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蓮”“霧”中的穿行——《蓮霧》讀札        
      來源:《雨花》 | 馬兵  2024年08月19日21:47

      小說第一節,“你”第一次見到蓮霧,感覺它“脆生生的,蠻多水,就是不甜”,由此,讀者自然會揣測這個故事和這種熱帶水果的相關性在哪里。及至讀到“你”要出師,面臨John的考驗,忽然想起童年時在一條從未走過的路上遇到了一池姿態各異的蓮花,感覺自己仿如入定,時空皆已超然身外,有經驗的讀者也許已經曉悟,“蓮”與“霧”其實是兩個意象,或者代表兩種心境,“蓮”已出現,“霧”一定會接踵而來。“蓮”與“霧”正是我們理解小說的關鍵。

      單就這篇小說呈現的質地而言,黃不會更接近奧爾罕·帕慕克定義過的“圖畫作家”,即文本更多倚重的是讀者頭腦中的“圖畫想象”。筆者甚至猜測,這個小說寫作的緣起可能就是一枚龍飛鳳舞的蓮花圖案的文身,也就是小說結尾處所點出的“看紋路像是蓮花”又像是一句偈語的圖案。帕慕克說,“小說本質上是圖畫性的文學虛構”,通過訴諸“我們在心目中觀看事物并將詞語轉化為內心圖畫的能力”,來對我們施加微妙的影響。他還指出:“在心靈之眼中看到的意象只有轉化為詞語才能獲得意義,并且大腦里圖畫中心和詞語中心越靠近,它將具象化的事物重鑄為詞語的能力就越強。”依此而論,不得不說“蓮霧”是個巧妙的名字,也是一個巧妙的過渡,它將讀者從一種普普通通的熱帶水果帶入福禍無端、色空相倚的兩段人生,“你”與John、將軍和慧行,兩兩形成一種往世與今生互勘互應的對位關系,正所謂“因果要有歸處,有人承接才能循轉”。小說出色的想象力也因為“蓮霧”而被很好地錨定,無論是理發館還是寺廟,這兩處空間亦互為鏡像,主人公的拘執和參透、形與相的兜兜轉轉都在其間,也都在“蓮”與“霧”中,不至飄散無方。

      小說敘事講究,奇數節講今生故事,用第二人稱;偶數節講將軍往事,用第三人稱。在奇數節部分,文中的“你”既是主人公又是受述者。不過,小說這里采用第二人稱,更多并非敘事技巧的考量,還是與小說要探討的自我身份和人生命運的“循轉”相關,“你”其實是敘事主體從自我意識中分離出來的“第二自我”,雖然敘事話語是被作者操控的,但是“你”的在場,“你”的種種感知和回應,帶來一種對個體身份自審的意識,“隨時可能阻滯和打斷敘事的路徑,使得事件變得看上去不那么穩定、不那么確切,似乎充滿了偶然性”。偶數節部分使用的是一種偏內聚焦視角的第三人稱,像將軍帶領部下深夜訪寺,霧中誤入蓮池,又遇慧行主持賜他錦囊,這一切都是借將軍的眼睛展開的。比如邂逅蓮池這關鍵的一段,小說是這樣寫的:

      向北還是向南?將軍猶豫了一下,還是向北走。走了一路,突然就起了霧,為月亮穿上了衣服,將軍一路走一路發現霧氣越來越大,來得甚至有些不講理。寺里按說不大,他卻走了很久,有些迷路的意思。他想起之前那些關于神怪的傳說,心下不怕,只是憑空生起肅靜來。走著走著,將軍發現路邊有一池開得很旺的蓮花。這池蓮花在濃霧里幾乎不見蹤影,只能隱隱從月光的反射中看出一點水光,靠近之后才發現,一池蓮花開得姿態各異,枝枝蔓蔓的,但并不妖嬈,反而顯出美輪美奐的莊嚴來,像是寺廟里帶了點花香的香燭味。

      這里所思、所見與所感,皆借將軍之眼之心呈現,帶有一種很強的主觀性,也別具一種吁請性,讓讀者直接通過將軍的有限感知進入到他那一刻復雜的生命情境中:一面是正經歷的殺戮、暴虐和逃亡,一面是彗行與他談起的那個由“因果”“愿力”“佛緣”組成的彼岸或未來。第二人稱與第三人稱的交織,共同協調著敘事者、人物與讀者的關系,并一再地讓讀者參與到文本之中,共同思考“你是誰”這個關于“我是誰”的終極之問的前置問題。

      小說借人物之口留下不少機鋒,而有意設置的敘事空白也為小說增添了不少智性或玄妙的味道。比如,“你”與將軍“向北還是向南”的選擇背后到底是什么,如果選擇的不是“向北”而是“向南”,他們的人生又會是怎樣一種情形?慧行住持給將軍的錦囊中寫的到底是什么偈語,是否就是John和“你”文在身上的如蓮花亦如匕首手柄的那枚圖案?在洞悉了彗行圓寂的真相之后,將軍“本該是古井般的心里頓時起了層層的波瀾”,他有一事要問,那所問何事?到C城的“你”見到的他是否就是John,而這到底是親眼所見還是內心期待?還有,最最關鍵的,在“你”和將軍人生的關口上,那隨時彌漫起來的大霧和那栽滿了裊裊婷婷蓮花的池塘,到底是實景還是幻境?讀過小說的讀者,大概都想把這些問題搞清楚一些吧。但倘如此,可能恰中了作者的圈套,大概也有違“蓮霧”之設的用心。

      經云:“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開悟。”小說不斷借“蓮”與“霧”譬喻人生兩種處境:蓮池讓“你”覺得整個人被“定住”一般,讓將軍感到一種“美輪美奐的莊嚴”;濃霧讓將軍覺得“來得甚至有些不講理”,讓“你”覺得它“像墻壁一樣堅硬”;而穿過濃霧,即是生機洋溢的蓮池,“蓮”“霧”轉換倏忽,促人覺醒,然而彗行以服毒自殺的方式讓自己的圓寂之日符合某種命數,結婚生子的“你”對John依舊難以釋懷,他們獲得了真正的“開悟”嗎?答案恐怕見仁見智。由是說來,作為讀者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在“蓮”“霧”中穿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