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上海國際文學周”里的漫畫家—— 丹·諾特:讀圖時代,漫畫可以是嚴肅出版物
      來源:文匯報 | 柳青  2024年08月19日07:38

      丹·諾特在隨身攜帶的速寫本上繪就了一冊私人的“上海文化地圖”。制圖:李潔

      在參與今年上海國際文學周的“仲夏文學漫步”時,美國漫畫家丹·諾特在行程中對一切都很好奇,因為這是他第一次到上海,并且,他第一次和如此眾多的小說家、詩人同行。短暫的一周里,他在隨身攜帶的速寫本上繪就了一冊私人的“上海文化地圖”,要求編輯帶他參觀上海博物館藏的中國書法作品和青銅器,當他在今年上海書展的行程即將結束時,他仍然認為這是一次不可思議的旅行:

      “我曾想過找機會來中國參加動漫展,沒想到我的第一次中國行是被上海國際文學周邀請的。當我和全世界的詩人、小說家、散文作家一起討論這個時代文學如何克服偏見和隔閡,我感到很欣慰,因為上海書展和國際文學周的理念是先進的,認同漫畫的功能不限于商業娛樂,它可以是與小說、詩歌、散文平起平坐的表達方式,可以既是文學也是藝術。既然這個時代已經不可阻攔地趨向圖形和視聽表達,那么,漫畫為什么不能是一種有深度的、嚴肅的語言?”

      從2017年起,丹用長達5年時間繪制圖文專著《城市運轉的秘密:水、電、互聯網背后的故事》,圖文并茂地拆解互聯網、電網和水利系統怎樣被構建,以及這些支撐人類生活的“隱藏系統”的工作原理。這本畫風簡潔活潑、看似風格低幼的“連環畫”,用極為具體和直觀的圖解,讓眾多“門外漢”們了解物理學、工程學和歷史學的專業知識,內容硬核,表達方式親和。丹說,他繪制這個題材的初衷是因為,“我也是個讀不懂科技新聞的門外漢。”2016年10月21日,始于美國東部的互聯網癱瘓席卷全美,新聞、社交、視頻和購物網站全部無法訪問,事后,FBI用了很長時間調查事故原因,得出的結論是“黑客利用服務請求耗盡服務資源”。而丹回憶,當時他看到這則新聞,“每個單詞我都認識,但我讀完了還是不知道發生了什么”。2016年的這場互聯網事故讓他聯想到2003年的北美大規模停電,那年8月,俄亥俄州的高壓電纜被樹枝壓到短路,一家發電廠因此停工,僅僅1小時后,發展成265家發電廠停運,美國東北部和加拿大電網發生大面積停電,包括紐約和多倫多這些大城市全部斷電,這次電網事故波及美、加兩國總計六千萬人的日常生活。他由此意識到,支撐著正常生活的能源和通訊系統,它們會出現在新聞里、會被人們注意,通常是“出問題了”,但它們按部就班地秘密運行時,一定“沒有問題”嗎?

      丹帶著好奇和不解,開始繪制“水、電、互聯網背后的故事”。“對我來說,畫漫畫是我的學習方式,是我的筆記,畫面記錄著我的探索過程。通過畫畫,我和更多人分享認知,并且,我希望人們從漫畫里得到新的知識時,不覺得無聊。”起初,他沒有想過會為一本書投入5年,第一部分《光的線路》初稿形成時,尚在佛蒙特州漫畫研究中心求學的他以為這只是個研究生的畢業設計作業。隨著他越深入于案頭研究,接觸到更多的人群和更廣闊的世界,他的藝術觀念和創作立場逐漸成熟起來。當他考據胡佛大壩的建造歷程和北美水利工程發展史,真正地理解了托妮·莫里森在小說里關于密西西比河的那段表達:“人們把河道改直了好幾處,騰出空間給房子和可居住土地,河水在這些地方泛濫。‘泛洪’,人們用的是這個詞,但實際上河流不是在泛洪;它是在回憶。回憶起曾經歸屬的地方。”隨著當今世界的光纖電纜圖在他的畫筆下逐漸清晰時,他意識到今天的互聯網系統是基于當年歐美主導的全球電報系統,他由此思考:“發達國家的人們把生活的便利視為理所當然,是不是意味著對世界上的另一些人受到的傷害視而不見呢?這是不是對隱性的不平等麻木不仁呢?”他以簡潔的美學為起點,試圖用美學解析復雜的工程難題,結果走向更宏闊的人文議題,正如他在書中引用的人類學家大衛·格雷伯的重要觀點:世界的隱蔽真相是,它是我們創造的,它也很容易被改造成另外的樣子。

      《城市運轉的秘密》讓各地讀者看到“長篇漫畫”的新形態,它是大容量的繪本,畫風輕盈,內容則具備時間的廣度和專業深度,并且覆蓋歷史和現實的議題。有讀者和丹討論“不能閱讀復雜的長文本是不是人的墮落”,他很坦率地回答:“其實我就是個視覺生物,比起文字,我更傾向從圖像里學習,以及用圖像表達。我從小學到大學,一直試著用畫漫畫來做作業。如果人們能通過圖像學習知識、自我提升,和這個世界形成更健康的關系,那為什么不呢?圖像何嘗不是另一種語言?”他在本科時同時主修藝術、新聞學和政治學,因為他相信前者是后兩者的容器。也恰逢過去20年中,在美國出版界,圖像小說、繪本小說是增長最快的出版物,在新聞界,出現了長漫畫形式的深度新聞報道和特寫。這讓他更堅信,漫畫不是只有圣地亞哥漫展和漫威電影這些“大路”,還有大片小徑分岔的花園。

      丹回憶,繪制《城市運轉的秘密》的幾年里,他收到了許多科學家和企業家的熱情回應,他因此進入了諸多不對公眾開放的實驗室和機構,“他們過去也很苦惱,大量專業知識難以向公眾科普,他們沒想到藝術家對此感興趣,漫畫成了專業和公眾之間的橋梁”。丹參加了今年國際文學周的主論壇“故事的邊界”,他反復強調,漫畫不是即將被AI取代的瀕危行業,它是一種來自人類童年又將陪同人類繼續遠征、戰勝隔閡的特別語言:“從非洲最南到歐洲最北,我們從洞穴壁畫里探知遠古人類的共性,那些壁畫就是三萬年前的漫畫。甚至,以我的個人經驗為例,我從中國當代漫畫里了解到的中國,遠比CNN報道里的更豐富、更生動。”