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安靜做最慢的事,看作家王慧騏筆下的煙火歲月
      來源:引力播客戶端 | 朱執(zhí)競  2024年08月19日12:46

      “認識一座城市,其實是由于我們與這座城市里的人發(fā)生一些關(guān)系,在城市里有了一些朋友而讓我們懷想,他們的身影也讓城市鮮活生動起來。”近日,作家王慧騏來到蘇州慢書房,就散文集《安靜做最慢的事就好》進行分享,并與讀者共同交流如何在這個“內(nèi)卷”的時代里讓生活“慢”下來。

      王慧騏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20歲開始發(fā)表作品,24歲出版第一本兒童詩集《繭花花》。作為恢復高考后的首屆大學生,他做過縣文化局局長、江蘇青年雜志社副總編輯、江蘇文藝出版社副社長兼《東方明星》月刊主編、新華報業(yè)傳媒集團圖書編輯出版中心主任。從家鄉(xiāng)到揚州,再到南京、蘇州等地,王慧騏能夠三兩筆勾勒出在這些地方遇見的人、遇到的事。分享會上,書中不少人物也都受邀到場分享他們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王慧騏對蘇州充滿了感情,全書82個篇章中,有14篇寫到關(guān)于蘇州的人和事。他曾與現(xiàn)年98歲的蘇州文化界老前輩、評彈專家周良配合出版過近60本的《蘇州評彈書目庫》。此次出版的新書中,作者在第一篇文章《蘇州,我時常念想的一座城市》里便回憶道,工作之余,他們曾一起去章太炎故居附近一條弄堂里的小飯館,點幾道口味甚好的蘇幫菜,喝一杯小黃酒,感受古老蘇州的那份靜謐、典雅和市井氣息。

      此外,十年前不幸離世的蘇州市文聯(lián)原副主席呂錦華女士曾熱情地幫助作者組稿,陪同作者采訪。跑同里、走平望、下盛澤、過桃園,幾乎走遍吳江每一個鄉(xiāng)鎮(zhèn),那份感激、情誼和思念,至今深深留在作者的記憶中。在新華日報社原社長許洪祥看來,王慧騏做編輯、辦雜志、忙出版,一輩子多是給別人做“嫁衣”,自己卻在崎嶇小路上奮力登攀,這需要情懷、感恩、真誠、奉獻。“慧騏做到了,這本新作就是最好證明。他的文字似喧囂塵世中的一股清泉,他為友情抒懷,為百姓詠嘆,為親人放歌。讀著那些難以磨滅的青春記憶,打開那些理想不滅的詩行畫卷,每個字都似鼓點催人奮發(fā),每一頁如若風范鼓動心弦。”

      曾任共青團蘇州市委書記、蘇州市建筑管理局局長、建設部建筑業(yè)信息咨詢中心理事長的陳建國與王慧騏的友誼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當時在雜志社工作的王慧騏在采訪陳建國的過程中,曾隨他一起跑了蘇州不少區(qū)縣、工廠、鄉(xiāng)村,接觸了大批基層團干部和團辦實體員工。分享會上,陳建國回憶道,受王慧騏老師的啟發(fā),他在團市委工作時曾提出“多學習、少休息、省吃儉用買書籍”的口號,在全國的共青團系統(tǒng)引起較大反響。在他看來,迷茫時讀書能夠緩解消極情緒,低谷時讀書能夠積蓄力量,閑暇時讀書能夠愉悅身心。“像王慧騏老師這么精彩的書,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安靜做最慢的事就好》中,每一篇文章都圍繞著時間、心情、愛情、友情等核心展開,構(gòu)成了此書的主要情感脈絡,體現(xiàn)了作者對生命、生活與人性的深刻思考。與此同時,作者也融入了對時間流逝的感慨和對人生意義的探索。“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心情非常平靜。王慧騏先生在作品中展現(xiàn)了獨特的視角、細膩的感悟和精妙的文字表達,讓我受益匪淺。”蘇州大學藝術(shù)學院院長王柯表示。

      一本散文集,猶如一本人物速寫筆記。無論親人、摯友,還是一起走過時代浪潮的同事,甚至僅有一面之緣的陌生人,作者都會抓住最具個性的特征,輕筆點染,記錄和描畫出靈動的人物形象。國家一級作家、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副總編輯王振羽認為,這部散文集雖然不到20萬字,但細讀起來并不輕松,它縱橫捭闔,容量之大,堪稱彌漫著煙火氣與草根氣息的“平民簡史”。“地北天南的凡常人物,人世間的市井煙火,點點滴滴匯聚而來,壁然而立,這樣就有了氣象,有了模樣,有了一種記錄大時代小人物悲歡離合的‘史記體’意味,有了以隨筆式散文折射時代滄桑巨變的蓬勃野心。”

       朱執(zhí)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