫計、血壓計等一應俱全。他們甚至備了清涼貼和正氣丸,以應對夏季常見不適。

      醫療站工作不僅限于緊急醫療情況處理,姚醫生和宋護士還提供日常醫療咨詢和健康教育服務。他們向參展者普及夏季防暑、預防低血糖等健康知識,“醫護工作并不輕松,需要長時間站立,隨時應對各種突發狀況,與不同需求的參展者溝通。但每一次成功的處理,都是對我們專業能力的肯定,也能讓參展者安全愉快享受書展之旅。”姚醫生和宋護士介紹,醫院也會抽調其他人手到上海書展現場值班,并隨時和“大本營”溝通藥物短缺情況,及時提供備貨。

      坐標:東一館二層

      人物:保潔人員黃師傅

      技能點:地面七天日日如新

      敬業指數:★★★★★

      東一館二層是世紀出版一條街,也是保潔人員黃師傅和同事們一起負責的區域。“我對書展很熟悉了,干了四年,幾乎都是八月份,好像鄉下農忙一樣。工作起來也來不及想太多,就覺得要把自己手頭的事情做好。”

      來自江西的黃師傅58歲,在上海打工十余年,做過水果生意,現從事保潔工作。他眼中的上海書展客流量特別大,“我感覺每天讀者能有七八萬人,多的話要近十萬人”。

      時刻保持場地干凈整潔,任務可不輕松。從預展布展日各種包裝材料,到展覽當天可能產生的生活垃圾,黃師傅嚴陣以待。“沒什么特別的竅門,就是手上勤快一點,多觀察就行。”

      最早上班,最晚下班,可能是書展期間黃師傅和同事們的日常行程。為了給予讀者良好的觀展體驗,早九晚九的書展日夜場是標準配備,周五周六的超級夜場就要付出更多。入夜后,讀者、商戶逐漸散去,黃師傅的“晚高峰”才來臨——“人們散場我們就要干活了,最主要是把地面打蠟拋光,拿機器過一下,這樣第二天地面很亮,像鏡面一樣”。

      展廳明鏡般的地面,由多名書展保潔人員守護著,七天日日如新。

      坐標: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

      人物:法國大提琴家克萊爾·奧佩爾

      技能點:“舒伯特繃帶”呵護童心

      療愈指數:★★★★★

      “10分鐘的舒伯特相當于5毫克強效鎮痛劑。”一支舒伯特《降E大調三重奏》,已被法國大提琴家克萊爾·奧佩爾帶離音樂廳堂,奏響在世界各地病房內,為自閉癥兒童、失智老人、臨終病人等特殊人群帶去撫慰。“現場音樂如何打開交流的缺口、如何撫慰人心,這是我一直關心的問題。”

      作為上海書展·上海國際文學周嘉賓,克萊爾《舒伯特繃帶》一書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引進推出,這部作品正源于她跟公立醫院合作的現場音樂鎮痛作用的研究,每張樂譜承載著一段療愈回憶。來到上海,克萊爾并不滿足于僅在思南公館或蔦屋書店做新書分享等“常規動作”,她背上大提琴包,一路帶風地走進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用音樂點亮現場。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在兒科醫院的童樂園,克萊爾為一群從云南來上海做手術的孩子們帶來一曲《小星星》,又為現場的母親們拉出《月亮代表我的心》,輕輕的合唱逐漸浮現,音樂的撫慰已然奏效。演奏結束,克萊爾邀請孩子近身,小手摸上大琴,體味樂音在琴內部的流動。

      克萊爾也似乎感應到孩子們的好奇。“我們現在要變快啦!”手拉琴弦變換速度與節奏,大人與小孩目光相對,一起輕輕地搖頭晃腦。克萊爾注意到有個羞赧的女孩沒有伸手,她及時鼓勵:“對,你可以大膽摸琴!”盡管語言不通,但女孩感受到克萊爾溫柔的眼神與語氣,放心加入。一場熱騰騰的小型互動音樂會上演。克萊爾眼神深邃、神情開朗,話語深情有力。“我演奏的音樂,肯定不同于有各種舞臺燈光映照下的音樂,它們會適應聽眾的呼吸,每分每秒琴聲都隨聽眾反應而轉變。”

      “我喜歡在預定地點之外的地方拉大提琴。經過那里的護理人員可以停下疲憊的步伐,暫歇幾分鐘。”克萊爾為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社工部、心理科、護理部等醫護人員拉上一曲舒伯特《降E大調三重奏》,分享參與音樂療愈的研究數據。

      從8歲對大提琴一見鐘情,到14歲意識到音樂的療愈功效,58歲的克萊爾已經走了很遠。“音樂同樣可以舒緩醫護團隊情緒,記得一次在巴黎科里安花園醫療養老院,有護士在包扎綁帶后告訴我‘一定要帶著舒伯特繃帶再來’。”

      坐標:時刻根據需要在展館移動

      人物:大學生志愿者李豫

      技能點:“上了發條”般穿梭展區

      忙碌指數:★★★★★

      最近幾年,細心的讀者會發現,每年上海書展的志愿者都會有可愛的昵稱,比如橙色系服裝的“小橙子”,綠色系服裝的“小白菜”等。今年套上海洋般幽藍的半透明外套,一群群“小海豚”辛勤游弋于展館內,忙著展覽引導、人員疏導、問詢服務、安全保障、文明宣傳等,事無巨細。

      偶遇志愿者李豫,今年大二的他興奮地向記者介紹著書展內每處位置,言辭間充滿熱情,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細致生動地描繪出每個區域的獨特魅力,直到記者在巨大信息量中聽“懵圈”后,才不得不把他攔下來。

      這兩年的暑假,在外地念大學的他都如候鳥歸巢般回到上海書展,續寫書展新故事。李豫與上海書展的緣分可以追溯到幼年,從兒童區充滿童趣的奇妙天地,到洋溢著創意的多彩文創區,再到每個展示著豐富知識的莊嚴展館,他對書展布局諳熟于心,熟悉程度簡直就像熟悉自己的掌紋一般。

      今年首次以志愿者身份投身書展,被問及上海書展的變化時,他滔滔不絕地說,“最大的變化當屬多媒體和新技術引入,書展逐漸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創新方式,現場直播更是變得司空見慣。就拿東一館來說,樓上是主辦方的重要活動場所,整個二樓都充滿了各種精彩活動,特別密集。”

      小李對文學類書籍情有獨鐘,他興致勃勃地分享道:“中央展區的中華書局、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書,他們的設計和裝幀我尤其喜歡。穿梭于書架間,感受著文字的魅力,有種特別的幸福感。我對各出版社特色和優勢都有了解,碰到問詢的讀者,也能第一時間為他們指路。”

      在書展志愿服務的七天里,小李忙碌而充實。從早上9點書展開門那一刻起,他就像上了發條的時鐘,不停轉場忙碌著——清場、整理書籍、協助展商各種活動。

      每當換班的時候,便是小李最期待的時刻。他迫不及待穿梭各個展區之間,如饑似渴地瀏覽一本本心儀書籍。有時,他也會與其他來問路的讀者交流心得,分享讀書的感悟和喜悅。這個暑假,小李多了一段段流光溢彩的回憶,“明年我還要報名參加”。

      坐標:上海圖書公司淘書樂專區

      人物:記者與陌生二手書的主人

      技能點:淘舊書發現近40年前的一封家書

      懷舊指數:★★★★★

      穿梭于琳瑯滿目的舊書之間,翻開一本封面略顯陳舊的二手書時,竟掉落意外驚喜——泛黃書頁間,夾著一封落款1986年1月11日的泛黃書信和一張煤氣公司當月的繳費憑證。手書的文字宛若穿越漫長時光隧道的使者,在歲月深處靜待重啟某個普通人家的依稀往事。

      一行行陌生又溫暖的字跡映入眼簾,字里行間透露出寫信人對親人的惦念與牽掛。“老大,您好!到現在許久沒有通訊了,近來天氣寒冷,身體可好?阿姐身體如何,眼睛好點了嗎?到夏天或許能舒服些。”簡單質樸的問候,蘊含著濃得化不開的親情,仿佛看到寫信者在昏黃燈光下眉頭緊蹙、憂心忡忡的樣子。

      寫信人訴說著冬天經歷的種種不易——寒潮襲來,他慶幸自己未曾生病,然而睡眠卻成了困擾他的難題,“我今冬還好,經歷寒潮都沒有感冒,只是睡覺不好、睡不平穩”。由于身體限制,他不能多動,稍微一動便氣喘吁吁,只能在屋里久坐,連走出家門感受外面世界的變化都成了一種奢望。

      對于家人的出差安排,他寫道:“忠民本月23號出差前往西德,預計時間約半年左右……”看似簡潔的一句,飽含對家人行程的關注與牽掛。他或許默默計算著忠民歸來的日子,或許擔憂忠民在異國他鄉可能遇到的困難。

      夾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出版物中的這封家書,讀來溫情而綿長。恰如20年來上海書展為這座城徐徐渲染的那抹底色,愛書的人,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